??安徽省贯彻落实二○○七年中央一号文件综述
安徽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2007年,安徽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在遭受淮河流域特大洪水等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仍然实现了粮食丰收、农民增收,推动了建设农业强省的进程。
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大面积推广优良品种。从2005年起,以推广良种为基础,安徽先后启动了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和水稻产业提升行动。2007年,全省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超过2000万亩,优质率达到61%;优质稻种植面积也超过60%。通过大面积推广良种,实现了粮食单产与品质的双提升。
强化关键技术集成推广。经过长期实践,安徽找到了小麦的4项关键技术、水稻的6项关键技术。2007年,在小麦和水稻主产区强化了这些关键技术的集成推广,增强了农业科技的支撑力。
突出科技兴农示范带动。坚持乡镇抓科技兴农大户,县区抓科技兴农大片,省里抓科技兴农大县。省农委抓了10个小麦大县和15个水稻大县,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课题组在安徽建设水稻核心试验区18.32万亩、小麦示范区306.18万亩,形成对23个县、2218万亩的辐射区,促进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
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一方面,市、县、乡农业科技人员定点联系到村、服务到户,指导农民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另一方面,针对农业科技人员比较缺乏的情况,农业专业协会积极培养农民技术员,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
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选择一批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从推动农产品加工技术进步入手提高档次,从巩固与农户的利益关系入手扩大规模,增强其核心竞争力,为农业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奠定基础。到2007年底,省级龙头企业已达313家,其中销售收入超亿元的130多家,超5亿元的30多家,超10亿元的15家。
发展“一村一品”。根据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实施“培育特色产业百村示范千户带动行动”。到2007年,全省具有规模的特色产品专业村达到1420个。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许多特色产业区域块状经济,并在产、供、销方面形成了协作链。
组织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为重点,以建立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为基础,在粮食主产区和特色产品生产带广泛推进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与管理。在示范基地的影响下,广大农民的标准化生产意识明显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系数不断提高。
用现代经营方式推进农业
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在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有条件的地方推进耕地的适度规模经营,一批种粮大户涌现出来。2007年,全省百亩以上种粮大户发展到7953户,经营耕地规模167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2.6%。据调查,规模经营后粮食产量提高了19.2%,生产成本下降了15%以上。
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在广泛深入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增强农民对合作组织的了解和参与积极性的基础上,省、市、县开展分类试点,抓好示范。同时,开展对乡镇、村干部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的培训。各级农委还建立联系帮扶制度,帮助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2007年,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超过5000个,加入和带动的农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35%以上。据调查,参加专业合作社的农户比当地没有参加的同类农户年增收25%以上。
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一是大面积发展“订单农业”,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个体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市场紧密联系起来。二是推动优质农产品进超市。2007年,各类优质农产品已走进全省700多家超市,并大批进入“长三角”市场。三是政府牵头,在省内外举办名优农产品交易会,参加全国乃至国际性的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为农产品开拓广阔市场。
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开展对农民的适用技术培训。2007年,安徽有50多个县、1540个村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50多万农民接受了较为系统的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农业科技部门有计划地开展“一季一训”科技培训活动,仅此项活动年培训农民就达1000万人次以上。
培养农村创业带头人。创业带头人或是种植业、养殖业大户,或是从事农产品加工、营销的农民企业家,或是精通一两门农业技术的致富能手。他们在对周边农民进行传、帮、带的过程中发挥着示范和带动作用,进而培育出更多的新型农民。
(执笔:程必定 江世龙 韩修良)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