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产经新闻 > 聚焦医疗体制改革 > 医改相关评论

医改请先给基层医生更多关怀

  昨日,一则关于医生的新闻转载无数、炙手可热。是说贵阳山区遭遇雪灾,某乡妇幼保健站的女医生包良敏在层层冰封的山路上摔倒,肋骨当场骨折。风雪冬夜,她继续忍痛爬行了3小时到求救的产妇家完成了接生。

  近年来,医生,这个在中国曾经最受尊敬的职业,声誉一直像在“受灾”,包医生的故事,自然引发许多人的感慨。

但笔者更想知道,在中国,类似于乡镇妇幼保健站、社区医院这样的基层医疗机构有多少;类似于包良敏这样的基层医疗工作者是什么样的生存状态;冰天雪地翻山越岭为产妇提供“随叫随到的救援”,这些普通医生的月收入又是多少钱?

  日前,著名医学专家钟南山在出席广州“两会”时强烈呼吁政府提高基层尤其是农村医务人员的待遇。他表示,要解决市民无论大病小病全部扎堆到大医院,不放心社区医院和卫生站的困局,政府首先要解决基层医院的设备、提高医生的待遇,而目前大部分基层医院的医务人员收入不及大医院的1/3。

  在新医改方案中,“社区首诊”是很重要的一环,也曾被视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关键,强大的基层医疗网不仅能够分流患者,更有助于打破大医院的高价和垄断。但就目前情况来看,这“1/3的收入”很难吸引到专业人才,缺胳膊少腿的设备也会给医生诊断带来额外的风险。可以想见,在财政投入不足,又没什么大型设备提供多种昂贵检查的情况下,药品收入肯定还是基层医院经费的主要来源,药价高了,患者更会少得可怜。

  对成熟的医疗结构,曾有这样一个说法,就是社区医院和乡村医院是金字塔底,专业大医院是金字塔尖,如果有100个病人,可能基层医院要消化掉一大半,少数病人才需要“向上”、由特别的专家诊断。但在现行机制下,医疗服务的供方,医院高度依赖药品和医疗设备收入运转,医生开药比开刀“合算”。而医疗服务的需方,大多数社会成员特别是广大农民的医保还不完善,医疗保险承担的治疗费有限,患者看病大部分还要靠自己掏钱。于是,包括医生在内的大部分医疗资源都倾向于涌向金字塔尖,强者越强、弱者越弱,马太效应十分明显。大医院尤其是三甲类医院成了绝对的市场主宰,价格更加下不来。要翻转这种倒置的局面,也许就是把基层医院作为有限财政投入的“关照”重点。

  类似包良敏这样的乡村医生待遇如何我们无法知晓,但动辄走几十里山路、整日在各村奔波的辛苦就摆在眼前。基层医疗机构只有得到财政支援,提高待遇,才能保证这样的医生安心服务于山间。此外,也需要相关措施吸引人才:比如设立山区、边远地区医生津贴,提高基层医生收入;参考师范生培养的优惠措施,对适合基层服务的全科医学生减免学费,毕业后在大医院培训一段时间,然后充实社区医院和农村医院;借鉴国外经验,完善医生独立行医制度,医学院生必须在公立医院、社区医院服务几年才具有独立行医资格;鼓励有资质、有经验的专科医生到基层去开诊所,对大医院形成有效制衡。

  由包良敏接生的女孩,被父亲起名为“冰冰”,这个名字包含着村民对“雪中救助”的感念,如果基层能有更多的好医生,政策能让他们更安定,相信“医者父母心”的评价将会再次多起来。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包良敏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