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7.1%,创11年新高。根据我的经验,国家统计局在公布CPI之后,总会有专家出来向我们作一番解释。但是,我等了好几天,只等到姚景源总经济师的几句极其简单的话:“今年全年CPI走势可能会呈现出前高后低的态势。
随着国家各项调控措施的逐步到位和发挥作用,预计下半年CPI涨势会趋于缓和。”
我以小人之心猜测,统计部门一定是不好意思再说什么了??2006年底,当粮油价格大幅度上涨时,统计专家发明了一个新词告诉我们这“属于恢复性上涨。”可当时的事实并非如此,许多价格都出现历史以来的最高价,谈何“恢复”?当“恢复性”涨价的说法消亡后,专家又发明了一个新词来代替,叫作“结构性”涨价,意思是说,只是部分商品涨价,不是全面涨价。
到了2008年初,“结构性”的调子也低了,我分析,有三点原因:一是,形势严峻,恐怕离全面通胀不远了。二是,靠“结构性”新词不能改变物价大幅度上涨的现实,忽悠老百姓不可能了。第三,物价上涨调控一年多,成效甚微,有关专家似乎体悟到自己的“误导”之责。
现在,专家又预测今年CPI走势“前高后低”,这一次,会不会再落下笑柄?
统计专家不断闹笑话,其原因就是把自己的职能搞错了。统计局应该和气象台预报天气一样,以说真话为职业,只负责提出真实数据和客观分析,不应过分讲求“正面宣传为主”。至于如何分析、利用这些数据,自有其他决策部门。
(责任编辑:陈晓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