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铁矿石大幅涨价既定,中外钢企纷纷提高钢铁产品价格以化解成本压力,而钢价的上涨又势必推高汽车制造企业的生产成本。但中国乘用车生产商并无涨价打算,而是计划内部消化这部分成本。
对于宝钢涨价消息,汽车企业表现较为平静。
众多大型汽车集团高层对上海证券报表示:因为预期进口铁矿石成本将大幅上升,此前各大钢厂已事先与汽车企业进行沟通;再加上集团与钢厂签订的是长期战略供货合同,预计涨价对公司影响较小。但上汽集团等行业巨头未透露具体的采购成本。短期内,对钢厂提价反应最为敏感的是一些规模较小的汽车企业。
兴业证券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每吨钢铁价格提高400元,则对中国汽车业的影响高达60亿元至64亿元。以2006年行业收入15290亿元、利润总额768亿元、利润率5%为基数,假设2007年收入和利润增长20%左右,再考虑到汽车行业竞争比较激烈、提价空间不大的背景下,预计2008年中国汽车业的利润率将下降0.5至1个百分点,达到4%至4.5%。
从多家企业二季度采购协议看:实际提高的钢材采购成本与兴业证券预计出入不大。
尽管面临较大的压力,但众多乘用车企业仍不打算涨价。昨日,吉利汽车副总裁王自亮告诉记者,“尽管成本提高,吉利汽车不会因此提高售价,会通过内部消化来解决成本压力。”
利润率相对较低的商用车企业则有意调高价格。此前,
福田汽车旗下的轻卡产品(福田奥铃)已经涨价近千元。
不过,被钢材涨价撞了一下腰的不只是中国汽车业。日本和韩国的汽车企业也深受影响。
日本方面也出现类似中国的情况。日本汽车业人士指出,初步估计,丰田汽车、本田汽车、日产汽车的车用钢板采购成本将增加2000亿日元(约18.5亿美元)。目前丰田汽车公司渡边捷昭社长和日产汽车均已表示不涨价,但将要求与日本钢铁企业分担铁矿石涨价负担。
2月初,韩国最大的钢铁公司浦项制铁将热轧钢板(卷)提价12%,并计划于4月底再次提价。但韩国汽车生产厂商已发布联合声明:韩汽车厂家将单方面承担钢铁涨价的压力,不会用提高汽车售价的方式将压力转嫁给消费者。来源:上海证券报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