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融资又一次引发血案,遍体鳞伤,哀鸿一片。
再融资,可谓勇敢者的游戏。
中国平安(601318.SH)1600亿元的融资引爆股市暴跌序幕,
浦发银行(600000.SH)不惧市场,不畏前者,决意赴汤蹈火,抛出400亿的融资方案。
此后中石化(600028.SH)600亿的融资传闻风声鹤唳,随后
大秦铁路(601006.SH)的500亿融资传闻乍起,股市相信"大佬"大手笔,犹如惊弓之鸟,其中真伪,市场已经不再辨析,一一暴跌回应。
2月25日,
中国联通(600050.SH)登场。不同版本的中国联通巨额融资消息不胫而走,一向以抗跌著称的中国联通也没有逃脱"再融资"魔咒,在开盘25分钟之后,快速跌停。其后虽有轻微的反弹,但最终在午间休市前被一手大单牢牢封死在跌停板之上,下午也未有反弹,最终以10.92元跌停收盘。
"这是一个相当敏感的时期,一方面电信重组初见端倪,联通重组预期落实。另一方面几笔大的融资计划被认为是近期大盘大跌的罪魁祸首。"安信证券分析师李志武向记者表示,再融资引发当日联通深跌是在意料之中。
联通辟谣
早在2月21日,市场便传出铁路、通信将有两巨头大额融资的传闻,矛头直指大秦铁路和中国联通。
22日受融资500亿谣言影响,大秦铁路当天跌停,而当天大秦铁路便发表声明公司称董事会迄今未讨论过再融资事。同时,关于中国联通将有巨额融资计划的传言也随之喧嚣尘上。23日,在国内几大著名的股票网络论坛中,中国联通巨额融资的消息已经被讨论得热火朝天,甚至更有较为详细的融资增发方案出炉。
"目前对于融资传闻大概有两个版本。"一位市场人士告诉记者,一个版本是联通预计融资600亿元,而另一个版本则称联通此次预计增发1200亿元,其中向市场增发700亿元。
25日股市开市不久,华尔街日报发表了一篇名为<融资600亿传闻引发联通A股跌停>,称:"对于联通融资600亿元的传闻,有专家的解释是,联通可能在为电信重组准备资金。按照传言中的电信重组方案,联通将现有的C网、G网分离。其中,C网划拨给中国电信,再以G网资源完成联通与网通的整合。而联通的资金目前不是很充裕,此次融资可能是为重组时整合网通做准备"。
而几乎同时,关于联通增发1200亿的"详细方案"也新鲜出炉,据称为来自于一家投行最新消息。大致内容为,电信以大约1100亿元收购C网,其中C网用户大约价值600亿元,归联通红筹。而联通红筹将回归A股,大致以16-17元的价格置换联通A股,同时增发250亿股A股,其中大约170亿股置换中国联通A股,另向国资委定向增发30亿股,向市场增发50亿股,筹资1200亿元左右。
一些迹象似乎都在表明,此次联通巨额融资似乎并非空穴来风,而本来脆弱的市场则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理性难以战胜感性。
"其实联通根本就没有进行融资的必要。"安信证券分析师李志武称,若按照上述的电信重组方案来看,联通收购网通需要一笔资金,但由于向电信出售C网,也将获得一定资金,不太可能有巨额融资。
中午时分,中国联通执行董事佟吉禄公开表示,传闻纯属谣传,公司不存在通过证券市场向投资者公开再融资的计划。不过市场仍然没有理会,在稍作一点反弹后,掉头倾泻,毫不理会佟吉禄的辟谣声明。市场相信什么?
但中国联通另一位高层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目前电信重组的有关文件并没有正式下发,"方案都没有最后定调,传言融资为重组时整合网通做准备更是无稽之谈。"
融资猛于虎
据不完全统计,在2008年的头一个月,提出了再融资预案的公司多达26家,融资金额接近2500亿元,而去年同期仅有13家,融资金额也不过百亿元,去年全年的再融资额只是2800亿元。
而这些规模巨大的融资计划被指责为沪指下跌的导火线。
自去年10月底,大盘开始调整以来。随着盘面不断突破一个又一个心理防线的关口,是牛市的下半场还是熊市上半场的争论声渐涨,研究机构多空分歧前所未有的严重。
多数分析师认为,经过一轮调整后,投资者已经极度缺乏信心,稍有动作都会引发股市的恐慌,更别说在如此脆弱环境下的"狮子大开口"的融资了。
无论是之前的中国平安、浦发银行,还是中国联通,无论是事实或是谣传,这些权重股的巨额融资的消息几乎都成为当天大盘或是个股大幅下跌的重要原因所在。
"权重股的巨额融资再一次向市场提醒大盘股、权重股的再融资规模或将超预期,从而使得各路资金对权重股的追捧激情大大降低。"信达证券分析师黄祥斌表示,除此之外因为权重股的大规模融资将给A股市场带来直接的资金面压力,权重股的再融资或将吸引流动性,从而使得流动性过剩的格局得以改变,带动所有的权重股的破位下跌,引起市场的重新估值。
"虽然,再融资和融资一样,是证券市场的基本功能,但还应该考虑融资的时机。"中原证券策略分析师邓淑斌认为,如果放在去年,中国联通的融资传闻应该是属于利好传闻,不可能引发如此大跌。但现在中国股市的供求关系已经发生了改变,仅因限售股解禁增加的流通压力,就已令市场难以承受。而新股发行的快速扩张、再融资规模的继续扩大,再加之宏观紧缩,流动性减弱,都在成为投资者的不可承受之重。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