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董事会决定向两个金融投资机构发行强制性可转换票据,此举将对投资者与瑞银都有利。"在2月27日召开的特别股东大会前夕,瑞银发布<对可持续发展基金与彼克提克基金提交瑞银董事会及其外部审计机构安永的问题的解答>表示。
同于近期瑞银公布的2007<瑞银财务精要>(2007)及其相关附表(下称<精要>)则透露出了瑞银急切寻求增资的根本原因。
巨额次按累计盈利将回吐
一个熟知的事实是,因为在2007年第三、四季属于投资银行部门的固定收益类业务(Fixed income, currencies and commodities,即包括固定收益、外汇、商品业务)的亏损,导致投资银行部门2007年的税前利润为-155.25亿瑞士法郎(其中第四季度则为-154.61亿瑞郎),进而导致瑞银集团去年税前利润为-28亿瑞郎(其中第四季度则为-127.02亿瑞郎),股东可分配利润为-43.84亿瑞士法郎(其中第四季度则为-124.51亿瑞郎)。
而根据<精要>公布的瑞银2004、2005、2007年的损益情况时间序列,一个不为熟知的事实是,在上述瑞银盈利情况较好的年份,固定收益类业务亦是其收入贡献的重要来源。
2004至2006年,集团总业务收入为359.71亿、398.96亿、471.71亿瑞郎;同期投行部门下属的固定收益类业务收入分别为82.69亿、79.62亿、90.56亿瑞郎,占集团总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约为23%、20%、19%。
同期投行部门总业务收入为,160.9亿、174.48亿、217.26亿瑞郎,占集团总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约为45%、44%、46%。相应的同期固定收益类业务收入占瑞银投行部门总收入的比例分别约为51%、46%、42%。
不难看出,与欧美次按危机关系最紧密的固定收益类业务不仅占其投行业务的很大比重,对其集团总业务收入亦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由此收入结构又可看出其资产结构的端倪。
"固定收益类业务的特点是单位资产产生的收入比其他类型资产低,比如买票息为4%的债券,投行在做固定收益类时肯定不是全部用自己钱去做,这不会符合投行自有资金的收益率要求,会运用较高的资金杠杆,即借利率低于4%的资金去做,进而放大自有资金的收益。"一不愿意具名的国际投行人士表示。
"所以在收入上,如果固定收益类业务占比20%,那么固定收益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很可能大大超过20%。这意味着这个公司未来为次按减记的规模将超出人们的想象。"上述人士续称。
而就利润结构而言,2004至2006年,瑞银集团税前利润分别为108.23亿、177.37亿、155.23亿瑞郎,而投资银行部门的同期税前利润分别为46.1亿、51.81亿、59.43亿,占集团税前利润比例分别高达约43%、29%、38%。
"瑞银曾靠固定收益类业务录得不少利润,而固定收益类证券流动性很低,若其价值下降,那么很可能瑞银之前在此领域累积的盈利得吐出来。"上述人士续称。
增资是当务之急
早在2007年12月10日,瑞银即宣布采取多种措施巩固核心资本。瑞银在报告中表示,将通过发行强制可转换票据增资。报告称,瑞银董事会曾考虑通过向公众发行可转换票据或附权发行的方式来增加核心资本,但基于以下原因,还是最终确定以向两个金融机构发行强制性可转换票据的方式增资。
"鉴于与美国房地产相关的证券的现状,瑞银将就相关头寸做出很多拨备,2007年第四季度的损失预期与最终瑞银一级资本充足率(Tier1 capital ratio)的减少将导致瑞银最优级融资(top-tier financing)的降级,这将削弱瑞银在吸引客户与融资上的优势,增加瑞银的融资成本。瑞银的价值关键取决于瑞银客户业务的持续巩固。金融市场特别是美国在2008年仍将面临衰退,瑞银在此艰难环境下将通过巩固财政走出困境。"瑞银报告表示。
报告得出的结论是瑞银必须立即巩固资本。报告认为,引入长期财务投资者对强制性可转换票据的投资最有效,这是持续增加核心资本的理想途径。而公众发行强制可转换票据与附权发行(rights offering)的增资方式都存在劣势:
"向公众发行强制可转换票据有很复杂的风险预期,不能立即确凿实现瑞银的增资计划。相反,当瑞银于12月10日宣布定向增资时,瑞银130亿瑞士法郎新资本已确认,向客户也传递出正面信号。"报告称。
"附权发行将可能使得瑞银的股份被稀释,因此130亿瑞士法郎的强制可转换票据在打折30%-50%后,意味着将多发行3.247-4.545亿新股。附权发行的结构也将是面对公众,需要通过投资者同意,招股说明书也将获得通过才能发行,市场经验表明,附权发行将使得股价很有压力,增加许多不确定性。"报告续称。
报告中同时谈到,充足的资本将增强客户的信任度,增资是瑞银的当务之急,但能否发行强制可转换票据先要股东大会通过。
提前透露增资计划被质疑
"股份持有者(比如新加坡政府投资集团)是否已于去年12月10日前一天获悉此消息?如果是,股份持有者获得了什么消息,消息传递给谁,什么时间,为什么?"可持续发展基金与彼克提克基金在提交的问题中置疑。
瑞银答复称:"2007年12月6日,在一次GIC高层电话会议上,瑞银回答了关于瑞银曾制订的计划交易结构与时间表、瑞银与其竞争对手相比较的次按头寸价值体系以及巩固核心资本的考虑,此答问已在2007年10月30日与瑞银对美国房地产危机的陈述一起进行了即时发布。"
"GIC与来自中东的瑞银投资者都悉知要发行强制可转换票据有一定的资本要求,宣布此消息是为了使得交易顺利进行。但去年12月10日发布的增资计划是经董事会12月9日晚讨论通过的。与GIC和中东投资者的讨论是秘密进行的,都签署了保密协定。"瑞银续称。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