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第十八届中国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华交会由中国华东地区九省市联合主办,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客商。中新社发姜煜 摄
被誉为“中国外贸晴雨表”的中国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受到广泛关注。时下,人民币升值、美国次贷危机、我国外贸顺差增加、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涨价、环保压力增大等重重压力,压得国内一些外贸企业有些喘不过气来。近期,广东244家外资企业搬迁、青岛百余家韩资企业不告而别等消息,加剧了华交会参展企业对未来我国外贸出口尤其是传统轻纺商品出口前景的担忧。
昨天,记者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采访时,不少参展企业人士告诉记者,当下出口生意难做并非因为市场萎缩,而是由于我国出口主要是低附加值的日用消费品,成本升高且很难降下来。上海飞马进出口公司外销员陈先生告知,由于腈纶原料涨价、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率下降等多种原因,卫生间踏垫去年出口不到15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近4成。“出口订单很多,但价格谈不下来,只能放弃。”陈先生显得有些无奈。
面对如此状况,出口产业转移便成当务之急。据江西省代表团副团长、江西省外经贸厅朱元发处长介绍,目前我国外贸出口又到了一个较为重要的节点上,面大量广的传统出口商品生产将从沿海发达地区逐步向中西部转移,但因大批出口订单掌握在外商手里,因此其中一部分将向我国周边国家转移。
传统出口商品生产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并非易事。上海恒大国际贸易公司以羊毛衫出口闻名,总经理林雨华介绍说,去年以来羊毛衫生产的劳动力成本上升20%,带动出口总成本提升近6%。为此,公司只得将定点出口供货商向内地延伸到江西、安徽、河南,尽管运输成本有所增加,但出口总成本还是下降的。上海飞马进出口公司同样在几年前将卫生间踏垫生产供货基地移至偏远的浙江金华郊外,才使出口不至于下降得更多。不过,有些企业就不那么“幸运”了。上海摩士达钟表进出口公司外销员汤佳亮负责钟的出口业务,他坦言出口下降幅度很大,因为上海、江苏、浙江生产成本太高,公司也想去江西等内地省份收购货源,但那些地方或找不到生产厂,或当地没有形成生产配套的产业链,只能作罢。
也有相反的情况。地处内陆的安徽省服装进出口股份公司外销员方高成介绍,公司从事鞋子出口,却是从沿海地区浙江收购来的。方高成解释说,虽然安徽也有鞋厂,公司也愿意在当地收购货源,但工人技能不及浙江,所以只好到浙江求货。
朱元发则对中西部承接沿海地区出口产业转移的前景充满信心。江西常年在外打工者近700万人,近年来,省政府一直鼓励产业转移,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中外企业投资。但投资当地的企业却遇到招工难问题,因为江西年轻人普遍认为沿海地区机遇多,希望出去闯一闯。朱元发认为,沿海地区接受国际产业转移也是经过10多年努力,才形成上下游配套的完整出口产业链的,中西部只要认准目标坚定不移地做下去,承接沿海地区出口产业转移就一定能够成功。(蒋心和) (来源: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