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左右间财经评论 > 民生杂谈

垄断的银行 错位的“弱者”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似乎永远不缺少标新立异的惊人论断。

  近日,工行行长杨凯生针对“许霆案”便有这样的惊人之语。他抱怨,银行系统出错绝对不能成为某个人盗窃犯罪的理由,“银行其实是弱者,并非公众想象中的垄断机构”。

其言一出,舆论哗然。

  无独有偶,近日农业银行惠州分行出错,给某电子厂员工发出双倍工资,发现后展开追讨,并要求不能立刻还钱者写下还钱保证书。又如,ATM吐假钞,银行矢口否认;再如,储户资金被克隆存折取走,银行拒绝赔偿……这样的新闻我们可信手拈来。显然,银行在面对小储户时,不仅算不上“弱者”,而且往往还因其特殊地位而异常强势,甚至颇显霸道。

  不过,正所谓“千士诺诺,不如一士谔谔”。银行的惊人之语,虽挑战了公众的神经和忍耐极限,却也带出一个饶有兴味的问题:一句在众人看来无异于笑话的“银行是弱者”,为何在银行负责人口中,竟成了一个一本正经的判断。也许,透过这一反差,我们才能参透“笑话”的可笑和“讲笑话者”的可悲(或可恨)。

  跳出银行业,这种自称弱者的“笑话”何其耳熟??医院自称“弱势群体”、物业管理公司自称“弱势群体”,律师自称“弱势群体”,城管自称“弱势群体”,就连碰到“钉子户”的开发商也自称 “弱势群体”……蓦然之间,我们周围这些平时毫不示弱的群体,竟然竞相成了“弱者”!

  真正的弱者,理应得到同情;矫情的弱者,难免令人侧目。自扮弱者的矫情言论,动机何在?我想,一种可能,某些“强者”知道自己很强大,拿“弱者”开涮,正好比某白领戏称“我是农民”;另一种可能,“强者”企图将自己乔装打扮成弱者,以缓解公众反感;还有一种可能,他们确把自己当成了弱者,觉得自己在权力网络中还不够 “强大”或本该更“强大”。

  如果是第一种可能,大家尽可群起而攻伐之、批判之;如果是第二种可能,大家不妨戳破之、嘲讽之;但如果是第三种可能,问题就复杂了,因为这种“相对弱势”的自我定位,涉及到市场经济中行政垄断性经济部门之间的权力分配乱象,更暴露出某些垄断行业对旧日“更强势”身份的依依不舍和自我迷失??而这,恰恰与市场经济的“公平、公正、平等”这一最高准则背道而驰。 《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李瑞)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