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同期ING与次贷相关的损失、拨备及交易损失为税前1.94亿欧元,但ING首席执行官米切尔?陶曼特(Michel Tilmant)仍称,牢固的风险管理使ING免受信贷和清偿危机的直接影响。
2亿次贷损失
财报显示,2007年,ING营业净利(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91.72亿欧元,增长幅度达19.4%。
ING称,第四季度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集团持有荷兰银行和荷兰皇家乳品集团股份所得的10.28亿欧元投资收入。
另一方面,ING无可避免地由于次按遭受了近2亿欧元损失。这具体包括,在次级住宅抵押贷款支持证券(subprime RMBS)上损失的4700万欧元,在抵押贷款债券 (CDOs)上损失的0.36亿欧元,及投资结构性投资工具(SIVs)和资产抵押的商业票据(ABCP)的损失0.45亿欧元,还有0.66亿欧元损失源于专业保险公司(monoline insurers)。
但ING称,集团持有的美国类A级(Alt-A,介于优质和次级之间)住宅抵押贷款支持证券(RMBS)资产在四季度未遭受亏损。目前ING持有这部分资产达270亿欧元。
2007年11月公布三季度财报时,陶曼特曾表示这部分资产没受到任何损失,但此后美国次贷市场显著恶化,有分析师表示出对这类资产潜在风险的担忧。
这种担忧在财报中得到印证。
ING公司在第四季度对所持有的次贷抵押相关的资产进行重新评估,投资于次级和类A级贷款,以及CDO的资产估值减少了7.51亿欧元。第三季度该公司次贷资产组合达31亿欧元。不过ING表示估值下降并没有直接造成资产减计。
伺机整合双牌照
财报显示,亚太区ING在保险方面业绩为税前营业利润1.13亿欧元。“我们是亚太地区第二大外资寿险公司,以及第二大资产管理公司,我们的首要目标是在我们已活跃的市场继续保持成长。”ING发言人戴比?布兰德(Debbie Brand)20日在致本报电邮中称,“在中国,我们已经有一个很好的立足点,在外资对手中,我们希望能拿到前三。”
中国国内,ING集团拥有两张寿险牌照,在1998年和2002年分别与太平洋人寿保险和北京首都创业集团合资成立太平洋安泰人寿和首创安泰人寿,两家公司总部分别位于上海和大连。按保费总收入计算,ING是中国第三大外资寿险公司。
目前,太平洋安泰中方股东中国太保集团已明确表示即将退出,业内预测,两家“安泰”系合资寿险公司或将借机“合二为一”。
布兰德表示:“我们一直在寻求机遇,使ING在中国运作得更有效率,这有很多途径。”但他认为,未来是否整合在中国的两家分支机构,现在谈还为时过早。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