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灵水村村口一角。申晓辉摄。
春寒料峭,行走在静谧的京西山村,仿佛一脚踏进了历史。
山石垒成的老屋、蹄窝深印的古道、古风犹存的花墙,还有在城市里已难觅踪迹的老戏台、过街楼……处处给人时空错位的感觉。
门头沟区186个自然村,多形成于明清时期,村村留有古迹,其中33个村庄依然较完好地保持着古村原貌。
目前,该区已完成186个村庄的普查,制定古村保护规划,打造京西古村落文化群,将保护和利用古村落文化作为落实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普查一年,摸清古村落文化群谱小村碣石,因村边多巨石而得名。来到这个村时正值正午,本应户户炊烟的村庄却冷清寂寞。在村里转一转,80%的民宅“铁将军”把门,有人居住的宅院不足20处,不少院落因长期无人居住而几近坍塌。
“这样的村子在门头沟很多,尤其是深山坳里的古村,村里人多数外出务工,留下古宅无人看护。”门头沟区文管所齐鸿浩说,“这是古村得以维持原貌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现在很多宅院面临年久失修,保护不善的问题。”
去年初,一支由100多人组成的调查员队伍走进每个山村。这支队伍由区文委、文联工作人员、各乡镇熟悉情况的退休人员和热心于古村保护的志愿者组成。在山村,他们一住就是数月,挨家挨户走访,获得了第一手资料。
刘春柱是清水镇退休干部,他负责调查的是明代建村的田寺村。采访了数位村里的老人,对村庄的每个宅院、每棵古树详细调查后,他不禁惊呆了,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村,竟先后有8座古庙,有古塔、古桥、古戏台,还有金代留下的石碑,村里至今还有人会唱流传了200多年的田寺梆子戏。
门头沟区村村有古屋、古树、古井,有传承了数百年的风土人情。调查结束,门头沟区186个村全部有了详细的村谱,村内的文物、古建一一登记,村民们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和曲艺也整理成文。一幅京西古村落文化群谱渐渐清晰。
目前,门头沟区已根据这些普查资料,邀请古建和文物专家为古村文化进行鉴定分类,为古村落和古民居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建立依据。
制定规划,抢救修缮古建
站在山顶上俯瞰爨底下村,以前遍布山村上空密密麻麻的电线不见了。去年完成的古村改造工程将这个村所有的上水管、污水管、电线全都埋入地下。这个山村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改造工程完工,村里的每一处古民居却丝毫没有变化。
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需要,门头沟区的许多古村落都进行了基础设施改造。而在工程启动之前,各村都制定了保护规划,并经文保专家的调查和文物部门审批。全区177个行政村,全部完成了村庄规划,其中33个古村还专门做了保护规划和旅游发展规划。
出过22位举人的灵水举人村在基础设施改造前,20余位文保专家进村实地考察,将村里的古建一一登记。基础设施改造中,为了不对古建筑风貌和古村落肌理造成破坏,地下管线在设计中都绕开了所有古建筑和古树。
除了古村落改造,门头沟区在区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每年有计划地拨专款抢救修缮古建。几年来先后修缮了三家店村的龙王庙、琉璃渠村的关帝庙、琉璃厂商宅院、圈门过街楼等古建筑。
近期,门头沟区将出台古村落保护办法,建立古村落修缮补偿机制,对已公布的古村落内的古民居按适当比例补助产权人,进行引导性修缮。
挖掘民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正月十五,是庄户村和千军台两个村最热闹的日子。村里人无论走得多远,在这个一年一度走“幡会”的日子一定要回来。村民们早上5时就开始请幡,期间一直要演奏古幡乐。研究京西古幡乐多年的董秀森说,古幡乐至今已在这两个村流传了两千余年,音乐反映的内容比纳西古乐还要早一千年,被专家们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京西所有的古村都有花会,大的村庄花会有十几档之多,几百年来口传心授。齐鸿浩说:“山乡里有句话叫"十里不同俗",每个村都有各具特色的民间曲艺和风俗习惯”。柏峪秧歌戏兴起于明初,已传承了600多年;下苇甸村是北京西路皮影的发源地;山梆子是广泛流行于京西独特地地方剧种;蹦蹦戏是现代评剧的早期形态。
打造古村落文化群不仅要保护好村落的自然风貌,更要让这些生动的人文风情传承下去。门头沟区近年来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与保护。京西太平鼓、妙峰山庙会、琉璃渠琉璃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京西幡乐、龙泉务童子大鼓等11项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源: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单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