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至12月,全国纺织服装出口1712亿美元,增幅为18.9%。这是自2003年以来,出口增幅首次降到20%以下
新《劳动合同法》的启用,使得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大大增加
品牌建设很重要,中国目前没有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奢侈品服装品牌,还需要20年到30年才可形成
加工贸易行业正面临政策和市场双重调控的考验。
在此间召开的第十八届华交会上,不少企业向记者表示,生意太难做。
纺织服装出口显现拐点 2007年,我国政府全面调整对外贸易政策,以缩小顺差、扩大进口的政策取向,取代多年来以出口为导向的外贸策略。在微观上,进一步降低了出口退税税率,提高了加工贸易的门槛,加大了环保、节能措施的力度。一系列外贸措施的调整、人民币汇率的不断升值、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以及周边国家低端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导致国际贸易竞争加剧,加工贸易企业生存受到沉重的压力。
以纺织行业为例,2007年1月至12月,全国纺织服装出口1712亿美元,增幅为18.9%,这是自2003年以来,出口增幅首次降到20%以下。虽然回落幅度比较小,但结合市场生产要素价格的不断走高,以及企业对今后的预期,可以认为纺织服装出口拐点已经显现。
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钟伟
(钟伟新闻,钟伟说吧)民告诉记者:“服装原材料涨价非常厉害。近年来,石油涨价猛烈,与石油相关的化纤等原材料也水涨船高。另一方面,新《劳动合同法》的启用,使得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大大增加。”
汇率影响巨大 此外,人民币汇率上升对纺织出口企业也是个很大的冲击。纺织行业本身利就很薄,企业生存的空间急剧缩小。
上海申捷奇进出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伯臣向记者表示:“特别是汇率,对企业的影响是很大的。”上个月,他和外商谈好的价格是按照汇率7.4000计算的,但月末款项收回时,汇率降到7.2000左右。2万美元生意亏损了4000元人民币。虽然合同定价时已经考虑了汇率因素,但因为人民币升值是逐步的,合同定价特别难。汇率因素算入合同价格,如果价格抬得太高,外商不买;抬得不高,自己最终吃亏。
(来源:国际金融报)
(责任编辑:田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