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资银行不断施以大手笔进军海外市场之际,在华扎根的外资银行正默默地“往下沉”,投资的眼光逐渐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挪开,朝二线城市,甚至内地的乡镇转移。近期,多家在华外资银行向监管部门递交了“下乡”申请,欲染指乡镇银行,同时,在二线城市的布局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外资银行
到乡镇布局挖掘市场潜力
中资银行不断从效益欠佳的农村市场撤出,已是不争的事实,而扎根内地的外资银行却逆流而上。继2007年8月汇丰银行获准在湖北随州曾都区设立村镇银行之后,花旗、渣打以及东亚等外资银行目前均已递交设立村镇银行的“申请书”。年内,外资银行的村镇银行有望扎堆开业。
与此同时,向当地农信社进行股权投资,则成为外资银行拓展农村金融版图的另一途径。除了澳新银行斥资3.18亿澳元收购上海农村商业银行19.9%的股权外,知情人士透露,荷兰合作银行也正在与有关方面进行谈判,目的是入股天津与辽宁的农信社。此前,荷兰合作银行与国际金融公司已收购了杭州联合农村合作银行15%的股份。
银监会提出“汤水效应”,降低了内地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旨在引进各类资本,丰富农村金融市场。从表面看,外资银行同样面临赢利难题,在农村开展金融业务成本高、收益率低、风险大,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外资银行此时表现的积极态度,并非单纯从政府公关角度考虑,事实上,内地的农村金融市场有着巨大潜力。作为成熟的金融机构,外资银行显然具有更长远的眼光。
观察人士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9亿农民的收入正飞速提高,农村的贷款需求比想象中庞大得多,但很多地方却存在金融空白。可以说,农村金融的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以及中间业务均存在很大的拓展空间。
紧盯二线城市赢利源 尽管渣打的“下乡”申请还在审批中,但是,这不妨碍他们“往下沉”的步伐。渣打(中国)个人银行华东区总裁黄丽芬昨天告诉记者,渣打认为实际业务比“形式”更重要,事实上,渣打已开始涉足农村贷款业务,与多家业务伙伴正在协商合作事宜。
去乡镇布局的同时,外资银行还把投资移向内地的二线城市。渣打相关业务负责人透露,迄今该行在内地已设立了14家分行,今年,该行计划将小企业、财富管理等服务向二线城市拓展。
汇丰、花旗等银行也把目光投向二线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并将对当地的高端财富市场发动攻势。据了解,汇丰银行在中国内地的服务网点已扩展至53间,作为服务地域覆盖范围最广的外资银行,向二线城市渗透的时机已经成熟。
中资银行
规划“向外”战略,期待资本获利
与外资银行不同,中资银行在原有地盘的基础上,目前正在加紧向外走。最近,民生、工行相继购买了美国联合控股银行、南非标准银行等海外银行的股份,而
中国银行子公司中银香港则购入了东亚银行的股份。
通过国家注资和上市募股之后,中资银行储备了充足的资本金,与做强实体业务相比,他们似乎更倾向于利用资本投资来获取赢利。
中资银行的“向外走”策略,目前还处于布局阶段,投资见效还有待时日。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针对中资银行的海外扩张行为,曾经提出,中资银行收购国外银行须有明确的战略规划。刘明康一方面强调银监会不会干预银行的战略决策;另一方面建议正思考走出去的中资银行,要冷静,想清楚为什么要走出去,要认真考虑如何形成合成效应。
(责任编辑:田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