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秦炜 张胜男
一直为改善中国民营经济生存环境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胡德平呼吁,发改委已经批复了以渤海产业投资基金为代表的多只产业基金,但是专门针对民营企业的产业基金却迟迟没有露面。
胡德平说,很多民营企业家在谈到宏观调控和科学发展的时候,明确认为有两个市场增值空间巨大,一个是高科技,一个是海外投资。这两方面是完全可行的,既符合产业政策,又符合宏观调控;既吸收了国内过剩资金,又实践了走出去战略;既振兴了国内的高科技产业,又不搞“高污染、高能耗”。他深情地说,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在资金上给予更大的支持,起码产业基金应该尽快的推出。
胡德平介绍,专门为民营企业量身定做的产业基金类似于民间的产业基金,以我国民营企业的实力,是完全有能力搞起来的,而且是自负盈亏,不需国家付账的。尤其是民营企业有这样的冲动,也有这样的资金,需要海外投资,需要研发创新。
他说:“比如说农业问题,国家特别希望能够到非洲,到海外去把农业搞起来,补充国内耕地不足的缺憾。但国有企业现在很少有做农业的了,包括养殖业、种植业等的方方面面,民营企业已经占绝大多数。我国农业的龙头企业也基本上都是民营企业。如果政府有关部门把这些农业龙头企业召集起来,鼓励他们走出去,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他们的积极性会很高的。”他还提到一个河北保定的刘姓的领头人,在非洲搞了二三十个“保定村”。
胡德平认为,除资源产业比较复杂外,中国民营资本投资境外、非洲的农业、基础设施等,是非常好的方向,产业投资基金是一个很好的路径。国内设私募产业投资基金在法律门槛上已无障碍,专业化路线是制约其根本发展的瓶颈。国家发改委作为产业投资基金的主管部门,需要在专业和行业运营模式方面,多多给予考虑,否则,产业投资基金即使审批,运营后期风险也同样可以导致失败。民营企业采取私募股权产业投资基金“走出去”,政策支持是系统化的,需要国家政府部门、特别是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持。
据悉,继200亿元总额度的渤海产业投资基金首先亮相之后,广东核电新能源基金、上海金融基金、山西煤炭基金以及四川绵阳高技术基金纷至沓来,先后获批,为能源、创新型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提供金融支持。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