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公司新闻 > 要闻快报

长虹卷入LG技术“泄密案” 韩国严控技术外流?

  长虹集团旗下的虹欧等离子项目正进入量产前的最后阶段,然而,一桩由LG电子诉讼引发的商业间谍案却让其蒙上了一层阴影。

  3月6日,部分国内网站转载的外电报道称,韩国首尔南部地方检察厅日前已向当地法院提交诉讼,控告LG电子一名前职员郑某和两名下属偷取和泄露PDP等离子显示屏的机密技术予一家中国公司,估计导致LG电子损失14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提出的诉讼中,LG电子并没有点出该公司的名字,不过业内有人推测该公司就是长虹集团控股的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COC),LG电子之所以没有将案件延伸到长虹身上,是因为长虹依然是LG电子等离子屏的重要客户。据记者了解,长虹目前是LG等离子屏在中国的最大客户,LG供应长虹的等离子屏数量从2006年的不足3万片提高到2007年的10万片以上,LG并不愿因该案丧失在华最大的客户。

  3月9日,四川长虹(600839.SH)对此发布澄清公告称,"长虹等离子技术是基于自己具有知识产权的技术,而且公司间接控股的韩国欧丽安(Orion)公司拥有的300多项等离子专利,是在投入总开发费及生产设施投资费超过7亿美元的基础上获得的,这可以让其在等离子的基础研究与制造上取得突破,还可以专利互换的方式来绕过国外的专利壁垒。"

  起诉和澄清的交锋中,这宗商业间谍案成为了中韩高新技术竞争下的一个缩影。

  14亿美元的"八面取"

  表面上,LG电子发起的诉讼是控告自己的三位前职员,其实更是对虹欧等离子项目发出了警告信号,而长虹在公告中强调自主知识产权的同时,也并没有否认与郑某的关系。

  据外电的详细报道,郑某是LG电子等离子事业部前技术主任,2005年从LG电子离职前,把有关建造PDP工厂及多个重要生产设备的设计图和资料共1182个电脑档案,通过一个移动硬盘带走;2007年2月,郑某正式以234万港元的年薪加入四川虹欧显示器件(COC)任技术顾问,在将通过移动硬盘"偷窃"的资料交给虹欧后,2007年3月到9月间,他又从LG电子现任职员朴某处取得了工厂电力设计数据,今年2月又从前LG职员林某处取得了工厂建筑设计图资料,共2274个档案全都转让给虹欧等离子。

  据报道,今年年初郑某回韩国探亲,在2月准备返回中国时被拘捕,与他同时被拘捕的还有林某和朴某,这3人被控违反韩国公平竞争和销售保密法而面临入狱7年的危险。

  长虹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在收购欧丽安后,长虹留用了近200名等离子专家和技术人员,这些人员主要在韩国和北京的虹欧研发中心工作,此外为了进一步掌握等离子产业化技术,虹欧的确也从韩国、日本高薪招聘了一批等离子技术专家,郑某就是其中一位,此前主要在北京研发中心工作。"

  LG电子有关人士表示,这次失窃的技术并非核心技术,只包括2007年7月LG电子开始采取的"八面取"技术(即一块玻璃基板切割八块42英寸等离子屏的技术),此外还有等离子工厂的建设过程的资料,但这些工程技术目前只有LG、三星和松下掌握,虹欧获取了这些资料后,估计在今年12月或更早时间将全面掌握这些技术。

  据记者了解,虹欧等离子项目最初的技术方案是采取"六面取"技术,去年6月正式动工时,开始决定采取"八面取"技术,因为该技术可将原方案的效率提高33%,并大大提高产品利用率。

  不过,LG电子一方面称这些技术并非核心技术,一方面又强调失窃带来的潜在销售损失高达14亿美元,似在自相矛盾。

  对此,消息人士解释说,"虽然这些技术并非是像高清等离子屏那样尖端的核心技术,但如果长虹要从LG电子直接购买,至少需付出14亿美元的代价。"

  据悉,欧丽安虽然在1993年最先开发出PDP产品,但是在其母公司大宇集团破产后,很快被LG、三星超越,在长虹并购欧丽安前,其产品和专利主要集中在工业用M-PDP领域,全球市场占有率只有0.1%,缺乏建造大规模等离子屏工厂的技术和经验,要获取这些核心技术,长虹只能寻求与松下、LG、三星等企业的合作。

  专利渠道之谜

  在澄清公告中,尽管四川长虹强调,欧丽安在韩国的生产线是以M-PDP为主的商用PDP领域,目前在国际范围内没有竞争对手,而且长虹的等离子技术是基于自己具有知识产权的技术,但该案还是给其等离子计划的前景蒙上了阴影。

  其实,早在2006年8月,长虹收购欧丽安的消息刚传出时,韩国的LG、三星SDI等几大等离子巨头就广泛呼吁称,如果这一并购案通过,将是继双龙汽车被中国企业收购后,韩国在高端技术领域的又一次严重的外流事件。

  三星SDI有关人士当时表示,"中国企业进军彩管市场后,全球彩管企业受到了强烈冲击。如果中国企业利用韩国技术,在短时间内进军PDP市场,我们将再一次面临冲击。"

  当时,三星等企业希望韩国政府能拒绝这起并购,尽管最终未能奏效,但韩国等离子企业却开始对长虹保持起了极强的戒备心理。

  虹欧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虹欧项目去年奠基时,LG、三星等企业曾前来"祝贺",三星SDI的社长金淳泽甚至曾到访长虹探讨等离子的技术合作,但是韩国企业提出的技术转让代价却很高,而长虹的技术人员要到LG、三星的等离子工厂参观都是被拒绝。

  该人士表示,2007年以来,等离子屏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在液晶快速增长的压力下,等离子的增长陷入停滞状态,在此情况下,长虹加入等离子振奋了整个阵营,所以这些企业表面上表示欢迎,但从内心深处却是恐惧,因此对长虹的技术需求都在故意抬高价码。

  记者了解到,松下、LG虽然都分别将自己的103英寸、32英寸等离子屏向长虹优先出售,松下甚至曾派技术员工对长虹进行所谓的援助,但是长虹等离子的核心技术还是要通过其他渠道来解决。

  今年1月19号,长虹集团副总裁巫英坚曾向记者表示,长虹等离子的技术要走"引进、消化、创新"的路,并称虹欧等离子在"八面取"、高清等离子等领域都有了初步的技术,而且具备了建设等离子整条生产线的完整技术。

  然而,对这些技术的来源,长虹方面并没有明确告诉外界,消息人士告诉记者,"欧丽安原有的技术很难大规模量产,长虹很多等离子技术是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

  事实上,2006年以来,三星、松下、LG、日立等等离子巨头之间的专利纠纷已有10多起,长虹加入这一阵营后也无法摆脱其中的专利纠纷,对只拥有300多项专利的长虹而言,要想实现专利互换难度不小。

  韩国严控"技术外流"

  记者获悉,这次的泄密案并无法阻止住虹欧生产线的推进,目前虹欧等离子设备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其首片等离子屏有望在奥运前夕下线。然而,中韩之间的高新技术纠纷才刚刚开始。

  2006年9月,三星经济研究所发布了<威胁韩国IT技术的中国>报告,其中引用韩国信息通信部的调查数据说,截至2006年8月底,中韩两国IT技术水平差距已由2003年的2.6年缩短至1.7年,同时韩国对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出口增长率由2005年的117%骤降为2006年的4.5%,这中间,中国企业通过并购等方式进行的技术转移是关键。

  在韩国拥有绝对优势的液晶屏、等离子屏等核心部件领域,韩国对中国企业的戒备心理很强,三星经济研究所甚至提议,韩国有必要出台相关法律,阻止与韩国国家安全有直接关系的核心企业向海外出售,这最终导致了海尔集团收购大宇电子的请求被拒绝。

  这些提议得到了韩国政府的同意,据韩国情报通信部向韩国国会提交的一份材料显示,2003年至2006年,韩国共发现并阻止了72起技术外流事件,涉及金额达938万美元,包括手机、半导体等韩国具有竞争力的领域。

  更为严重的是,韩国企业在对现职和退职技术人员进行教育的基础上,还要求现职技术人员与企业签订具有合同性质的"保证书",一旦外泄产业技术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和经济责任。

  与此同时,韩国政府也采取了法律和制度性的防范措施,通过了十多项有关防止产业技术外流的法律和行业性法规,其中包括2007年3月生效的<防止产业技术外流及保护产业技术法>,韩国国家情报院还为此成立了"产业间谍"举报中心。

  有业内人士称,中国企业的一些做法也加速了韩国的技术封锁,如京东方在收购韩国液晶屏企业BOEHydis后,京东方获得了液晶屏生产的核心技术,BOEHydis却陷入了严重亏损,这起案件让LG、三星等对长虹的等离子项目加强了戒心。

  此外,长虹方面曾表示,长虹等离子屏项目落成后,其等离子屏的价格也比日韩同行低20%以上,这更让LG、三星等企业感到恐惧,日本先锋日前宣布退出42英寸等离子屏生产,这似乎也给长虹等离子提供了新的机会。

  长虹的等离子项目才刚刚开始,接下来主要是靠技术引进还是自主创新,此次泄密案的结果或许将给出一个答案。 (来源:21世纪环球报道)
(责任编辑:李瑞)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欧丽安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