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产经新闻 > 聚焦医疗体制改革 > 医改相关文章

千呼万唤始出来 全民医保新方案两会后终于“露脸”

     一年一度的两会总是承载着太多的民生期待。今年,新医改方案无疑是普通百姓最为关注的焦点。

  新方案两会后“露脸”

  尽管历经一年多的激烈交锋,但“难产”的新医改方案还是未能如期在本次两会上揭开面纱。
不过,在日前举行的政协医卫组联组讨论上,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已经明确表态,新医改方案将在两会以后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经过修订就将尽快发布实施。

  这个被称为“一个目标、四大体系、八项支柱”的医改方案,将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及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而通过此前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新医改的思路也已经“清晰可见”。新医改的目标被明确为: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根据卫生部部长陈竺的表态,新医改方案将不会是全国“一刀切”的方案,各地在实施医改时将被赋予一些自主权。他还首次确认,即将公布的医改方案将明确财政对医疗机构和患者兼顾的原则,加强基层、社区和农村的县、乡、村三级医疗建设。

  据了解,我国将争取在2010年建成基本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到2020年,建立起一个完善科学的医疗卫生制度。

  “看病难、看病贵”顽疾犹存

  近些年,我国医疗卫生领域一直存在着许多问题,反映在患者身上,就是两大“症状”:一是看病难,二是看病贵。

  看病为何难?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赵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分析"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必须将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区别对待。当前我国的情况是:农村医疗资源及医务人员严重短缺,农民看病的确很难;但对于大多数城市来说,医疗资源基本能够满足需要,所谓"看病难"主要是指医疗资源分布不合理,人们在大医院找名医难。”

  据了解,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卫生总费用仅占世界总费用的2%左右。政府投入的严重不足导致了卫生资源匮乏,从而造成“看病难”。

  此外,优质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老百姓“看病难”。目前,我国的医疗资源有80%分布在城市,仅有20%分布在农村,老百姓得了病纷纷投奔大城市大医院,从而使得城市门诊陷入“长龙阵”。

  至于看病为何“贵”?全国人大代表、老百姓医药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子龙一针见血地指出,“百姓看病贵,贵就贵在医院的药价"有鬼"。”

  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允许医院通过药品零售补贴收入,导致医院公益性淡化,大量开“大处方”,形成了“以药养医”的局面。高强此前也曾坦言,出厂价几元钱的药品,卖到群众手里要几百元。虽然这不单是医院的问题,但“以药补医”的机制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药品价格的上涨。

  可以说,面对困局,新医改方案强调“公益性”的方向和“政府主导”的思路,是必然之选。

  政府“输血”基层医疗

  “实际上,针对"看病难"问题,新医改方案将采取两大措施予以解决:一是政府加大投入,实行财政向医疗的大输血;二是完善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布好农村三级卫生服务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这两张网。”谢子龙认为。

  政府将加大卫生医疗投入,在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得到了印证。根据安排,今年中央财政将安排832亿元,支持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这一数字比上年增加了167亿元,而投入的重点则是卫生资源匮乏的农村和基层社区医疗。

  “城乡之间、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之间,差距仍在扩大,如果把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基点放在大医院,将永远解决不了"看病难"问题。”高强坦言,现在大医院承担了大量应由社区卫生解决的门诊,这种结构不科学。我国应把基点放在农村和社区,加大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把医疗服务合理分流,缓解“看病难”现象。

  据高强透露,这次新医改方案中对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的支持力度将是空前的。政府投入的资金90%将投向基层,中西部地区是重点。针对农村“看病难”,中央和中西部地区将投入200多亿元改造农村乡镇卫生院。此外,新医改方案中还对农村卫生发展作出专门规定:不仅要保证农村卫生人员的经费,还要保证基础建设、购置设备及公共卫生的经费。

  “去药养医”成攻坚难题

  除了“看病难”问题,药价的屡降屡“涨”同样牵动人心。对此,陈竺在介绍新医改方案时多次强调,公立医院将逐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切断医院运行与药品销售的利益联系,从而降低药品价格。

  虽然公众对通过“医药分开”解决“以药养医”的局面充满期待,但医院改革一直被认为是医改中最复杂和最难突破的核心内容。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要成功改革,恐非朝夕能够达成。

  “"以药养医"机制运行了这么多年,现在把药房收入从医院剥离出去,如果没有事先解决好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问题,对医疗服务行业将是摧毁性的打击。”北大版医改方案主要参与者、北京大学卫生经济与管理学系主任刘国恩教授对此表示谨慎。

  虽然困难重重,医院改革势在必行。高强表示,医院现行的“以药补医”政策是当前医院管理和运行中的一个突出矛盾,必须“去药养医”。

  据介绍,医院改革中“药不补医”的亏损将由政府补贴。今后,还将通过增加财政补贴、调整某些医疗服务收费的办法,来弥补医院由于改革“以药补医”机制而减少的收入,保障医院的基本运行。

  此外,公益性医院的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人才的培养及一些政策性的亏损,政府也都会承担经费。

  “加大资金投入,改革现有的"以药补医"的机制,调动医生积极性,将成为大医院改革方向。”高强称。

  延伸阅读

  医疗保障实际上是一道世界难题。目前,全世界尚无一种完美的医疗保障制度,各国都在殚精竭虑,筹谋对策。

  当前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主要有3种代表形式:一种是德国、法国等国家实施的社会保险制度;一种是英国、瑞典等国实施的国民卫生服务(NHS)制度;还有就是美国实施的多元、非组织化的医疗保险管理制度。

  无论是哪种制度,从根本上说,其设计的初衷都是旨在保障国民健康,免于伤病威胁。

  德国:医疗保健制度。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医疗保险制度的国家。其特点是:医疗保险基金社会统筹、互助共济,主要由雇主和雇员缴纳,政府酌情补贴。目前,世界上有上百个国家采取这种模式。

  具体而言,国民按收入的一定比例缴纳保险金,但无论多交少交,有病都能得到治疗。月收入低于一定金额的工人,保险费全部由雇主承担,而失业者的医疗保险金大部分由劳动部门负担。

  瑞典:全民社会福利保险制度。瑞典的卫生保健服务具有两个特点:卫生福利事业统一由国家管理,卫生服务90%由国家创办的公立医院或公立卫生机构提供;允许实施私人健康保险制度。

  但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瑞典开始着手改进医保制度,内容包括:中央政府加强对省议会的卫生保健政策的指导,努力降低卫生保健费用;国家对省所作的医疗保险基金补助按居民总人数拨款;规定各省议会用于卫生保健费用的总额每年不得超过175亿瑞典克朗。

  美国:社会医疗保障和私人医疗保险。美国医疗保险的形式有两大类:社会医疗保障和私人医疗保险。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医疗市场实行非组织化的管理体制,在全国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措施。

  这带来了三大问题:第三方付款制度易造成过度的医疗需求;缺乏控制医疗费用的动力机制;享受卫生保健的不公平性,美国尚有2700多万人享受不到任何医疗保险。来源:国际金融报
(责任编辑:李瑞)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