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高建锋
1-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高达7.9%,大大高于今年全年的通胀控制目标4.8%。面对如此“高烧”的CPI数据,央行是否会加息,成为市场最关心的问题。
分析人士认为,对于是否加息,先必须准确判断当前的通胀形势。
人们不禁要问,针对特殊因素引起的CPI涨幅变动,贸然加息是否合适?对付结构性通胀,加息又能起到多大作用?
在人民币加速升值半年多之后,利率政策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两难困境:一方面,无论是补偿实际负利率,还是防止总需求扩张造成经济过热、全面通胀,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利率;另一方面,中美利差已经倒挂,继续加息则可能引发海外热钱更多涌入,加剧国内流动性过剩的局面。
因此,在升值节奏加快的前提下,显然不能用加息来“火上浇油”。但是,加快升值步伐也有其弊端,它无法阻止热钱跨境套取汇差并追逐各种形式的人民币资产。据估计,1月份新增外汇储备超过600亿美元,其中,贸易顺差和非金融领域外商直接投资加起来不过309.6亿美元,剩下的300亿美元左右海外资金均通过其他渠道进入国内。
分析人士认为,化解这一困境,货币政策可以考虑如下组合:
第一,维持现有的升值节奏,大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进一步加强信贷控制。前者可以继续发挥抑制输入型通胀的作用,后者则可以继续锁定国内的过剩流动性。
第二,加息、放缓升值节奏,同时进一步强化境外资金入境监管。其中,加息有两种选择:一是采取不对称方式,使两年及以上期限的存款利率维持不变,从而减少热钱套利收益;二是大幅加息54个基点,既果断应对通胀,又防范资产价格泡沫。
从目前情况来看,央行采取第一种方案的可能性较大。
但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可以不加息,但一定不能淡化公众的加息预期。以加息预期对付通胀预期,乃是货币政策引导公众预期的精髓:在通胀预期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加息预期将提高“预期”实际利率水平,从而影响居民、企业当前的消费、储蓄、生产和投资决策,进而降低未来的实际通胀水平,化解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