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李玉亭
本报讯
上港集团(600018)自主研发的集装箱电子标签系统于3月10日正式用于上海至美国萨瓦纳港航线,这意味着世界上首条投入商业运营的集装箱电子标签国际航线正式开航。
据了解,所谓电子标签,就是给集装箱装上一把“电子锁”,集装箱从工厂装箱点装好货物,到出发港口,再漂洋过海到达目的地港口,最后到达产品分销中心,每一个环节电子标签都会记录到达的时间、地点,而且集装箱的实时状态,可以通过无线局域网、手机网络和互联网查询。
上港集团副总裁包起帆表示,这只是电子标签的一小部分功能,即将在上海至萨瓦纳航线上启用的集装箱电子标签不仅能实现港区内信息快速传递,还能对物流全过程进行实时在线监控,这才是这项发明的最大亮点。
早在2001年,上港集团联合美国萨瓦纳港、中海集团等专业公司就电子标签开展合作,共同研制基于智能电子标签的集装箱物流全程实时在线监控系统,从而进一步提升集装箱物流的信息化水平和安全性。在研发过程中,上港集团已经掌握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装箱电子标签核心技术,并申请了多项中国和国际专利,为我国开通集装箱电子标签中美航线扫除了技术障碍。
包起帆介绍,这种集装箱电子标签每个成本在50元左右,可以重复使用,寿命可达10年。上海港拟用2、3个月时间完成1万TEU中美集装箱的实船运营,在此基础上形成国家标准,并进而探索制定集装箱电子标签国际共同标准。据悉,上港集团将在4月德国汉堡举办的ISO集装箱标准会议上提交相关标准草案,以推动国际标准制定,使中国拥有更多制定国际集装箱运输标准的话语权。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集装箱电子标签技术的开发及使用将上海港的服务品质提高了一个台阶,有利于上海国际枢纽港地位的建设。由于电子标签保证了运输安全,今后上海港发出的集装箱将被国外很多港口视为“优等生”,从而享受“绿色通道”待遇。免除一系列查验手续后,航运企业的运营成本将大大降低,这将成为上海港吸引更多船舶停靠的有力武器。近十年来,中国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去年已突破1亿标准箱,其中上海港去年达到2615万标准箱,居世界第二。
(来源:证券时报)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