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红漫
编者按
尽管我们依然看好中国经济,尽管我们不能否认资本市场监管的加强,尽管上市公司的质量明显提高,但眼前的事实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中国股市步入“熊途”了吗?
沪综指从2007年10月的6124.04点跌到昨天最低达3607.25点,不到半年时间,跌去40%多。
我们认为,机制的漏洞和预期的不确定性是值得高度关注的。无论是新股发行、大小非解禁、券商创设,还是再融资制度、相关税制调整和对违法者的惩罚等,相关规定都存在模糊性和随机性。以下几位专业人士的文章对此进行了阐述,希望能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提供一点参考。
始自2005年的牛市行情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昨日上证指数直破3800和3700两道关口。面对指数长期在年线之下运行,让投资者拿什么理由来相信“牛市”依旧呢?
然而在监管部门看来,市场的长期前景依旧看好。近期,监管部门负责人提醒投资者,应该对中国资本市场充满信心。该负责人为继续看多股市列举了三条理由:其一,今年中国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前景可以预期;其二,上市公司质量明显提高;其三,市场监管有效性得到加强。
理由的第一条就让人不敢认同。前车之鉴并不很远。从全球情况看,本轮牛市始自2003年,而A股市场的牛市行情则姗姗来迟于两年之后的2005年下半年。难道当初中国经济的发展不健康吗?当然不是。导致A股牛市出现两年时滞的原因在于股权分置的制度状况,由此产生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发展相背离的格局。
这一事实充分证明了一点,资本市场走势在中短期内完全可能与宏观经济相背离。这也正是即便投资者乐观看待宏观经济前景、看好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但也必须要随时警惕证券市场制度建设的弊病。对于后者,些许的骄傲和自满都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对此监管部门绝不能够掉以轻心,甚至推卸应担负起的历史职责。
就目前A股市场的制度建设而言,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如何让股权分置改革在严峻的市场考验中获得成功;其二,是如何真正建立起完善的监管体系。
股权分置改革是推动本轮A股牛市行情的主要动因,但必须要强调的是,到目前为止股权分置改革尚无法宣告成功完成。恰恰相反,作为中国证券市场最重要的制度改革,实现全流通后的真正考验才刚刚开始,一旦在该问题上出现任何纰漏,中国资本市场看似旺盛的投资信心完全可能在短时间内被击垮,市场行情难免因此而陷入到“硬着陆”的悲观境地。
从形式上看,流通股股东在股改中获得了平均“十送三”的对价补偿,但是当股改真的进入到全流通阶段,流通股股东才恍然发现,当初得到的对价利益是如此的微薄。事实上,多数非流通股股东购入股票的成本是一元到股票净资产之间。历经多次的分红派息之后,很多非流通股股东的成本已经降为零,甚至是负数。由此,面对全流通之后二级市场套现的暴利机会,非流通股股东的获利冲动可想而知。
尽管从长期看,A股市场的全流通过程正意味着估值体系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过程,但从机制上看,如何延缓非流通股股东的套现冲动,是能否实现接轨过程“软着陆”的关键。这样的机制有两类:其一,行政性限制“大小非”解禁套现的时间和比例。对于以国有股权为主的“大非”,这样的限制是完全可行的;其二,从市场机制和市场信心角度看,监管部门理应为“软着陆”更加积极努力。包括市场期待的印花税的降低、融资融券业务推出、股指低位时推出股指期货、全面放开合规资金进入市场等。
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面对目前的市场严峻考验,无论是行政性还是市场性的制度安排均未有突破。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大小非”解禁套现的压力是实实在在的,而缓解套现压力的制度建设却模糊不清,因而市场走势选择下跌、市场信心随之丧失,实属必然的结果。
维持资本市场的长期牛市行情,实现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的同步运行,符合所有市场参与者的共同利益。但是,如果在基本市场制度建设尚未完善、市场监管措施无法令人满意、市场救济制度付之阙如的背景下,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走势相背离的状况,将很难避免。(作者为上海第一财经频道主持人,经济学博士)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