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李玲
1995年,在深圳天安工业区,刘磅和他中南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的同伴开始了创业之路,他们最初承包做生意,从事自动化设备贸易。两年内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想法就有了改变。“做生意并非终点”,刘磅开始思索如何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由于具有自动化控制专业优势,刘磅选择了在这个领域驰骋。
我出资,你节能
刘磅带领达实不断进行产品创新,业务方向也在聚焦。1995年-2000年是以工程业务为形态,做楼宇的自动化、工业自动化;2000年-2005年开始自主研发产品,实现建筑智能化;2005年以后,达实对自主产品提供跟踪服务,深入到建筑节能领域。
作为民营高科技企业,达实智能看上去是走了一条顺利路线,成立13年已经拥有各项专利18项,科技成果21项,国家及省级新产品4项。
在达实公司,记者感受到了达实如何研以致用。公司内部设置了大量现场终端控制器,通过统一的应用软件平台,满足了整个公司机电设备智能控制的需要。
除了对公司自主开发的智能系统颇感自豪外,刘磅对自己的经营模式更是推崇,“你不用掏钱,我出资给你安装节电系统,再从你节省出来的电费里获取回报。”节能是必要的,却需付出成本,达实采用的模式避免了节能工程的前期巨大投资。刘磅说,出资出设备出服务,获取的是节省能源的回报,这是一个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
变身职业经理人
在1999年的首届高交会上,达实公司试着推出一个智能卡项目寻找合作伙伴,结果香港某大型集团相中该项目并注资1000万元成立一家合资公司。“这一成功尝试使得我们对资本市场有了初步了解,不仅能够从技术、市场的角度来看待研发成果的价值,还能以资本的眼光来认识其价值。”刘磅说。
从此,达实更加主动地向资本市场靠拢,于2000年吸纳了清华大学研究院、深港产学研基地、深圳创新投、高新投、兖矿集团等一批新股东,进行了股份制改造。2003年,公司再次进行了新的增资扩股。2007年,97个公司自然人股东权力被写进文件。
对于2000年之前创业阶段,刘磅说那是小男孩到大老爷们的转变,能单打独斗;而2000年之后是老板到职业经理人的转变,需要在战略上思考问题。
如今,蓬勃发展的达实公司,还在筹划进一步的资本运作。刘磅称,通过资本运作,不仅可提高品牌效应,进一步规范企业的治理结构,而且对公司的研发方向有显著的导向作用。
(责任编辑: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