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如何提振台湾经济
王义伟 资深媒体人
台湾股市万点可期
10000点,是台湾股市近年来不可逾越的一座大山。
选举前,有人对台股的未来作出了三步直达20000点的预测。
根据这个预测,陈水扁当局执政7年多,让台湾股市受尽委屈,也构筑了一个坚实的底部。
接下来,两岸三通,台湾经济好转,过去外流的资金会慢慢回流,推动台股继续向上冲刺。这一轮由回流资金推动的升幅,保守估计也有五成,台股将达到15000点高度。
到了2012年,经过4年的两岸三通,台湾资本市场可能会历史性地向大陆开放,大陆资金蜂拥而入,推动台股继续冲高,一举站上20000点高峰。
马英九当选后,台湾股市的反应相对理性。
3月24日,大选之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台湾股市上演了一波适度的庆祝行情。这一天,台股高开震荡,盘中八大类股全面上扬,以资产、营建、金融类股票涨幅最为亮眼,收盘加权股价指数为8865.35点,上扬340.36点,成交量为2708.65亿元(新台币,下同),为近期大量。
这波庆祝行情仅仅出现了一天。
25日,台股开盘即下跌,虽曾一度翻红,但大多在盘下整理,终场加权指数下跌70.26点,以8795.09点作收,成交量2019.90亿元。26日,台股持续震荡行情,终场下跌27.07点,以8768.02点作收,成交量1833.42亿元。27日,台股跌162.07点,以8605.95作收,成交量1608亿元。
台湾股市在短暂冲高之后徘徊不前,主要是技术原因。业内人士分析,有500亿美元的外资随时准备挺进台北,加上外汇市场的2000亿新台币一直没有进入股市,预估未来几个月会有多达1.5兆元的资金流回台湾。台股大概会在4月底至5月中旬间,也就是马英九就职前,冲上万点高位。
陈水扁留下的烂摊子
即将上任的马英九面对的是一个烂摊子。
政治上,民进党8年的操弄,台湾社会分裂成为壁垒分明的两大族群,彼此心结很重,很难化解。
两岸关系方面,从李登辉主政后期开始,十多年“教化”下来,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提升了所谓的“主体意识”,淡化了大中华情结。其结果,就是刚刚进行的“入联公投”投票,虽然没有通过法定门槛,依然有接近553万人投票赞成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这样的结果,使得马英九在改善两岸关系方面,面临坚硬的掣肘。
经济上的情况更不容乐观。2000年国民党下台时,台湾当局留下债务2.45兆元;8年后,债务攀升至4兆元;加上地方债务、公教人员退休金、公农劳保亏损、国安基金借款等隐藏性债务,负债总额更高达13.5兆元。这个数字平摊下来,等于是台湾民众每人担负60万元的债务。而台湾的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在低位徘徊。
一方面是巨额的债务,另一方面,马英九在竞选期间开出了不少支票,并承诺不加税。
钱从哪里来,成了大问题。
“633”蓝图与双中心构想
考察马英九的经济政策构想,可用“633”和“双中心”来概括,对内是“633”,对外是“双中心”。
所谓“633”,就是年经济增长率6%、4年内失业率降至3%、2011年居民年所得2万美元、2016居民年所得3万美元。所谓“双中心”,就是将台湾打造成为台商的“全球营运中心”和外商的“亚太营运中心”。
为了实现“633”蓝图,马英九在竞选期间宣布上任后将推出加强公共投资、改善基础设施等爱台12大建设。这12大建设项目投资3.99兆元,预计可创造12万个就业机会。
而为了实现“双中心”设想,与大陆实现三通就成为关键。另外,在马英九的设想中,台湾并非仅仅对大陆开放,而是要向全世界开放,要让跨国公司将台湾作为整个亚太地区的经营中心。
最现实的突破口当然是三通。而除了三通,马英九和萧万长还念念不忘两岸共同市场。
共同市场的是与非
2001年3月,从台湾“行政院长”任上退下来的萧万长通过游说,说动了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统一集团总裁高清愿、国泰人寿董事长蔡宏图等19人,加上自己,每人捐款500万新台币,成立了规模1亿元新台币的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
从那之后,萧万长数年间频繁进出大陆,全力宣传他的两岸共同市场主张。他所主张的两岸共同市场,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近期目标,两岸经贸正常化。首先实现三通,然后逐步排除贸易障碍,实施优惠的商品和服务贸易的政策;第二步,中期目标,签署协定。在优惠的贸易安排基础上,两岸通过谈判,签订一个规范双边贸易的协定,全方位拓展两岸经济合作;第三步,长期目标,货币联盟。在关税同盟的基础上,逐步向货币联盟方向发展,促使两岸经济一体化。
萧万长的共同市场主张,至少得到了国民党方面的高度肯定。2005年5月2日,访问大陆的国民党主席连战在上海对台商发表演讲时明确表示,两岸绝对有必要建立经济合作机制,这个机制就是共同市场机制。
此次台湾岛内的大选,马、萧二人仍然宣传其共同市场主张,却被谢长廷引申为“一中市场”并加以攻击。为此,萧万长辩解说,两岸共同市场有三个重点,即“两岸对等、共同协商、市场扩大”,即大陆必须尊重“中华民国”在台湾存在的事实,要尊重台湾的主体意识,且一定要经过民意、舆论、透明的监督。
萧万长的这一番辩解,让很多大陆人有幡然醒悟之感:原来两岸共同市场这个概念背后,还有更深、更复杂的因素。根据新加坡媒体的报道,大陆方面对两岸共同市场的态度,是“冷淡”,原因是共同市场隐含着“国与国”的关系。而支持陈水扁当局的美国在台协会前主席夏馨也曾赞赏两岸共同市场概念,将其称之为“一制两国”。从大陆提出的“一国两制”,到美国人将共同市场解读为“一制两国”,词语顺序的颠倒,却是天壤之别。
三通之爱与哀愁
“三通”这个概念,最主要的是直接通航。
直接通航给两岸人民带来的好处,是立竿见影的。对台商,可以在家吃早饭,然后坐飞机到上海开会,下午回台湾吃晚饭。对大陆人,如果到岛内旅游8天,现在至少要人民币1万元以上,通航后可以降到8000元,有旅游业者预测,如果航班足够,未来台湾8日游,5000块就够了。
马英九当选后,有台商庆幸,幸亏台北的房子没有卖掉,否则亏大了。有喜欢的,也有心情复杂的。两岸直接通航对港澳的影响非常大。因为在这之前,无论是人还是货物,在台湾和大陆之间出入,都要经过香港或者澳门。如果两岸直接通航了,港澳将失掉相当一部分客货资源。
澳门民航局表示,两岸通航后,预计澳门机场每年将流失约100万人次的中转台湾客源。航空货运业方面,由于澳门机场一直以来都是以处理两岸中转货物为主,估计两岸通航后对机场货运的冲击会较客运严重得多。为此,澳航已表示会开拓更多的国际货运航线来弥补损失。另外,据估算,两岸直航将使香港集装箱处理量减少5%,流失台湾旅客约一成。
马英九别无选择
陈水扁给马英九留下个空荡荡的仓库,马英九又向台湾人民描绘了美好的蓝图。怎么办?
台湾媒体给马英九支招:对内,排定12大建设的次序,尽可能鼓励民间参与;同时全面检讨政务支出,删除无效益的项目,彻底推动行政改造及塑身节流。对外,尽速三通,响应大陆的呼吁,与大陆签署两岸和平协定,降低防务支出,节约财源用来发展经济,创造和平红利。
以上建议,虽没有新意,却也很实在。问题是,马英九对大陆的国防建设提出了要求,以此作为两岸对话的先决条件。对此,凤凰卫视的评论员直说:“(马英九)比陈水扁还牛!”
3月26日晚,胡锦涛主席应约同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谈到台湾问题,胡主席表示,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恢复两岸协商谈判是我们的一贯立场。
最后看两组数字:近三四年来,大陆主要银行为大陆台资企业共提供融资7000多亿元人民币,涉及台资企业6300多家次;2007年台湾对大陆贸易总额为1023亿美元,其中对大陆出口742.8亿美元,进口280.2亿美元,台湾获取顺差462.6亿美元,较前一年增长20%。
面对两岸经贸的紧密程度,马英九其实已经别无选择。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