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隔数年,完成3C多元化布局的夏新电子(600057.SH)又开始了"减法运动"。
3月26日,夏新电子发布公告称,根据控股股东夏新电子有限公司通报,其董事会和各股东方正在讨论公司重大事项,由于该事项的具体方案有待进一步论证,且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公司股票停牌。
市场迅速将此与"长城整合夏新笔记本"的传闻联系到了一起,称夏新电子在基本放弃液晶电视业务后,其笔记本电脑业务也被"兄弟企业"??长城电脑??整合。也有消息称中国电子将向陷入巨亏困境的夏新电子注资,剥离完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等业务,并获得资金支持的夏新电子,则有可能成为中国电子整合旗下手机业务的大平台。
夏新电子与长城电脑的控股股东都是被称为信息产业"国家队"的中国电子(CEC),业内认为,夏新电子的"瘦身行动"其实就是中国电子"强身瘦身,强化主业"策略的第一步。
夏新3C多元化遇挫
2002年,夏新电子携A8手机巨额盈利的东风,高调杀入液晶电视领域。次年,其又同样高调地宣布以自主品牌进军笔记本电脑业务,初步完成了3C产业化布局。
然而随着国产手机从2004年开始整体陷入低迷,夏新电子的手机主业也开始出现下滑的迹象。加上其投入巨大的液晶电视和笔记本电脑业务迟迟不能找到盈利模式,这反过来又加剧了夏新电子的危机。
2007年4月,在艰难维持3C布局4年后,夏新电子宣布放弃自有品牌笔记本电脑业务,将其全部转化为给第三方代工的ODM业务。这是夏新电子3C战略的第一次动摇。2007年下半年,夏新电子的液晶电视产品开始陆续退出国美、苏宁等主流渠道,这被业界看作是夏新电子的液晶电视退市的前兆。
2007年12月,担任夏新电子总裁8年并坚决推行"3C战略"的李晓忠,由于夏新电子2007年前三季度巨亏4.62亿元而离职,这更让夏新的3C战略"失败论"甚嚣尘上。
此后不久,中国电子空降卢振宇主政夏新电子,一场拯救夏新电子的行动开始上演,这被称为"惨烈的减法运动"。
夏新电子此前的公告曾强调,根据公司财务测算显示,虽然高端手机产生盈利,但在调整收缩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产品方面仍然发生较大亏损,受此影响,公司第四季度预计在前三个季度亏损的基础上,年度亏损额还将加大。
虽然夏新电子的2007年年报至今仍未出炉,但消息人士告诉记者,新的管理层已经做好了2007年对历史库存,以及液晶电视和笔记本电脑业务进行了大规模计提,这将体现在2007年年报中。
由此看来,夏新电子退出笔记本电脑和液晶电视已经成为必然。显然,夏新电子的这次"瘦身"不是主动的,而是在资金状况恶化、主业严重下滑的情况下做出的被动反应。
其实,为了补充流动资金,夏新电子此前已经公告出售其上海科研大楼资产,扣除应缴税金大约2000万元左右,获得大约8000万左右的现金。另外,其还通过了以不低于评估价值出让公司所持有的厦门夏新工程塑胶有限公司70%股份的议案,根据有关资产评估报告书,截至基准日2007年10月31日,该塑胶公司的净资产评估值为5174.58万元。
长城电脑接盘?
对于剥离资产的去向,特别是笔记本电脑业务,目前看来已经有了明确的去向,那就是卢振宇此前供职的长城电脑。
在3月21日于北京召开的国产笔记本高峰论坛上,长城电脑总裁周庚申曾透露过将会和夏新电子就笔记本业务进行进一步交流与整合。
夏新电子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自2003年8月夏新电子进军笔记本电脑市场后,其推出的笔记本电脑产品其实都是由台湾地区厂商华宇代工。2004年,夏新电子就曾一次性给华宇下单两万台。但是夏新电子的品牌、渠道和技术在笔记本电脑领域不具备优势,这使其推出的自主品牌笔记本在2005年就开始严重萎缩。
2006年,李晓忠曾在上海主持发布了夏新电子全新的笔记本品牌战略,当时他强调,未来2到3年,公司将成为本土市场的领军品牌。然而这次高调表态背后其实是虚张声势。2006年全年夏新电子笔记本的销量最后都没有突破万台,这一数字要远远落后于后起的海尔、TCL等国产品牌。
在这样的情况下,夏新电子于2007年4月宣布笔记本业务转型ODM,其资产也就是位于上海的研发中心和厦门的工厂。但其ODM业务同样无法与台湾的大众、广达等竞争,2007年夏新电子的笔记本业务其实陷入了停滞状态。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夏新电子实际控制人的中国电子展开了对其的拯救计划,而作为中国电子电脑业务龙头的长城电脑承担起整合夏新电子笔记本电脑业务的任务。
记者了解到,长城笔记本电脑2007年的销量在10万台左右,2008年的目标是20万台,并且希望能将其电脑代工业务从台式机延伸到笔记本领域,从这方面来看,有一定基础的夏新电子笔记本业务显然与其还有一定的互补性。
另外,值得注意是,夏新电子和长城电脑此前的笔记本产品都是由台湾企业华宇代工,双方之间在业务上也曾有过密切的接触,这也为双方的业务整合创造了条件。
然而,消息人士透露,长城电脑整合夏新笔记本业务目前还只是在中国电子层面的规划层次,而且由于双方均是国内上市公司,操作起来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目前相关整合还未正式启动。
手机业务重组平台
对于夏新电子来说,出售一些资产,以及将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等业务剥离只能在短期内对其业绩改善有些作用,从长期来看,最重要的还是手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的恢复。显然,这还需要中国电子的大规模补血。事实上,市场上也有消息称,此次夏新电子的停牌与中国电子对其注资有关。
中国电子董事长、党组书记熊群力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曾表示,中国电子正在开展"瘦身、强身"运动,一年内将压缩50%的下属企业,总数高达400家。
对于中国电子旗下企业的"瘦身",其方式包括三种:一种是与主业进行重组,围绕主业调整;其次是同类产业进行压缩、合并,转变经营方式,鼓励民营及其他形式资本的介入;第三,对于中国电子比较好的资源,同时又不属于主业范畴的产业,则会按照国家规定的国有资产转让方式,交给市场。
显然,夏新电子的笔记本电脑业务剥离重组属于其中的第二种方式,而夏新电子的手机业务的走向则与第一种模式相关。
记者了解到,中国电子经过几年的调整,已形成集成电路、软件及系统集成、高新电子,以及3C终端产品的"3+1"主业构架,并且主业已经占到集团总收入的85%。
其中,中国电子的3C终端产品主要是手机和电脑业务,电脑业务比较集中,主要是其于2005年收购的中国长城计算机有限公司,而手机业务则相对分散,旗下有夏新电子、深圳桑达电子、桑菲通信、南京中电熊猫、南京长江电子、武汉中原电子等6家公司。
在中国电子的下属手机企业中,夏新电子的销售规模和品牌影响力具有一定优势,很有可能成为中国电子手机业务重组的龙头。然后,自身亏损严重来夏新电子显然需要输血才能完成这次重组。
消息人士告诉记者,通过剥离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等业务,夏新电子将获得部分资金,但更多的重组资金则需要由资金实力雄厚的中国电子来提供,因此,夏新电子的这次停牌很可能就是与实际控制人的注资有关。
当然,夏新电子能否作为中国电子手机业务重组的平台,目前还未有最终答案。记者了解到,目前夏新电子董事长苏振明和桑达电子董事长杨军都是中国电子的副总经理,双方是平级的关系,而且两家企业整体规模相差不大,桑达在收购飞利浦手机业务后甚至有超越夏新的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是由夏新还是桑达来牵头重组中国电子手机业务目前还不得而知。
中国电子办公厅有关人士表示,"夏新和桑达这两家手机企业不一定要合并,短期内双方更多是竞合关系。"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