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四川兴起的规模化养猪热潮,在市场取向和政府指导下,养猪场从选址到猪种、饲料、治污、防疫等各个环节,都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工厂化、标准化建设,不少养猪场已实行电子化管理,进入市场的每头商品猪都可追查源头。记者调查表明,四川的规模化养殖已经在全国率先跨越市县行政区域限制,在大区域内初步破解食品安全和农村治污两大难题,值得进一步跟踪、研究。
生猪运销大户正在装车运猪。新华社记者 齐海山 摄
政府实行强制性标准从制度上保证生猪安全
去年以来,四川省根据国家标准、参照发达国家养猪标准,颁布了《四川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规模标准和备案规定》,成都市农委出台了《成都市1000个生猪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验收标准》。
为确保严格遵守标准,成都市(包括各区、市、县)均成立了由农委牵头,发改委、财政、畜牧、物价、环保、国土、规划等部门组成的领导机构,从项目申请、审批、环评、规划等各个环节,都实行严格的科学决策,使养猪场达到工业化项目建设的标准。
成都市、各区县均成立了一批督查组,不间断地对养猪场建设情况进行督查,确保政府的强制性标准得以落实,从制度上保证了生猪产业的安全。
大邑县农业发展局局长张云告诉记者:“依托全县的猪业合作社,在每个村设分社,都按标准生产。而养殖户的标准化生产,基本与国际接轨,目前按国内标准生产,逐步将达到欧盟标准。由于标准高,散户无法承受密集的技术要求和人工成本,散户将逐步退出市场,至少一部分只保留自养自食的传统。”
严格治污,实行零排放,从源头上确保环境安全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以成都为代表的四川新兴养猪业,大都实行了生猪粪便的集中处理,从排放、干湿分离、沼气化处理、粪液在田间转化等入手,达到了零排放、循环利用、绿色环保的水平。
成都市将养猪场的零排放总结为三句话,一是“三分离”,即雨污分离、干湿分离、净道污道分离;二是“两配套”,即沼气池配套、沉淀池配套;三是“一结合”,即种植养殖结合,达到循环利用。
成都各区县还按城市建设标准,对农村养殖业进行科学规划,规定离城市(镇)10公里范围内为禁养区,10公里外的村社,实行申报审批制,从制度上保证了限污和治污效果,既提升了新农村建设档次,又确保养殖区内的农村环境安全。
成都市对不愿放弃传统养猪习惯的农户,允许农民参股到规模化养殖场;对经济困难的农户,政府对每个规模养猪场补贴20万元,全部分解量化到农民身上,并以股份形式进入养猪场。成都农村的这一大新发明,有效化解了散户养猪难以治污的难题。
实行最严格的防疫措施,从源头上保证食品安全 对新一轮的规模化养猪,成都市一开始就明确规定,每个500头存栏的养殖单元,猪舍的建筑面积不得小于750平方米。同时要求防疫设施齐备,配备兽医专业技术人员,设兽医室、隔离观察室,入口处要设置消毒池和消毒室,消毒室要安装喷雾消毒设施或紫外线消毒灯,在距离养殖区100米以外设无害化处理区。
此外,还要求每个养殖场建统一招牌、防疫制度、免疫和养殖档案记载表。记者看到,像金正、泰深等大型养殖场,还实施了电子化管理,在每头猪的耳朵内,设置电子芯片,记载每头猪的生长、繁育、防疫等详细信息,使进入食品市场的每头商品猪,都能查到电子档案。
据柯建国总结,全市生猪防疫实现了大转变,过去是哪里出现疫情,就去哪里扑疫;现在是从基础做起,所有的大户、规模养殖场,生猪免疫率达到100%。
广汉市绿松养殖场原只有700多头的规模,去年市场低迷时开始扩建,现圈存母猪1500头,明年出栏商品猪可达三万头。上规模后,他们的防疫技术也上了台阶,目前已严格参照西班牙标准,实行严格的防疫措施。
记者发现,各级政府在生猪防疫上下了大功夫。据广汉市畜牧局局长王志春分析,广汉市去年出栏生猪68.8万头,防疫上的投入是巨大的,全市去年使用各种疫苗超过2000万元,其中国家免费提供强制使用的达600万元。目前,为确保食品安全,健康养殖已成为生猪产业的头等大事。
根据目前的发展形势,柯建国博士分析,散户养猪的问题很多,如果没有规模,标准、防疫、质量、污染等问题,都不可能根本解决。对于市场风险和疫病风险,散户更不可能承担。因此,规模化养猪,事关全国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食品安全,在今后的5至10年内,建议国家把生猪等畜牧产业纳入战略性任务目标,组织有关部门花大力气研究和解决。
(责任编辑:田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