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物价形势有点扑朔迷离。一方面,在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宏观调控指导方针下,临时性的物价管制对于遏制价格上涨及其蔓延发挥了作用,占有CPI相当权重的肉蛋菜、粮食等价格自3月以来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和盘整;另一方面,价格上涨从食品类逐步蔓延到其他行业,包括对通胀最具抵抗力的一些制造业。
尤其值得警惕的是,继近年来的“民工荒”和去年年底部分地区出现“煤荒”、“油荒”之后,“电荒”的苗头也时隐时现。据了解,按照今年电煤涨价情况,火电企业前两个月份严重亏损,八家企业再次呼吁启动第三次煤电联动。然而,在此之前,国家发改委负责人已经两次间接或直接否认了煤电联动的可能性。此外,还有高官提出“防止务工收入过快增长,降低劳动力成本推动的通胀压力”等说法,都显示出基础性价格改革放缓的趋向。
当然,我们也看到,政府从未改变资源能源等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初衷,也时有进展。不难推测,目前改革的一定程度的迟缓,乃是出于能源价格改革或将导致能源价格上涨从而推动短期通货膨胀的担心。这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是,正如专家指出的那样,价格尤其是食品类、资源能源类和劳动力等基础性价格的扭曲,将无法清晰体现其稀缺性程度,进而会激化供需矛盾,扩大供应缺口。如果无法抑制需求,资源能源需求增长会更快,进一步加大稀缺预期,不仅会对短期通货膨胀形成很大压力,并为今后筑就更高的能源价格和更高的外部成本。
作为反通胀手段的价格管制反过来可能助长通胀,这不能不令我们深思。
应该清醒地看到,正是由于长期管制导致国内市场能源价格过低,客观上促使人们过度使用能源,加大对高耗能产业的投资,引发经济过热乃至通胀。过去的所谓“高增长、低通胀”一方面由于资源能源环境和劳动力等成本未能充分体现,带有一定“虚幻”性;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价格扭曲导致的经济失衡还没有积累到爆发的程度,带有一定的隐秘性。随着不利因素的不断累积和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变化,这种价格扭曲带来的各种外部成本再也无法隐藏,终于暴露无遗。必须承认,这事实上是作为客观规律的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对于我们过去失误的一种强制性矫正。如果继续停留在过去的经验上,继续扭曲价格,可能在短期内还能维持表面上的经济繁荣,延迟通胀爆发,但是经济运行的基础将进一步受到伤害,为将来酝酿更大隐患,实乃得不偿失。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在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以后,包括劳动力、资源能源等多种生产要素价格都出现了历史性的拐点,价格的逐渐提升是不可避免的。
劳动力、资源能源等的“被动”上涨乃至出现各种“荒”的现象警告我们,我们的生产要素价格体系的市场化推进非常急迫,需要加快通过市场化改革,使价格机制发挥更大作用,调控供需矛盾。价格一旦发挥其信号功能,将促使企业与个人进行资源的重新配置,并寻找新的替代品,提高使用效率。如果过度长时间使用价格干预手段,就是进一步给市场传递不准确的信号,为今后积累更大的矛盾。
实际上,生产要素价格改革并非一定引发通胀,关键在于能否同步提高甚至更高幅度地提高国民经济效率。目前我们以资金、资源能源和劳动力投入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抗通胀能力确实不强,加快经济结构升级,提高总体效率,以此减少对资源能源等的依赖乃是迫切而又长期的任务。
当然,还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这一改革。为了降低价格改革对于通胀带来的冲击,可以在操作方面多做文章。比如,在价格改革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社会实际承受能力,通过税收和补贴政策来对部分弱势行业和弱势群体适当补贴,充分考虑供需方市场成本或承受能力,稳步推进价格改革,将其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来源:中国财经报)
(责任编辑: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