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在昨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本报记者 史丽 摄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昨天在国新办关于2008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今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61491亿元,同比增长10.6%,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
⊙本报记者 薛黎
李晓超认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着两种可能性:一是经济增长存在着继续回落的可能性,这主要是因为外部需求继续下滑的可能性在增大,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还未充分暴露出来,主要经济体所受负面影响还未完全显露,外部需求有可能进一步收缩;二是经济增长也存在着掉头向上的可能,这主要是因为固定资产投资还存在着反弹的可能,因灾后重建工作将会陆续展开,灾害中暴露出的一些薄弱环节可能会成为投资追捧的热点。
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845亿元,同比增长24.6%,比上年同期加快0.9个百分点。我国强劲的消费增长也将是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撑,今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555亿元,同比增长20.6%,比上年同期加快5.7个百分点,也是近几年来增长最快的一个季度。
数据还显示,1-2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3482亿元,同比增长16.5%,比上年同期回落27.3个百分点。在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4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新增利润前五大行业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李晓超指出,由于原油、煤炭价格大幅上涨,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由去年的盈利转为今年的亏损,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盈利大幅度下降,若剔除这两个行业,其它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37.5%,上升6.1个百分点。
此外,防止通胀仍将是我国今年经济发展中亟需解决的一大任务,虽然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上涨8.3%,环比已经下降0.7个百分点,但一季度CPI上涨8%表明我国通胀压力依然很大。
从产品类别来看,一季度我国食品价格上涨21.0%,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6.8个百分点;居住价格上涨6.6%,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1个百分点;其余各类商品价格略有涨跌。
一季度工业品出厂价格也同比上涨6.9%,比上年同期高4.0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8%,比上年同期高5.7个百分点。李晓超表示,上游生产资料价格向下游消费品价格传导的压力在加大,未来我国CPI面临很大上涨压力。
一季度经济运行主要数据
项目 总额 同比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 61491亿元10.6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1845亿元24.6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18317亿元25.9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 3529亿元18.3
房地产开发投资 4688亿元32.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5555亿元20.6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8.0
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 11.0
进出口总额 5704亿美元24.6
出口总额 3059亿美元21.4
进口总额 2645亿美元28.6
贸易顺差 414亿美元
实际使用外资 274亿美元61.3
外汇储备余额 16822亿美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6元11.5
广义货币(M2)余额 423055亿元16.3
狭义货币供应量(M1)150867亿元18.3
流通中现金(M0) 30433亿元11.1
(责任编辑:贾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