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修好后,却见不到客运班车。客运企业希望车票涨价,却遭到农民坚决反对。在地处大巴山脉和武陵山脉之间的重庆市,很多农村地区都出现“通路不通车”的怪现象。
农民:通路不通车,修路白花钱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在重庆很多山区却并不适用。
去年11月,重庆市荣昌县境内的农村公路??云峰路通车,这让云教村村民高兴了好一阵子。但一位张姓老人告诉记者,去年冬天,他满以为今年春天买化肥再也不用为运输问题发愁了,可今年春耕时,他的期望落空了,他还是找不着车坐。
云峰路是连接云教村和峰高镇的惟一公路。这条令人欢喜令人忧的云峰路,自去年11月修好后就一直没有通车。修这条路时,每个村民捐了100元钱,捐钱的时候大家都盼着能够早点通车。如今路通了,可客运班车迟迟也盼不来,他们修路的钱白花了。
家住荣昌县荣隆镇开源村村委会主任朱中玉也有同样的烦心事:荣开(开源村至荣隆镇)路去年9月建成,至今也没通车。
据了解,重庆修建农村公路的经费来源有三种方式:区县交通拨款、乡镇财政统筹和村民自行捐款。每修建一条农村公路,村民们平均每人出资50元至100元不等。以荣开路为例,修路总共花去27万元,其中镇政府出资16万元、县财政支持7万元、村民自筹4万元。对于群众来说,他们捐钱修路的目的就是早日通车。
重庆市道路运输管理局一位负责人说,荣昌的农村客运,在整个重庆地区算是好的。在渝东山区,农村客运情况更糟糕。目前,重庆农村共有7.1万公里乡村等级外道路尚未通行公交客车。
重庆交通大学西部交通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黄承锋教授说,“交通落后是农村地区长期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出行难意味着信息闭塞、农资运输不便和看病就医困难。所以,统筹城乡发展,必须首先解决城乡交通公平的问题。”
客运企业:农村客源少,通车就赔钱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农村客运成本高、收入低、收益少,很少有企业愿意在农村公路投入运力。
客源少是农村客运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荣昌县清升客车队是一家专门从事农村客运的企业,车队负责人郑绍荣说:“农村客源少,车票价格低,很多线路都处在亏损边缘。没通车的线路我们也想跑,能方便村民。但目前油价这么高,跑那些线路肯定亏。”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农村客运车主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农村客运车辆每年缴纳的养路费、运管费、保险费与城市客运车辆一样多,而农村线路票价则相对低廉。与此同时,农村公路路面状况与城市公路不可同日而语,由此所造成的车辆油耗和损耗都远远高于城市客运车辆,大大挤压了农村客运的利润空间。“如果涨价,可以考虑运营,否则对那些偏远线路我们只能是敬而远之。”
路面状况差是“通路不通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重庆市交委一位负责人说,农村公路等级较低,很多公路都在最低标准3.5米宽以下,无法正常通车。
政府:财政很困难,无力去扶持 许多人士认为,破解“通路不通车”难题,最终责任还在政府。农村客运问题牵涉两个利益攸关者:客运企业和农村群众,这是一个“两方博弈”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能赔本赚吆喝,要么是车票涨价,提高农民出行成本,要么是群众拒绝高额票价,客运企业退避三舍。无论出现哪种结果,老百姓都是最大的“输家”。因此,只有靠政府“掏腰包”才能解决这个难题。
目前,重庆市已经开始着手解决“通路不通车”难题,但全面解决仍然困难重重。
据重庆市交通委员会主任丁纯介绍,针对农村地区客源少、行车成本较高的现状,重庆今年将成立农村客运发展基金,对农村客运线路的车辆进行补贴。具体的补贴方式是:将全市每年8700多辆农村客运车辆的运管费统一纳入农村客运发展基金,加上市财政的支持,每年约有两亿元的资金。这笔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偿农村客运车辆的燃油费和保险费。通过基金支持,预计可以降低农村客运成本30%左右。这一方案已经开始在綦江、合川、黔江、梁平四区县试点。然而,要解决重庆所有农村“通路不通车”难题,这笔资金依然是杯水车薪。
目前,重庆市区县政府也在积极探讨解决“通路不通车”难题的办法。荣昌县交通局副局长翁寿刚说:“地方政府无法直接干预农村客车的运行线路,这属于企业的经营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划片经营的方式,让企业既经营好的线路,又必须经营差的线路,以丰补歉,这样能照顾到部分未通车地区群众的出行。”但是,由于缺乏相关法律依据和实施细则,翁寿刚担心客运企业不接受“化片经营”做法或者在“化片经营”中投机取巧。
(责任编辑:单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