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第三十九个“世界地球日”
国土资源部部长 徐绍史
今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地球年。4月22日是第三十九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纪念“世界地球日”活动的主题同国际地球年中国行动的主题一样??“认识地球,和谐发展”。
地球是人类乃至一切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家园。科学认识人类与地球的关系,要求我们认清资源形势,尊重自然规律,更加自觉地建设生态文明,保护资源环境,走和谐发展的道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形势,总的来说,“当前矛盾突出,今后压力很大”。我国特殊的资源国情是: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矿产资源总量大、人均少、禀赋差。我国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我国人均耕地只有1.38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矿产资源人均探明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土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粗放浪费,加剧了国土资源供求紧张状况,形成了土地紧约束和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总体不足的局面。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资源环境问题。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观念,动员全体人民更加积极投身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不仅是当前的紧迫任务,而且是长远的战略目标,要求我们共同努力,并一代一代持之以恒地进行下去。
认识地球,和谐发展,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保障科学发展的新机制。必须树立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理念,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统筹兼顾资源、资产、资本多重属性,从注重数量管理到数量、质量、生态综合管理,走出一条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新路子,实现发展与保护的双赢。必须突出重点,加快构建宏观调控机制、共同责任机制、开源节流机制、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机制。要彻底改变重微观轻宏观、重审批轻监管的状况,切实将资源管理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要努力建立完善以规划和标准控制为前提、以政策约束激励为导向、以监管考核为保障、以有偿使用和市场配置为基础的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制度。
认识地球,和谐发展,必须坚持开源节流,严格土地调控和监管,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要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努力提高土地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把握调控节奏和力度,管住总量,严控增量,优化结构,有保有压。加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避免擅自减少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面积、增加建设用地规模的倾向。
认识地球,和谐发展,必须切实加强地质勘查,争取找矿突破并做好地质环境工作,处理好经济建设和资源开发等活动与地质环境保护的关系。落实《全国地质勘查规划》,“找新区、上专项、挖老点、走出去,依靠科技和人才”,努力实现找矿重大突破,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必须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全面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十一五”规划》,完成山区丘陵区地质灾害普查,强化预测预警、巡查排查和群测群防,建立完善应急指挥系统,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重点加强汛期和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认识地球,和谐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海洋工作,发展海洋经济。海洋占地球面积的2/3,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空间。我国是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1.8万多公里,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公里。这些“蓝色国土”是我们的资源宝库。要深化改革,强化监管,健全规划,完善法制,切实加强海域和海岛的使用管理,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海洋权益,促进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愿与全世界所有关心人类命运的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携起手来,提高认识,尊重规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更好地保护和善待地球,更好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