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燕飚
富士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2038.HK,下称“富士康”)的增长神话,因为亚洲市场遭遇竞争对手的阻击而不再继续。
昨日,富士康初步公布了2007年的业绩,2007年富士康营业收入107.32亿美元,相比2006年103.81亿美元收入,仅增长了3.38%。
亚洲收入下降10.53%
富士康是深圳富士康旗下以手机业务为主的公司,而深圳富士康是鸿海集团下属的大陆子公司。富士康所有收入均来自于向客户提供手机生产服务。初步业绩公告还显示,富士康的亚洲地区业务去年收入57.57亿美元,占总收入比例53.64%,相比2006年64.35亿美元收入,下降了10.53%;而欧洲地区和美洲地区的收入均获得增长。
而富士康2006年业务收入比2005年增长了63%;2006年净利润则比2005年增长了86%。因此,综合来看,富士康快速增长的“神话”时代似乎已经结束。
更重要的是,在亚洲市场上,2006年富士康营业收入为64.35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了96.42%。而2007年公司亚洲市场收入相比2006年却减少了10.53%。
深圳富士康公司一位内部人士表示,富士康在2006年的收入已经超过100亿美元,基数太大导致快速增长并不容易。
富士康透露,2007年富士康在中国、印度和墨西哥等工厂投资金额达到10.64亿美元,投资有助于公司争取更多业务,加强与主要客户的合作关系。富士康在2008年继续该类投资。
显然,富士康是希望用继续投资来加强与客户的合作关系。在2006年,富士康用于投资的金额仅为5.38亿美元。
竞争对手的压力?
但富士康增速放缓的根本原因究竟在哪里?
成本优势被减弱恐怕是最重要的方面之一。业绩报告显示,截止到2007年底,富士康的员工数达到12.39万名,员工成本总额达到4.64亿美元,而在2006年富士康的员工数为11.06万名,员工总成本为3.77亿美元。按照这一数字平均,2007年富士康的员工每年平均收入为3745美元,相比2006年3409美元的员工年平均收入增长了9.8%左右。
不过,人力成本的上升似乎还不是富士康的市场主要难题。
根据比亚迪股份(1211.HK)3月发布的2007财报显示,手机业务快速增长是比亚迪股份业绩快速增长的主要拉力之一,2007年比亚迪股份手机收入从2006年的51.34亿元增至91.86亿元,增长79%。
根据比亚迪电子(0285.HK)去年上市的资料显示,比亚迪电子七成以上的收入均来自诺基亚。而比亚迪高层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也曾表示,正积极开拓诺基亚以外的其他国际品牌手机厂家。
去年3月,比亚迪与德信无线成立合资公司比德通讯,此举被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是:开拓其他国际品牌手机客户的重要举措,特别经营日趋艰难的摩托罗拉。
那么是否就是因为比亚迪在手机行业的崛起,破解了富士康的增长神话?这个答案似乎很难得到任何一方明确回答,因为国际代工协议一般都有相互保密的条例。
对于这一猜测,富士康内部人士指出,大家的基数完全不同,根本没有可比性。该内部人士表示,2007年富士康用于投资的金额高达10.64亿美元,而在2006年用于投资的金额仅为5.38亿美元。对于一般公司来说,一旦当年投入研发等方面的资金太大,相反会造成当年的业绩增长缓慢。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