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安
俗话说,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但是反观中国股市近20年来的发展历程,股市“晴雨表”的功能似乎并不显著。反倒是同为投资品的房市,跟国民经济的关系更为紧密些。因此,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房市才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真正“晴雨表”。
先从股市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在中国证券市场成立的十多年中,股市多次出现过与国民经济相背离的情况,有时这种背离甚至可以用“背道而驰”来形容。比如在股市运行的周期方面,在1993年之前,股指的增长幅度和GDP增长率基本上还算是同步的。但从1993股市开始出现下跌,直到1999年才恢复到六年前的最高点位,而同期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率为9.99%;在1999~2001年三年间,股指(上证综指的最高点位)仅仅增长了7%左右,也低于同期的GDP涨幅;从2001~2005年,内地股市则出现了跌幅达到55.5%的深幅调整,与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形成鲜明对照;而在2005年到2007年10月,内地股市又跟“疯牛”一样,一口气上涨了600%多,把GDP的增幅远远抛在了后面;此后股市再次“熊”相毕露,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大跌超过50%。该时期中国的经济虽然困难重重,但依然保持着持续增长的势头。由此可见,把股市说成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确实有点勉为其难。
相比之下,房市却更能充当国民经济“晴雨表”的角色。由于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才开始编制科学的房地产指数系统。但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权威数据上我们可以较为清楚地看到,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与国民经济发展是基本同步的。数据显示,如果以1999年的价格指数为100,那么2000年和2003~2007年我国的房地产价格指数分别是101.1、104.8、109.7、107.6、105.5和107.6。该数据与GDP增幅的拟合度要大大高于股市与GDP增幅的拟合度,这就说明和股市相比,房地产市场更能反映宏观经济基本面的情况。
不但如此,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周期与国民经济波动的周期也十分吻合。统计数字显示,1990~1993年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率逐渐上升,并在1993年达到阶段性高点,而1992、1993年的GDP增长率是整个上世纪90年代最高的两年;此后一直到1997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率逐年下降,而此时的国民经济增长率也是逐年下滑;从2000年至今,房地产开发投资基本上保持在20%以上的增长率水平,而这些年我国GDP大都保持在10%以上的增幅。有关研究表明,从1986~2006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实际增长率与GDP实际增长率相关系数高达0.728,两者波动的相关性十分显著。
究其原因,根源还在于我国是一个典型的投资推动型经济增长模式。而房地产开发投资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占据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五分之一以上的份额,可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其结果就是,房地产市场的起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民经济的涨落。
股市和房市的这种角色“错位”其实均不符合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要求。股市之所以未能很好地充当起国民经济“晴雨表”的角色,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其定位偏差和制度上的缺陷。而房市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晴雨表”,从深层次来说是当前经济增长方式不合理的内在体现。因此,现阶段如果不抓紧改变这种状况,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就可能来临。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劳工问题研究中心副教授)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