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际财经_搜狐财经

世界经济面临衰退风险与中国经济两难选择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和随之带来的全球金融动荡以及美国经济的减速,中国宏观调控的任务由“两防”转为防过热、防通胀、防下滑,世界许多国家面临高油价、高物价和经济增长下降的痛苦,全球经济正在经历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为困难的时期。

更为严重的是,与以往金融危机不同,目前国际粮食减产和价格高涨,石油、金属矿产等资源性产品价格高位震荡,全球经济在下降的同时可能伴随严重的通货膨胀。

  当前国际经济面临衰退的风险

  关于国际经济形势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这次对当前国际经济面临的衰退风险,则出现了少有的共识。

  美联储、投资家和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经济出现衰退。最近,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对美国经济看衰的判断越来越清晰,他认为,在应对经济放缓方面,美联储当前较2001年的处境更加困难;整个2008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增长可能略有下滑;美国经济可能轻度衰退。有“股神”之称的美国投资家巴菲特在接受财经电视频道CNBC采访时说,在常识上,无论从哪方面看,我们已处在衰退之中,并决定放弃8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指出,我们正经历着美国也是西方国家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另据美国全国实业经济学协会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45%被调查的经济学家预计今年年内美国经济会出现衰退。

  一些国际经济组织纷纷调低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今年4月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亚洲发表报告,再度将2008全球经济增长预测调降至3.7%,为2002年以来最低增速。该机构还指出,美国正在发生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全球经济进入衰退的几率为25%。这是该机构第三次调低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此前两次调低后的数字分别为5.2%与4.1%。该机构还将美国今年经济增速预测从1.5%调低至0.5%,中国从10%降至9.3%,欧元区调整后的数字为1.3%,日本为1.4%。同时,世界银行对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继今年2月从10.8%调低至9.6%后,进一步调低至9.4%。

  当前国际经济出现的衰退风险,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经济周期性原因,也不排除个别国家或组织的推波助澜;有些问题已浮出水面,更多的深层问题可能还在发展。

  首先,美国次级贷危机会波及多深?2007年3月,随着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的破产,美国爆发了次级贷危机。很快,这只蝴蝶振翅引发了贝尔斯登、巴黎银行、英国银行、花旗银行、美林公司、瑞士银行等的巨额亏损、现金饥渴以及全球股市暴跌。尽管去年8月世界各地央行联手48小时内注资3262亿美元救市,但成效甚微。目前,全球已公布的次按及信贷亏损已达1600亿美元。问题是,权威机构对次贷危机造成的损失前景很不乐观,瑞士银行预计全球信贷亏损可能高达6000亿美元,高盛公司估计全球次级债损失将达1.2万亿美元,这几乎相当于美国全部次级贷款的总规模。如果这样,次级贷危机的影响还会加深。

  其次,美元持续贬值何时见底?2002年以来,美元汇率开始从高位滑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布什政府推行弱势美元政策,以化解美国的财政赤字和经常账户赤字,促进美国制造业的发展。有关资料显示,美元每贬值10%,相当于美国经济5.3%的财富从世界转移到美国。2002年以来美元贬值了20.6%。2006年美国GDP为13.19万亿美元。也就是说,过去的5年里,因美元贬值,全球白白送给了美国1.3万亿美元。中国因多方面原因,美元贬值加速了人民币升值。今年4月10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首度“破7”,为6.992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创出新高,进入“6元时代”。以2005年7月汇改前的人民币对美元比价8.2765:1计算,目前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超过18.4%。由此简单估算,目前拥有1.65万亿美元储备的中国,就缩水了2000多亿美元。问题是,美元贬值何时见底,人民币升值何时是头,目前还是一个悬念。

  第三,国际石油和金属矿产价格到底多高?石油和金属矿产资源是当今各国经济发展的命脉,尤其是已经步入重化工业发展阶段的中国,需求十分旺盛。然而近年来,石油和金属矿产资源的价格却上涨迅猛。石油价格从2003年的25美元一桶左右的价格到2007年最高峰值超过了100美元一桶。铁矿石2002年每吨为25美元,到2007年12月每吨到岸价已高达190多美元,2008年又比2007年上涨了65%。尤其令人不安的是,石油和金属矿产的价格上涨能持续多久,还有多大空间,对下游相关产品的价格影响多大,现在还难以断言。

  第四,国际粮食价格上涨何时休。受耕地减少、气候恶劣和需求量大增的影响,全球粮食价格迅猛上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世界的粮食价格从2006年到2007年上涨了23%,谷物涨了42%,油类涨了50%,奶制品涨了80%。到去年底,有37个国家面临粮食危机,20个国家实行一定程度的食品价格管制。有专家认为,与以往不同,这次粮价上涨几乎所有国家的大多数重要食品都是一次性快速上涨,而且预计粮食价格不大可能会回落到以前的水平;全球将面对至少10年粮食价格高昂的局面;从目前情况看,由于食品短缺,世界可能有33个国家发生社会动荡。

  第五,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有多高。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深刻改变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格局,中国和印度、俄罗斯、巴西等“金砖四国”,以及韩国、越南、土耳其等金钻11国经济的快速成长,使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地位相对减弱。如中国经济总量2005年连超法国和英国,由第6位跃居第4位,今年可能超过德国,并且已是全球第3大贸易国。对此,发达国家出于资本主义的本性以及凭借其经济、技术上的优势,纷纷设置新的非关税壁垒。去年前11个月,中国遭遇反倾销、反补贴以及特保和保障措施等“两反两保”贸易摩擦62起,已连续12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5年成为遭受337调查最多的国家。

  此外,地缘政治和文化价值观的冲突,以及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难以预料的气候灾害,也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困难和风险。

  中国经济面临的两难选择

  由于国际经济衰退风险加大,中国经济要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必然会面临较多的困难。摩根士丹利亚洲主席史蒂芬?罗奇在《中国的全球挑战》一文中认为“对于美国造成的全球经济衰退,中国远没有免疫。”在这样的形势下,今年中国经济发展可能面临诸多两难问题,譬如:

  第一,既要“防过热”又要“防下滑”。自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已连续5年保持在10%以上,而且非常平稳,最大波幅也只有1.9个百分点。然而,经济发展中也出现了投资增长过快、流动性资金过多和外汇顺差过大等“三过”问题,因此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并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如果没有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传导,完全可以实现预期“防过热”的调控目标。现在遇到的新情况是,美国以及世界许多国家都把防止经济衰退作为政策取向,这样就会对冲我们的政策效应。更重要的是,由美国造成的全球经济衰退会减弱对中国产品的需求,进而对中国经济增长形成较大的下滑压力。如果不控制下滑的幅度,即使实现年初确定的8%左右的目标,波幅也显得过大,会超过3个百分点,这样就对就业、应对通胀、结构调整以及明年的经济增长都会带来较大影响。为此,最近公布的《国务院2008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既要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抑制通货膨胀,又要防止经济下滑,避免大的起落。”已把防止经济下滑作为重要的调控目标。

  第二,既要“稳物价”又要“保供应”。去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8%,打破了多年形成的低物价局面,对居民和企业产生较大影响。今年,要实现“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8%左右”的预期目标,压力很大。一是目前物价还处于高通道,整个一季度价格上涨仍创近10年来单季价格涨幅的新高。二是国际物价尤其是石油、金属矿产、粮食、食品等普遍上涨形成强大的涨价压力,现在中国的成品油和主要粮食、食品价格低于国外,形成价格落差。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简单地稳定物价或者冻结物价,就会加剧本已存在的不合理的价格关系,使资源性产品价格偏低,这不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同时也会严重抑制供给。如果上游产品涨价而最终消费品不涨价,比如农资产品涨价而粮食、畜禽等不涨价,就会挫伤农民种粮和饲养畜禽的积极性,不仅严重影响农民收入,还会造成市场供应紧张或短缺。如果由国家发改委审批企业涨价,且不说是否会发生“跑部钱进”的“寻租行为”,更重要的是抑制了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减弱了市场的自主调节机能,使整个经济更加难以良性循环。因此,有时候“保供应”比“稳物价”更重要,当然最好是两者兼得。

  第三,既要“多出口”又要“多进口”。为了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缓解外贸顺差过大和外汇储备过多的矛盾,这些年国家接连出台政策,取消或降低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鼓励资源性和高技术产品的进口。正当这些政策显现积极效应的时候,美元大幅贬值、资源性产品大幅涨价以及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带来新的问题。一方面,会加速出口下滑,锐减经济增长拉力。面对出口政策调整和国际需求减弱的双重压力,出口企业的困难可想而知,加上控制投资过快增长,可能出现“三驾马车”“两驾”乏力,这无疑会增加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困难。另一方面,会增加进口成本,输入通货膨胀。本来人民币升值虽说不利于出口,但有利于进口,可以借此加快引进技术设备和资源性产品,平衡贸易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但不巧的是,人民币加速升值的同时,国际石油、金属矿产以及粮食等价格也迅速升值。这样,当我们用人民币换取更多美元的时候,又要用更多美元去进口技术装备和资源性产品,这不仅抵消了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的效应,而且还会推高国内下游产品的价格。因此,目前任由出口下滑和大量进口,都不是理想的选择。

  第四,既要“高工资”又要“高就业”。改革发展的目的是使劳动者共同富裕,使国家、企业和职工共同分享发展成果。这些年,在政策引导和市场调节下,职工工资尤其是农民工的收入开始快速提高,去年全国城镇职工年均工资近2.5万元。今年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在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的同时,也必然会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用工成本。对此,大中企业、盈利企业和外来工少的企业能够承受,而量大面广的小企业、亏损企业和外来工较多的企业则面临困难。尤其是目前全球经济减速,许多企业特别是出口企业经营困难,加上印度、越南、土耳其等国家工资水平较低,趁机拉走客户和订单,这时完全由企业承担提高职工工资成本就会挤压就业。如果就业不充分,高工资就无从谈起。

  当然,中国拥有13亿多人口,有着庞大的内需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整个经济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处于快速起飞的阶段,发展惯性和回旋余地都很大,完全能够把外部需求下降带来的风险降到最小程度。即使如此,我们也应未雨绸缪,及时、灵活地采取对策,把握好宏观调控的节奏、方向和力度。可以考虑的政策取向是,增强人民币升值预期的透明度,使企业能够更好地与外商进行定价谈判;有选择有重点地调高或稳定出口退税率,防止出口过快下滑;灵活运用信贷、土地政策,防止投资过快下滑;适当降低企业税率或减免税收,分担企业实施《劳动合同法》和原材料上涨的成本;加快有利于消费导向型增长模式成长的改革,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作者郭占恒为浙江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责任编辑:李瑞)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