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第十四次经济部长闭门会议日前在印尼巴厘岛举行。此次会议的一项重要议题就是探讨如何稳定米价,确保东盟地区粮食安全。
这次会议只是近日诸多以粮食价格为主题的国际会议中的一个。近来,国际市场大米等粮食价格继续高涨,粮食安全已经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
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近日都召开会议,商讨如何应对粮食危机。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迪乌夫近日也呼吁世界各国采取紧急措施,以缓解全球粮食供应紧张状况,并抓住机遇大力推动农业发展,最大程度地消除粮食价格过高带来的负面影响。仅就亚洲而言,米价今年已经涨了3倍,东盟国家首当其冲。一些国家由于大米供应短缺引发社会恐慌。同时,粮价高企也助长了通胀指数。
东盟经济部长会议引人关注还有一个原因。4月30日,泰国总理沙马表示,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等5个大米出产国可以成立大米输出国组织,以便发挥合力,影响国际米价。5月5日,柬埔寨首相洪森也支持建立大米输出国组织,以维护地区和全球粮价稳定,确保粮食安全。提议一出,便引来一片非议。同为东盟一员的菲律宾就表示了担忧和反对,可以想象,如果大米输出国组织控制了米价和出口量,作为大米进口国的菲律宾等国恐怕要面临更高的价格门槛。这不但有悖于东盟精神,也对东盟实现经济一体化不利。亚洲开发银行官员日前明确表示反对建立大米输出国组织,认为成立该组织将会违反市场经济的原则,对买卖双方都没有好处。从目前看,大米输出国组织的提议还是“曲高和寡”。
东盟经济部长会议结束时,与会部长们一致同意,采取更有效的措施保证本地区有充足而可靠的大米供给。这个态度至少表明,东盟国家在面临粮食价格高涨挑战时还能团结一致。
实际上,无论是从全球的角度,还是从亚洲的角度看,粮食价格的上涨都是方方面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亚洲开发银行行长黑田东彦在日前召开的亚行年会上表示,亚洲粮食价格大幅上涨不能简单地归咎于供应不足。而在5日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第十六届会议上,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也指出,目前粮食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业生产力增长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就已经放缓,农业研发系统资金不足,全球土地退化和荒漠化严重;同时,人们的食物结构改变,一些国家的生物燃料生产迅速增长。
看来,面对复杂的成因和严峻的现实,国际社会还是要通力合作,为低食品价格时代的结束做好准备。东盟不少国家正通过政府补贴、限制出口,完善长、短期农业政策,来应对粮食危机。同时,各国在推动国家间技术转让、援助研发、保障耕地等方面也进行着努力。东盟现有的食品安全机制??东盟粮食安全储备计划等也在发挥作用,东盟国家之间的粮食安全信息网络也已建立起来。这都值得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借鉴。从全球范围来看,粮农组织将于今年6月举行以世界粮食安全为主题的高级别官员会议,主要讨论粮食价格问题。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5日也表示,联合国粮食问题特别工作组将在近日正式投入运转,为应对全球粮食危机建言献策。团结一致,加强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为应对粮食价格上涨找到出路。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