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陈珂发自上海
屡遭质疑的结构性产品终于“扬眉吐气”。昨日,恒生银行两款结构性理财产品成功“触发”,在4个月时间内,分别实现了22.25%、20.25%的年化收益。
产生高收益的一个明显原因,是产品触发条件非常宽松。
之前
浦发银行、
民生银行的产品设计普遍存在“触发”条件过于苛刻的问题,所以收益情况明显逊色,甚至出现“零收益”。
不同触发条件决定不同收益
据恒生银行提供的资料显示,上述两款产品挂钩标的物是波动风险较大的股票。产品规定,在进入运作后前3个月内任何一交易日,只要标的物收市价维持在初始价70%以上,或从第4月开始任一交易日所有标的物价格超过初始价,即可实现预期收益。
目前,外资行遭遇收益危机的产品多为直投型产品,而结构性产品表现尚可。但今年以来,浦发、民生等银行也有挂钩H股甚至波动风险更小的现货黄金,为什么却多次遭遇“零收益”?
“产品最终收益的确定既有市场因素又有设计因素。”西南财大理财与信托研究所李要深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民生那款挂钩黄金现货产品,要求挂钩标的物在一年时间内,每日现货价格均不高于初始价15%,而且最后一天现货价必须等于初始价的115%才能实现预期收益。“这种产品出现零收益完全就是因为条件过于苛刻”。
外资行“转包”产品给中资行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明确指出,中资行引进的部分投行产品,存在着非常明显的设计缺陷。
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由于结构性产品均涉及衍生品投资,而国内缺乏衍生品投资市场,因此只能投向境外市场。而外资行在引进时有议价能力,往往比中资行直接购买的价格更低,因此大部分中资行同类产品会由外资行“转包”。
据了解,由于外资行在网点方面的劣势,一些产品自己营销不能产生规模。若外资行以1%费率成本引进的产品以2%费率批发给中资行,往往能赚取更大利润。
专家:中资行缺乏产品开发动力
有利可图的产品设计有缺陷,好的产品却又无利可图,这已经成为中资行结构性产品面临的最大困惑。但某中资行人士强调,银行肯定不会牺牲自身形象去引进有明显缺陷的产品,零收益问题主要还是市场走势出现偏差。
但在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看来,这一现实意味着中资行只能以一个低端产品经销商的面目出现。外资行凭借低成本引进优势,在产品转包过程中的地位几乎稳赚不赔,但产品可能导致的风险,却由中资行承担。
目前,业内人士不止一次呼吁中资银行提高研发能力。但郭田勇曾指出,由于外汇储蓄双轨制的存在,中资行靠储蓄、固定收益类产品等传统业务仍“吃得饱”,缺乏开拓高端结构性产品的动力。
(责任编辑:贾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