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文元
全球性粮食价格上涨使各国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在上周五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北京)期货暨衍生品市场论坛”上,与会专家分析造成粮价上涨的原因后建议,国家应该扩大补贴范围,加大补贴力度,完善补贴机制,以进一步支持粮油作物的生产。
中粮期货
农产品部总经理助理王琳表示,全球粮食日消费量持续稳定增长,从1960年的158.6万吨/天增至目前的495.8万吨/天;全球粮食库存可供消费天数在1986年达到创纪录的144天之后持续下滑,并于2000年以后加速下滑,目前仅为创纪录的低点56天。也就是说,目前全球粮食库存仅够56天消费。这比1973年“谷物市场被洗劫”的年代更恶化。
过去的一年半时间,由于柴油、化肥等农资价格大幅上涨,提高了粮食的生产成本,推动了粮食价格上涨。北京振华投资公司总经理王军博士说,以中国的大豆生产为例,2008年大豆种植成本中,化肥、地租、农药及人工费用较去年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其中化肥上涨幅度为50%;地租涨幅22%;农药较去年上涨15%-20%;人工由去年每人50元/天,上涨为每人60-70元/天,个别地区高达80元/天。如果承包土地种植大豆,以上述成本增加测算,2008年大豆种植成本预计将达到380元/亩左右,折合1.46元/斤(以平均130公斤/亩计算)。南华期货分析师朱斌博士认为,国际海运价格的攀升是造成粮食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何促进中国粮食生产,防止粮食价格灾难性上涨成为与会人士谈论的焦点。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成贵认为,应该继续扩大补贴范围,加大补贴力度,完善补贴机制,支持和抓好主要农产品的生产,特别是要加大对油料生产的支持,避免对国外依存度的进一步上升。同时应该切实把握好调控的时机和力度。政府调控目的是平抑市场的波动,但时机和力度掌握不好,可能反而加大了这种波动。政府有关部门要事先预警和主动调控,而不是事后应急和被动补救。借国际粮价上涨之际,进一步提高国内粮价。
大连商品交易所的朱丽红博士和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冷冰博士认为,农产品期货市场是发现粮食价格的重要场所,不可忽视国际投机资金在国际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炒作对国际粮食价格的巨幅波动起到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应该高度重视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功能和作用,促进期货市场发展,以提高中国在世界粮食市场的定价话语权。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贾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