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左右间财经评论 > 经济茶座

以智慧与理性走出余震阴影

  ■单士兵

  汶川强震,震动中国。灾难毁坏了我们的家园,夺去了我们同胞的生命,地震可怕的破坏力与威慑力,已植入人心。汶川震后7天,就发生了7000多次余震,频率高,持续长,是此次余震的特点。面对余震,如何告别恐慌,镇定从容应对,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

  日前,四川、重庆、甘肃、陕西等地政府都通过公共信息平台,发布余震信息,并提醒广大市民注意安全,按防震知识做好防范工作,注意相互帮助、维护公共秩序。信息发布后,当晚大批市民聚集到开阔地带过夜,严阵以待余震的可能到来。有少数人对余震呈现恐慌情绪。

  必须厘清的是,由于强烈余震可能发生的地方,还有许多受灾群众和抗震救灾大军,而且在余震区及其边缘地区,可能存在一些居民住在此前受损震松的房子里,因此,及时通过余震预警,有利于各方面人群及时做好防范。这样的信息发布,本身就是基于公共安全的需要。

  在抗震救灾仍处于关键时期之时,面对余震频繁发生,惟有更多的智慧、勇气与理性,才能获取在灾难中不断前行的力量,才能拥有免于灾害恐惧的自由。现已确认,余震区位于汶川、北川北东向近300公里一个狭长地带。显然,不在余震区的地方,虽可能有震感,但没有太大影响,根本无须紧张。特别是那些远离余震区,又并未居于危房的人们,都应该保持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事实上,我们的公共信息平台,是高效、有序、负责的。只要我们根据权威部门发布的信息公告,来调整我们的生活,通过公众与政府部门的良性互动,我们的公共安全就会得到足够的保证。当然,汶川强震也揭示了一个客观现实,就是我们许多公众在防灾避险方面,还缺乏特定的科学知识,现在,我们必须迅速补上避震教育这堂课。比如,目前许多公众感觉到震动的时候,本能是“跑”,但根据专家的说法与此前的教训,“跑”显然并非总是最好的选择,忙乱的跑或者混乱的跑,常常会引发更大的灾害。我们应该有意识地掌握一些科学适用的避震策略,通过切实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来使自己在面对余震时,能够从容应对。

  当然,面对余震,我们也应该通过及时的心理调节,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汶川地震产生如此巨大的破坏力,有些市民过于紧张,对生活产生消极情绪,这其实需要进行合理的心理疏导。特别是在余震频繁的时候,在紧张气氛中让自己的心灵找到一个舒缓释放的出口,进而通过不断调整,使自己变得更加坚强,这也是应对余震恐慌的需要。

  在公民社会不断发育生长的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再是一个孤岛。连日来,在抗震救灾中我们感受到中国人强大的凝聚力。同样,面对余震,我们也非常需要一个稳定的、有序的社会生态结构。这既需要政府以公共行政手段来构建,同时也需要我们每个公民尽到自身的责任与义务。比如,面对可能发生的余震,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承担公共责任,比如,不胡乱传播谣言,不刻意制造紧张气氛,不去增加公共运转的负担。我们每个人的镇定从容,我们之间彼此温暖帮助,就会使整个城市更加笃定和谐。

  汶川地震,带来举国同悲。中国加油,产生精神凝聚。现在,我们擦干泪水,重新上路,去面对新的挑战,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弥补防灾知识,提高防灾意识,不断践行公民责任,彼此温暖帮助以及与政府部门积极进行良性互动,面对未来一段的“余震期”,我们无需恐慌,完全可以淡定从容,冷静理性地走出地震阴影。

(责任编辑:钟慧)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