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滑坡协会成员殷跃平 中国网 赵娜 摄影
在今天下午国新办就四川汶川地震灾害和抗震救灾情况举行的第十次发布会上,关于采取了哪些措施防止大面积的二次灾害的问题,中国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滑坡协会成员殷跃平表示,现在对34个堰塞湖主要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调查与监测。地震发生以后,我们动用了航空遥感等手段,通过高分辨率的图像查清堰塞湖的分布。
当然在比较强的余震以后,也可能会新生一些堰塞湖,数量会有所增加。
另外,监督评价体系:堰塞湖的问题,一个是水位上升的情况,另一个是坝体的结构。有些堰塞湖是由大块的石头形成的,像德阳绵竹上面的天池乡堰塞湖,这是由厚的大块石组成的,我们认为溃坝的的可能性比较小。但是比较松散的物质构成的堰塞湖就比较危险。
第二,堰塞湖的评价难度很大,所以我们现在采取了非工程措施,把下游沿岸影响比较大、位置比较低的居民尽快地转移到比较高的地方,洪水淹不到的地方。
第三,工程设施。对一些施工条件比较好的、难度不算大的堰塞湖,我们采用了挖掘等方式,在北川北边的沙坝村采取了一些工程措施,在青川县也采取了这种方式,效果非常好。
关于龙门山地震带的问题,殷跃平解释,龙门山地震带是大家熟知的地震带,长期以来都发生过强烈的地震。在它的附近还有多条地震带,从大方面来说,南北地震带也非常有名。但是地震预报是国际上的难题,对所有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挑战。他说:“我们正在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昨天下午,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也成立了由13个院士、17名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共同研究这些问题。”
5月22日下午2时,国新办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小苏介绍国土资源部门防范次生地质灾害工作情况,并答记者问。出席发布会的还有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副司长柳源,中国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滑坡协会成员殷跃平。本次发布会由国新办新闻局局长郭卫民主持。中国网进行现场直播。
(责任编辑: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