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驰入四川都江堰市区,“马踏飞燕”的巨型雕塑映入眼帘。路对面,“发扬李冰精神重建美好家园”的大横幅,格外耀眼。
截至5月22日初步统计,地震给该市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50亿元。但在各方援助下,都江堰仅用3天时间就打通被阻隔的龙池、虹口、青城山救援通道。
到5月22日,已从废墟中营救出被埋群众4325人,救治受伤群众8000余人,转送伤员4732人。全市没有因余震和次生地质灾害造成一人死亡。
都江堰党政干部临危不惧,沉着应对,在解放军、武警、公安、民兵预备役人员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援下,谱写出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抗震救灾英雄组歌。
灾情就是命令 5月12日下午,都江堰市副市长兼公安局长夏天正在青城外山派出所检查工作。大地震骤然爆发,所有通讯设备失灵,这位有着30年警龄的老警察立即意识到事态严重。他一边安排镇党委书记柴林开展自救,等待救援,一边拿过派出所所长的对讲机往市里赶。
刚上路,夏天即用对讲机向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发出指令:“马上启动最高级别预案!”
都江堰市委书记刘俊林当日正在柳街镇筹备一个城乡统筹现场会。震发后,他立即冲到镇派出所,简单布置完工作,即往市区返。路上,他和夏天通过对讲机商定:都江堰市的抗震救灾指挥部就设在公安局。同时布置:查看紫坪铺水库的受灾情况;实行交通管制,保障道路畅通;武装巡逻,对银行、金库、水电气等重点部门进行重点保卫;同时收集灾情信息。
此时,都江堰城区的道路、电力、通信设施全部瘫痪,大片楼房垮塌,到处都是求救的群众。
天灾骤降,一个党员就是一座堡垒。都江堰市有关领导就近投入抗震救灾战斗。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扬杰当时正参加市人民医院的护士节纪念活动。震发后,他和在场的其他市领导立即成立指挥部,一边安排转移住院病人,一边动员医院保安清空医院门口近千平方米的玉垒山广场停车场,以供安置伤员。听说附近的新建小学垮塌,正在上课的小学生被埋在废墟中,他立即带着政协副主席马学锋火速驰援。
此时,市委常委、统战部长赵薇和市教育局局长张庆已赶到新建小学。很快,市委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的几十名干部闻讯赶到,大家用手刨,很快救出18条小生命。多名干部手指磨破出血,膝腿受伤,却浑然不觉。
3点刚过,市委书记刘俊林奔回指挥中心,迅速派出近十支队伍分片下去普查灾情。到下午4点半,各路人马陆续返回,指挥中心迅速决策。灾情最重的新建小学、聚源中学等处很快得到增援。
“感觉就是和时间赛跑!”市长许兴国第一时间从乡镇赶回城区,全力以赴组织抢险救援,从震发到13日凌晨共协调110多批共5000多人的救援力量。
下午5点不到,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等省领导即赶到都江堰。刘奇葆强调,要保持冷静,多方收集信息,全力组织抢救。他特别关心通往阿坝州的交通情况,指示不惜代价打通213国道。
晚8点,温家宝总理即赶到都江堰,极大增强了都江堰乃至整个四川灾区干部群众的抗震救灾信心。
夜雨中,战斗一刻未停。公安、武警、解放军、医护工作者与志愿者,大家并肩战斗,只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尽最大可能挽救生命!
党员干部没有孬种 5月18日傍晚,都江堰市社保局局长李桦回到家里探看。家园,早成一片废墟。路边的工作人员告诉他:“俄罗斯的国际救援队已经来过了,除了搜救出3只小狗外,已经证实楼里不再有生命特征。”
这是预料之中的事,但李桦仍然难以接受,废墟里,埋着他的母亲。
震后几分钟,社保局工作人员基本撤出大楼,李桦最后撤离。等他几分钟后赶到离办公楼仅一箭之遥的家时,却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父母所住的楼房已经整体垮塌,一、二楼向前倒,三、四楼则直接塌陷,五、六楼又向后倒。
在小区保安的帮助下,他从二楼家中救出了一息尚存的父亲。然而任凭他如何呼唤,却听不到母亲的任何回音。
李桦眼含热泪,告别了废墟底下生死不明的母亲,赶紧到市应急指挥中心报到。接下来的几天,他听从上级调遣,组织局里干部员工为成都方向赶来的救援队伍当“向导”,同时,着手恢复社保局的基本业务。
5月19日,都江堰灾后第一次现金发放社保有关款项。一天里,共有10名参保遇难人员的家属前来办理手续,一共领到了丧葬补助费和一次性抚恤金21万余元。
天崩地裂只在刹那。距向峨乡政府200米开外的向峨乡中学,几乎被夷为平地。哭喊声、呻吟声、呼救声,响成一片。
“乡干部都到哪儿去了!”废墟上,不知谁发一声喊,学生家长们恐慌、痛苦、愤怒的情绪正滑向失控的边缘。
“谁说干部没来。我就是乡干部,我的娃娃就埋在下面。现在只顾自己,谁家的娃娃都救不出来。都到那边去,从埋得最浅的地方挖,救一个是一个!”危急时刻,乡干部罗代强振臂高呼,镇定了家长们的情绪。
罗代强刚刚在废墟里看到一只露出的脚,认出那是自家娃娃穿的鞋和袜子。
操场静下来许多,身强力壮的汉子爬到废墟最上面,人们自觉排成两列,源源不断地将砖石往后传。
学生家长们拭去泪水,夜以继日拼命挖掘。最终,68个孩子获救。向峨乡中学的搜救,比预计时间提前了两天。
让灾区群众“回家” 5月23日,幸福花园临时活动房安置点,一片紧张而有序的施工场面。
在15?2号房间,记者遇到了幸福镇幸福村一组59岁的杨世芬。老人在震灾中失去了丈夫和所有家当。上午,她刚从住了一周的临时帐篷安置区搬到这里,成为都江堰市第一批入住活动板房的550多名受灾群众之一。
从15日开建到23日第一批入住,不到10天。记者看到,规划建设6万平方米的工地上,紧张的施工仍在进行。
杨世芬住的屋子有12平方米左右,三张铁床都铺上了铺盖,屋角摆着三层的脸盆架。房内还配了电灯、插座和开关。与之前的临时帐篷比,老人对这个“新家”很满意。
十指连心。都江堰目前就地安置受灾群众达40万人,接收安置阿坝州受灾群众1万余人,保证他们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安全住处,病患得到及时医治,成为现阶段的当务之急。市委书记刘俊林23日凌晨在幸福花园忙到近4点,次日早7点,记者又在这里见到了他。他欣慰地告诉记者,目前全市已筹集发放食品400余吨,瓶装饮用水600余吨,帐篷16000顶。
22日,都江堰市宣布进入灾后重建阶段,他们誓言用3年时间重建美丽家园。目前,城乡供电、供水、通信、交通正在逐步恢复,成都的600余名专家已完成全部房屋的建筑安全评估。
23日,震灾中死难人数较多的向峨乡东林村,随处都有村民在田间忙碌。王家凤的儿子还有10多天就初中毕业,但被埋在教学楼的废墟里再也没有出来。“日子总还要过下去,不能光靠政府救济!”她家门前的那片油菜已割完,3亩水田几天后就能插上秧苗。
一个优秀的城市如何再次重生?都江堰人正在用行动响亮地回答……
《人民日报》(2008-05-26第06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田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