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姗姗
在中钢收购澳大利亚中西部公司之事得到后者董事会推荐后,澳大利亚另一家矿业企业Murchison Metals Ltd(下称“Murchison”)却再次发力,提出通过换股方式与中西部公司合并。
昨天,中西部公司董事会表示,对中钢的收购方案和Murchison的合并方案都向股东推荐,由股东自行决定手中股票去留。值得注意的是,三家公司之间现在拥有了复杂的股权关系。
换股合并
昨天,Murchison董事会宣布,以每1股Murchison股票换0.575股中西部公司的股票, 从而促成两家公司的合并,合并后,Murchison占据新公司52.2%的股份, 中西部公司占剩余 47.8%,合并后的公司仍将在澳大利亚交易所上市。
这一换股计划相当于每股中西部公司的股票作价7.17澳元,这一价格比中钢提出的收购价6.38澳元每股溢价12.4%。
Murchison在公告中表示,两家公司合并后将在澳大利亚中西部诞生一个占据优势地位的新的铁矿石集团,从而更有效率地合作开发澳大利亚中西部的铁矿石资源,继续加强港口和铁路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两家公司的矿山在同样的地理区域,矿石品种相似,所用铁路和港口基础设施也相同。
而在Murchison发表声明后,中西部公司也称,公司董事会一致推荐0.575股公司股份兑换1股Murchison股份(总价值15亿澳元)的报价方案,同时也继续推荐中钢每股6.38澳元(总价值13.6亿澳元)的收购提议。这两个方案同时并存。
相互制衡
值得注意的是,Murchison在去年就曾早于中钢向中西部公司发出过合并提议, 当时提出的是1股换1.08股,但遭到了中西部公司董事会拒绝,随后,中西部公司即开始评估中钢的收购要约,不过同样没有接受当时的方案。
今年3月,中钢宣布拟以每股5.60澳元“敌意收购”中西部公司,并在一个月后将收购报价提高至每股6.38澳元后,中钢对中西部公司的收购终于受到了后者董事会推荐。如今,Murchison卷土重来,又提出了高于中钢的合并价格。昨天,Murchison的CEO Paul Kopeitka表示,之前没有人否认我们的合并会对公司的股东有利,没有达成一致的问题主要是在价格上。
而据记者了解,在Murchison背后,隐藏的正是日本三菱集团和韩国企业。今年初,日本三菱集团已和Murchison签订协议,约定将收购其50%的铁矿石资产,包括Murchison西澳大利亚的主体项目Jack Hills铁矿。一旦Murchison与中西部公司合并成功,其所拥有的铁矿石也将会优先供应日本和韩国企业。
目前,Murchison的合并提议仍需要50.1%以上的股东支持,而中钢集团也需要获得50.1%以上中西部公司的股份才能收购成功。
而据记者了解,目前中钢集团控制中西部公司19.89%的股份,还持有Murchison股份2.4%。而Murchison昨天发表的公告则透露,目前公司已将所持中西部公司的股份从4.78%提高至9.98%。因此,中钢和Murchison作为竞购中西部公司的双方,同时又都是中西部公司的股东,形成相互制衡。
中钢集团的发言人昨天对记者表示,公司正在研究Murchison提出的与中西部公司进行合并的方案。“中钢目前持有中西部公司19.89%的股份,是中西部公司最大的股东,将会详细研究Murchison提出的该方案,然后作出回应。”
行业内分析人士告诉记者,相比于Murchison的方案,中钢的优势在于全现金收购。
“中钢认为,公司早先提出的6.38澳元的现金收购报价,在当前具有挑战性的环境下为股东提供了确定性的价值。”上述中钢集团的发言人表示。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