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记者 张彩平
A股市场一片凄风苦雨,外资投行对地震余波的判断却不尽相同。全球知名投行美林证券的看法相对乐观,其指出,中国在此次四川地震中蒙受的物质损失,将被所赢得的巨大社会资本所弥补,这些无形资源将是推动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动力。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顾晓鸣对美林的观点进行了延伸:“灾害激发了中国政府和社会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累积的进步因素,令其得以集中呈现。”
宏观政策面临大考 对中国经济的短期表现,投行说法不一。
“四川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业产区,由于公路、铁路设施遭地震破坏,这些瓶颈的影响可能反映在5、6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中。”摩根大通中国证券市场董事总经理兼主席李晶说。
李晶给出了详尽的数字证明自己的观点???四川拥有全国6.3%的人口,生产全国10%的食品。农业部已公布,3.3万公顷耕地在地震中受损;灌溉系统遭破坏,意味着10万公顷的稻米产区要改种替代粮食;两万台农业机器遭到破坏;通往震区的道路出现堵塞,公路、铁路设施遭到破坏。
李晶同时断言,这次灾难将在关键时刻推高中国对金属、能源商品及建筑材料的需求。受供电不足的影响,预计燃料发电站的柴油需求将会增加,中国将会增加成品油的进口,由于目前油价已处于历史高位,中国的需求最终将进一步推高油价。此外,四川省的煤产量占全国4%,目前省内的煤矿已经全部关闭。
“政府在灾后重建工作中担当重要的财政支柱,这对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造成困难。短期内,地震可能增加通胀压力,但随后的工程和基建重建工作将有助刺激国内需求。水泥、钢材及其他建筑材料的需求增加会加大商品进口。”李晶称,“今年,面对重大的天灾和外部增长放缓,政府有必要适时采取刺激性财政政策。预计四川以及今年年初受雪灾影响地区的贷款将进一步增长。”
对经济增长有足够信心 相比之下,摩根士丹利的观点最为悲观。其在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中写道,地震将加深投资者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忧虑,加上外部需求有放缓可能性,尽管灾后重建或能让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保持强劲,料中国企业盈利向下的风险仍然存在,故相信A股市场将因而受压,并进一步拖累香港H股市场的表现。摩根士丹利继续倾向选择建材和消费品类股份,而非电力能源、金融及房地产类股份。
“政策方面,由于地震原因,中国人民银行可能会推迟加息,继而选择继续促进人民币的升值。”关于地震对中国货币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美林的观点与摩根大通基本一致。
不过,美林的报告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中国政府高效的行政管理能力方面。美林的看法是,投资者应对震后中国经济的增长保持足够信心。中国对此次地震的反应速度比年初的雪灾要快,媒体的报道透明度也史无前例。很多组织和无数个人积极参与救灾,而且多数是自己承担费用。一个更为开放的中国社会,以及灾害所带来的教训,会促使灾后重建楼房和工厂过程中采取更高的标准。而高标准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投资,以及为经济增加更多价值。
政治自信助力经济信心 “从研究来看,美林得出上述结论,主要是从经济发展与政府公共管理的正相关关系出发的。对于一个国家经济风险评估,政治是否稳定、公共管理是否高效是两大重要因素。而经过这次地震,使人们认识到中国不仅政治稳定,而且公共管理高效。”上海社科院教授屠启宇对早报记者说。
屠启宇认为,同美国在卡特里娜飓风之后的较晚介入相比,中国政府高效的公共管理是此次地震后国际社会公认的评价,中国民众的公民意识也令中国的未来发展获得“加分”因素。
此外,在此次救援过程中,中国政府对外国援助欣然接受、信息发布公开、媒体披露信息全面,以上种种,在屠启宇看来,都可视为中国政府政治自信的体现,而这种政治自信将为中国赢得更多经济信心。
“应该说,在这次灾害中,中国政府无论是在运营管理能力、还是科学救灾能力方面,都广受国际社会好评。事实上,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持续积累的,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积累的救灾经验。唐山大地震后的32年来,中国不断在与灾害和疫病等斗争。”顾晓鸣说,“当然,一定会存在不足的地方”。
顾晓鸣指出,打开人类发展史,实际上灾害是一种"常态",因为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有自然灾害,它的发生有一定周期性,但正是这种灾害会把政府和社会周期性累积的进步因素激发出来;同时,也会将尚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问题暴露出来,这将为一阶段的改革和进步创造一个历史性的机遇。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贾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