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玉贵
在以美元为主导的世界金融体系再次面临二战以来最严重危机的情势下,转移经济风险,已是美国在经济日渐失衡的既有约束框架下,继续保持其在国际金融竞争中优势地位的最优策略。而其极为倚重的推手就是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呼风唤雨的国际资本。
目前,国际资本可能正在试图通过在中国制造金融危机来延缓中国经济崛起的步伐。
令人担忧的是,中国的经济与金融漏洞也为国际资本在华制造金融危机提供了可能条件。尽管普遍的看法是:中国金融体系自1997年以来取得最明显的进步是初步解决了两大问题:一是系统性风险过高问题;二是金融机构出资人制度改革问题。但现在看来,上述两大问题依然未得到根本解决。而随着中国资本项目的渐次开放以及人民币的持续升值,近年来热钱加快了进入中国的步伐,直接助推了股市和房地产泡沫的形成,而人民币的逐步升值,又加大国际资本投机人民币汇率的动力。其直接表现则是中国外汇储备的迅速增加,迫使人民币发行投放市场量的增大。受此影响,中国的货币供应量M2一直保持高位增长,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带动了资本的流动性过剩与物价逐步上涨。而当热钱获利回吐并重创本土投资者的信心之后,在发达国家重估风险的情况下,又纷纷逆转涌回发达国家,在加强发达国家金融机构的稳定度同时,又导致中国等新兴经济体证券市场价格大幅度缩水,股市暴跌。
另一方面,国内目前的金融政策正在逐步强化人民币和美元之间的无风险套利机制,并允许外资在此机制下自由流动,寻求套利空间。随着外资不断涌入及成效不彰的金融产品创新,央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势必加剧生产领域中货币紧缩和流通领域中货币过剩的流动性二元化现象。而金融调控的空间和手段有限以及央行冲销成本的日益增加、资产价格的膨胀和巨额热钱流入等已经显著增加了中短期的金融风险。显见,国际过剩投机资本大量流入我国,既是规避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风险,也是对人民币套汇套利的驱动。如果人民币汇率持续大幅度升值和资本流动逆转风险,资产价格大幅波动则从汇率和热钱问题中衍生出来,倘若没有金融资本市场锐意进取和创新成功,则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乃至大规模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剧增。
而若中国爆发金融危机,极有可能导致经济低迷5至10年。A股的深幅下挫,负面影响已经相当明显:权重股成为重灾区,太保、
中煤能源、中石油等权重股相继破发,带动个股全线普跌,使中国经济最具价值部分的定价权易手外资掌握。而如果股市继续下挫甚至崩塌,势必严重影响商业银行健康发展。因为市场跌入熊市以后,资金将回流银行,而银行股在股价指数中权重巨大,一旦银行股的收益受到储蓄回流的影响,必将进一步拖累股市,股市将陷入持续下跌的恶性循环。更严重的问题是,过多的银行资金会诱发大量放款冲动,从而出现严重的信贷风险。进一步地,随着银行坏账可能进一步增多,爆发次级抵押房贷危机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果真如此,中国经济将会像十年前的东南亚国家那样为之付出5至10年的低迷代价。
鉴往知来的反思告诉我们,在愈来愈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新兴经济体发生金融危机的几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金融安全直接关乎国家经济社会稳定大局,关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中国在审慎开放金融的同时,更应密切关注系统性金融风险,必须把维护金融安全稳定放在首要位置。事实上,透过新兴市场金融开放的实践过程和亚洲国家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我们发现:金融调整的重要性某种程度上比金融创新更重要。
要达到管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保障国家经济主导权的目的,亟需改变金融分业监管的局面,把预防、阻击热钱进入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在充分掌握金融信息的前提下,对频繁进出中国金融市场的热钱保持高度的警惕,建立高效能的预警机制,密切监控热钱流入,规范外汇资金流入和结汇管理,重点查处违法违规资金流入,并加强国际合作以防范国际短期资本对我国经济金融安全可能带来的冲击。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来源:上海证券报)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贾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