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德群
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型企业提出严峻考验。
劳动力成本上升无时无刻不在检验着企业的韧性。
原材料价格上涨令企业发展压力大增。
连日来,记者随市工业贸易调研服务小组前往各企业调研一周,发现上述三大问题已成为深圳外向型工业企业的三道难题。
“深圳工业经济与所处的大环境一样,正面临着一个重要的转折期。”市贸工局副局长张涞临在与企业负责人座谈时,多次提出这样的看法。
人民币升值蚕食企业利润
“人民币升值对企业造成了创伤。”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关负责人说,仅去年该公司因为人民币升值而造成的利润损失达上千万元。
作为深圳本土成长的汽车电子检测仪器设备厂,元征科技近年来成为国际汽车电子检测行业里一支“中国力量”。其每年高达50%甚至数倍的增长速度,就连这一行业的巨头博世也不得不侧目相看。尽管面对汇率压力,但布点全球的元征科技通过资本运作和自主研发,大大缓解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像元征科技这样。一些研发能力不强、仅靠代工生存的企业,显然没有那么幸运。从事毛衣纱线生产的深圳精锭公司负责人说,该公司生产的纱线通过香港毛衣企业出口到美国,公司从原材料采购到收款需要6个月的周期。“从去年7月份开始,由于人民币加速升值,仅汇率变动的损失就高达5%左右。”
其结果是,市场不好,订单锐减。精锭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目前主动压缩生产规模,以期熬过“寒冬期”,因为“人民币不断升值,按照事先议定的价格根本不敢再接单生产”。
在行业里,精锭公司的利润还是排在前面的企业,其他纺织企业的日子更加艰难。据透露,深圳一些低端纱线生产企业现在因为巨亏,已丧失了接单生产能力,最后不得不关门走人。
政策调整考量企业承受力
“从事来料加工的企业正面临残酷的生存环境。”布吉一家为日本某知名复印机品牌代工的台资企业负责人直言,随着国家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利润空间越来越窄,外贸出口出现大幅滑落。
记者看到,在有关部门提供的一份资料中,深圳布吉鸿名电业制品厂、兄弟工业(深圳)有限公司、莹展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等多家在行业中享有盛誉的加工贸易企业,一季度出口值呈现2成到3成的降幅。
记者从深圳权威机构得到的统计数据,也印证了外贸出口受政策调整而呈现疲态的现状。今年前4个月,深圳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增速均在回落,而服装纺织品、鞋类、塑料制品、玩具、旅行用品及箱包等主要传统大宗产品,出口增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
“深圳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出口增速双双回落。”据统计,深圳前4个月一般贸易出口130.41亿美元,同比增长14.8%,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42.8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出口332.34亿美元,同比增长9.1%,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15.5个百分点。
“国家加工贸易政策及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是深圳贸易出口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之一。”仅就一般贸易的统计显示,前4个月,深圳一般贸易出口调低出口退税率商品累计48.2亿美元,同比下降20.4%;一般贸易出口取消出口退税率商品累计3.7亿美元,同比下降11.5%。
专家指出,国家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出口退税率的下调以及新劳动法的实施,正在考量深圳外向型企业的承受能力。只有采取积极的外贸出口策略,才能赢得新的市场机遇。
“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对整个贸易环境和经营环境都有较大影响。”深圳市大富豪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公司目前积极调整外销策略,虽然对美出口有所下降,但对欧洲、俄罗斯、中东等市场的出口正在增长。
事实上,像大富豪一样,深圳很多企业正锐意开拓新兴国际市场。统计显示,在对美国、日本等主要市场出口增幅回落的同时,深圳对欧盟、东盟及非洲等国际市场的出口增长加快。前4个月,深圳对东盟出口36.8亿美元,同比增长48.9%,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了21.7个百分点。
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带来阵痛
今年以来,由于原材料、劳动力价格上涨的压力,众企业苦不堪言。
深圳欧帝光学有限公司有关人士说,受镜框、镜架等需要的塑胶、金属等原材料价格的影响,眼镜加工行业的利润空间被削去一成左右。“利润空间正在逐步缩小,深圳、东莞、浙江等一些小的眼镜加工企业因此倒闭。”
与眼镜行业一样,深圳家电、家具、玩具等企业,受原材料上涨的压力,日子开始过得紧巴起来。
深圳一家不愿透露名字的家电企业老总说,生产彩电所需的塑料、包装材料及铜、镍、锂等金属材料不断涨价,下游企业压力是不言而喻的。单就铜而言,一年内从每吨价格增幅高达3至4倍。此外,钢材、设备等价格上涨,造成固定资产投资明显比以前要耗费更多。同时,运输、管理、房租、水电等费用的上涨,也让企业营运成本不断上升。
“劳动密集型的小厂已经无法生存。”这位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假定原来生产一台电视机的成本为1000元,那么现在生产一台电视机的成本要上升到1200元。”通过对劳动力、制造、材料、营运等成本的分析,一台电视机的成本大约增长了20%左右。
这样的成本增长速度,对企业而言显然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不仅如此,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也在提高,很多企业正经历阵痛。据深圳一家企业测算,企业付出的工资每年每人要多出2400元左右。
同时,由于新劳动法增加了劳资纠纷两年追溯期的条文,企业因此增加了更多的无形成本。业内人士估算,企业因此一年增加的成本为数百万元,大企业甚至因此拿出上千万元的“专项储备金”。
“更令企业为难的是:加班超时,企业要受罚款;加班太少,员工收入受影响,又可能大面积流失劳动力。”深圳布吉鸿名电业制品厂负责人说,企业的管理成本和风险因此增大,这不利于长远发展。
“公司目前招工用人比较谨慎。”据深圳大富豪公司负责人透露,以前每年都进大批大中专毕业生作为储备力量,今年就不敢再大批储备了。“原因是,人才流动要付出更高的成本。”
记者手记
企业阵痛 蕴含转型机遇
当人民币逐步升值、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劳动力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众多因素一起袭来的时候,工业企业开始感到一丝凉意和阵痛。
面对压力,深圳众多外贸出口企业开始积极应对。
深圳大富豪公司尽管是一家家具企业,但在国际市场上不再单单瞄准美国等传统主流市场,而是将目光投向俄罗斯、中东等新兴市场,企业因此收获一片春意。
过去一直贴牌生产的彩讯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则在吸收了众多先进技术之后,创立自己的平板电视品牌,要在家电市场上分得一杯羹。
而深圳元征科技公司尽管面临人民币升值的不利影响,凭借自主研发能力和核心技术,不断拓展生存空间,成为汽车后市场上崛起的“中国力量”。
专家指出,企业必须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和挑战,在阵痛中转变生产经营模式,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及核心竞争力。
事实上,目前深圳工业经济遇到的阵痛,内地其他地方也同样存在,只要正确面对和应对,深圳工业经济就会迎来一次难得的转型良机。
机遇面前,需要的是勇气、睿智和谋略。
令人欣慰的是,深圳目前正在依据产业发展规律、市场规律和产业梯度升级规律,研究出台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积极的调控和有效引导,从而促进产业换代升级,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果如是,家底厚实的深圳工业经济将会拥有马力更大、更优的发动机,在更高的发展平台上,高质量的加速前进。
(责任编辑:钟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