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鱼
英国一位保守党议员最近提议实施二氧化碳个人配额制,成了热议话题。即是通过为每个成年国民制订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配额,当人们去油站加油、购买飞机票这些涉及到二氧化碳排放的行为时,会有类似的刷卡设备,计算出你这次行动所耗费的二氧化碳量,从你的配额中扣除掉,配额不够的时候,可向其它配额有余者购买。
事实上,所谓“环保配额制”早已有之,美国、欧盟等地都有类似的例子。欧盟在2005年就建立了配额交易体系,涵盖了区域里头的数千家工厂,从2005年开始强制实行“碳津贴市场”方案,允许那些实际排放量低于规定的公司将剩余的“减排信用额度”投入市场,供那些超标排放的公司购买。而我们所熟知的《京都议定书》亦有“排放贸易”的条文,使工业化国家之间可以自行买卖温室气体。
不同之处,是之前的配额制主要是针对企业的。如今这个提议却是针对个人的。有人认为,这样的制度很“市场”、很“经济学”,因为这是以个人为单位的污染权买卖市场,用得多支付得多,再合理不过了。
然而,环保配额到个人的制度安排,首当其冲的恐怕是庞大的交易成本问题。需要为每一个人建立配额和耗费档案,并为各种活动进行二氧化碳排放评估:1000公里的航班排放量、100公里汽车排放量、加1升汽油的排放量……林林总总,并且不同型号的飞机、车辆,排量也各不相同。要每样都设置一个标准,绝非易事。
其次,如果每个人都赋予相等的配额初始值,并不一定符合效率和正义原则。因为个人所处地区、工作岗位的不同,有人到处飞来飞去,有些人一辈子安居小镇,需要的二氧化碳排量会差别极大。强迫那些经常乘坐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的人,额外支付给那些足不出户者,除了“环保先行”四字,我看不出来有更多的好处。
如果每个人都根据岗位不同、需求不同赋予不同的环保配额初始值,如何去度量每一个人的实际需求,以及由谁去度量,绝非容易之事。弄不好,随时会多一个“发放环保配额”的权力寻租机构,为市场交易增加而非减少交易费用。
更何况,如果航空公司已经为他们的航班购买了排放额,个人乘坐飞机仍需要支付,未免有“重复收费”之嫌。
事实上,即便是已在一些地区实行了的针对企业的排放额交易制度,也面临着许多悬而未决的难题,亦有分析文章指出,“环保交易制度”对环保的影响极为有限。因为涉及到不同国家、地区以及许多企业之间的利益问题,是难以通过一个全球性的协议来一劳永逸解决的。
(作者为铅笔经济研究社理事)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