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获利约2100亿元
一个有关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A股投资收益的非官方统计数据,近日让国内投资者再度震撼。
自2003年5月瑞银集团首家获批至2008年4月,已有54家海外投资机构获得QFII资格,49家获国家外汇管理局约100亿美元额度。
《华夏时报》记者近日对一些熟悉QFII运作流程的香港投行人士采访时注意到,在他们眼中,QFII并没有那么神。经他们的逐层解剖,“高位逃顶、低点抄底”的神话不过是其长期坚持价值投资的表征体现,有意思的是,价值投资背后,竟然含有一些情非得已的成分和“择时不如撞时”的无奈。
“QFII没那么神!”
由建设银行独资、总部位于香港的投资银行??建银国际(控股)高端业务董事曾粤辉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经过5年的发展,目前QFII的投研部门多设址亚太,其中尤以香港居多。曾粤辉先后任职多家境内外著名金融机构,由于和很多QFII从业人员同在香港,他对QFII的具体情况十分了解。在他看来,QFII并不像国内投资者经常议论的“那么神、那么会抄底”。
据曾粤辉介绍,QFII基本都会聘请本土机构作为投资顾问,而在股票池的建立(如数据要求、模型设计等)以及投资决策过程方面,与本土投资机构类似。
他向记者透露,QFII客户构成中,早期以机构投资者居多,后随着新兴市场、中国概念等逐渐被认知和接受,个人投资者的比例近年来不断增加。
对于内地股票市场的投资者而言,QFII进入中国市场的5年,让他们印象最为深刻、也是媒体报道较多的QFII给中国带来的“价值投资”理念。但在一家QFII看来,“价值投资”或许是QFII情非得已的一项“苦衷”。
一位QFII在香港的基金经理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相比国内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而言,QFII及它身后的投资者普遍对中国的国情、政策情况不是太了解,这也使得他们基本无法进行趋势投资,只能选择价值投资。
值得关注的是,QFII对“价值投资”的坚持使得客观上他们好像在“逃顶”和“抄底”,这也被国内很多投资者视为QFII的神来之笔。
“其实,对QFII而言,‘择时不如撞时’。因为往往在A股最低时,监管部门就会放开额度。所以,QFII本身并没那么神,对QFII的评价多是事后由媒体来发掘的,事实可能并非那么传神。比如,瑞银最初持有的上港集团多年来表现并不怎样。”曾粤辉向《华夏时报》记者强调,国内投资者应该客观对待QFII。
在他看来,目前QFII所持有的A股尚不到10%的市场份额,难以对市场走势带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定价影响。而且,所谓“高位逃顶、低点抄底”只是其长期坚持价值投资的表征体现,因此,行情高涨时无须将QFII奉若神明、顶礼膜拜,市场低迷时也不应恨之入骨、视为罪魁祸首。
QFII区域风格差异解密
《华夏时报》记者统计发现,54家QFII中,来自北美的超过10家,欧洲接近20家,日本5家,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香港等)有十余家。由于QFII母公司所在区域和主要投资者来源地不同,因此,投资界简单地将QFII划分为日系、美系、欧系。
曾粤辉告诉记者,不同派系的QFII数量不一样,投资风格也有差别。
在他看来,虽然QFII投资团队多在香港,但来自母公司研究传统的影响会使得它们在风格上有差别。此外,由于QFII身后的投资者风格也存在区别,比如日系QFII身后的日本投资者、北美系的美国、加拿大投资者、欧系的欧洲大陆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判断不同,会造成它们决定申购和赎回的时点不同,使得各系QFII持仓结构和时间不同。
“这些风格上的不同,使得QFII业绩表现也有区别。”
曾粤辉的统计显示,QFII在A股的投资收益2007年全年为123.54%,低于国内股票型基金137.66%的涨幅,从其最近两年的业绩表现看,基本与国内混合进取型基金接近,但低于国内股票型基金。
在曾粤辉的印象中,一般而言,QFII中的日系较为进取,换手率相对高,这让日系的业绩表现较为“乖张”,去年的大牛市中,有些月份日系QFII业绩非常惊人;北美系利用其超常的资产管理能力在中线业绩表现中较为抢眼,比如摩根士丹利2007年以增长174.38%的业绩在QFII中排名第一,但以3年的业绩看,欧系中瑞银是冠军。
不过,曾粤辉也强调,QFII之间业绩的不同其实很难明确用派系来划分,在欧系、美系、日系内部,差别也很大。
曾粤辉告诉记者,QFII的投资逻辑其实很简单。作为投资顾问,QFII的投资行为要遵照它的投资者意愿。
“QFII的欧美投资者一般在他认为低的位置就下指令给QFII买入,在高位就卖出,不会进行价格跟踪。QFII身后的直接投资者都比较简单,不像国内个人投资者那样个个像小基金的基金经理,对自己投资的股票、基金都可以说得头头是道,国外的投资者没有那么投入。”
他介绍说,QFII向国外投资者提供投资建议时,一般需要量化,比如画个图表什么的,要让投资者能看得懂。
“QFII进行投资建议时有两种风格,一个是依靠线性数据分析,跟踪统计,建立数学模型,然后严格按模型来操作;另一个是按基本面分析,比如价格、PE到了某一水平就买入或卖出。”
曾粤辉强调,QFII身后的投资者做投资决定常会受本土市场经济状况的影响,投资中国是他们投资多元化、在全球合理配置资产的需要。“国内投资者盯着QFII,甚至将其放大,完全没有必要。因为QFII不仅投资中国,还在亚太区以及全球寻求投资机会。”
撤离A股说不成立
曾粤辉认为,QFII投资中国是全球资产配置的战略性需求,尽管今年A股市场表现不好,上市公司投资收益也大幅缩水,但QFII对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基本判断并没有改变,所以,还有很多家QFII在等待资格和额度的审批。
此前,市场中有关QFII不再看好A股市场,已经开始撤离的传言不断。
对此,外汇局资本司一位官员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QFII目前总共只有100亿美元的额度,如果此时他们带钱撤离A股市场,将资金抽回其国家,很可能外汇局与中国证监会将不再允许其携资金重回市场,因此,几乎所有的QFII都是把钱留在中国的。
“或许也会有某些看空市场的QFII,但其操作方式更像是一家证券公司卖出一些股票,然后将资金保留在人民币账户中。”
这位官员解释说,QFII操作比较平缓,投资策略一般稳定,有相对固定的投资理念和原则。QFII基金或许会把额度的一部分让给海外一些私募、专业投资者或其他基金操作,但撤离之说并不成立。
值得注意的是,与撤离说相对应的还有不少QFII近期都在唱多A股。在高盛董事总经理、中国首席分析师邓体顺看来,目前A股调整已基本到位,从长期来说买入机会已经显现。
邓体顺认为,沪指在3700点左右、H股在13600点左右,市场的风险和收益基本处于平衡情况,因为市场估值已经反映了目前宏观和企业层面的风险。从估值角度看,A股平均市盈率虽然还在22倍、23倍左右,但考虑到A股市场的封闭性和国内市场的充分流动性,其估值基本合理。
美林(亚太)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美林集团中国区主席刘二飞也表示,虽然A股今后3个月曲折的可能性或高于光明的可能性,但今后几年,中国股市的前景非常好。
“对于每年GDP增长10%以上的中国而言,A股二十几倍的市盈率非常合理。”
刘二飞认为,中国上市公司、企业的基本面及基本素质也非常好,目前的核心问题是“市盈率、盈利能否守得住”。在他看来,这取决于中国经济的抗震能力,也取决于中国资本市场的抗震能力,而“中国经济抗震能力非常强。经过过去几年的牛市周期,整个资本市场非常坚固,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中介机构、投资者还是上市公司,其整体素质都有较大提高。所以,今后几年中国股市的前景还是非常好的”。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