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出台以来,根据Wind统计,5月份大宗交易市场发生交易行为82次,比4月份增长近1倍,交易金额达23.19亿元,环比增长29.26%,是今年前三个月的2.5倍。
以5月份的统计数据来看,大宗交易平台的成交价格与二级市场股价存在着平均5%的价差。
转战大宗交易市场
据Wind统计,5月份大宗交易市场发生交易行为82次,交易金额为23.19亿元,交易数量为1.3亿股。4月份大宗交易市场交易行为44次,交易金额为17.94亿元,交易量为9343.77万股。而今年前三个月交易行为一共才14次,交易金额合计为9.22亿元。4月21日,《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出台后,短短9天里,大宗交易市场减持行为15起,成交量3206.87万股,成交金额达85073.8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5月份在大宗交易市场被减持的上市公司有31家,然而交易次数达82次。4月21日到4月30日之间,8家上市公司在大宗交易市场被减持,交易次数达15次。而4月1日到4月21日之间,没有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份在大宗交易市场被重复减持。
银河证券高级策略分析师李锋表示,国家出台指导意见后,大小非减持转向了大宗交易市场,大宗交易市场交易数量和数额呈现爆发式增长,同一公司股票被反复抛售成为一大特色。5月,
兴业银行(601166)被连续减持达10次,成交金额共计3.19亿元;
广宇集团(002133)则被连续减持14次,累计成交金额8702.42万元。
李锋认为,从被连续减持的个股二级市场表现来看,大宗交易市场的减持行为对二级市场的股价并未造成很大的冲击。
存在约5%价差空间
记者对比各公司股东在大宗交易市场减持股份的成交价格和交易当天的收盘价格发现,5月份82笔交易的价差空间在5%左右。而这5%的价差似乎正是从解禁新规实施后才逐渐显现出来的。今年1月,大宗交易成交价与二级市场交易平均价价差仅为1.7%,3月份的这一差距也仅为4.1%,到了新规实施后的4月份,这一差距迅速拉大到7.5%。
分析人士认为,大宗交易平台成交价与二级市场股价存在10%以下的价差都是合理的。安信证券策略分析师潘凡认为,由于在大宗交易平台成交的价格是买卖双方磋商的结果,又是规模较大的交易,有一定折价是合理的。而这部分折价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卖方对A股市场未来走势的判断,对A股市场后续观望情绪较重是促使价差扩大的主因。
部分公司仍存抛压
即便遭到连续抛售,部分公司的抛压依然存在。据Wind统计显示,5月份除去违反规定的
宏达股份,
交通银行股东抛售额度排在第一位。
然而,交通银行所面临的抛压却并未因“小非”全面抛售而解除。
航天长峰(600855)、
上海梅林(600073)、
中恒集团(600252)、东方创业(
600278)等多家公司都曾公告有意择机抛售交通银行股票。
“股权分散、小股东多的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后会面临更多的抛售压力。”西南证券策略研究员张刚指出,6月份
华夏银行(600015)涉及限售股解冻的股东有25家,其中17家股东所持解冻股份占总股本比例均在3%以下,属于“小非”,该公司正面临与交通银行相似的情形。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田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