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公司新闻 > 深度阅读

善意“长尾”

  在虚拟世界,每个人都有机会扮演一个永不卸妆的慈善家角色

  体育迷和医学博士,一对奇异的组合。

     2007年夏天,英国人汤姆•海德菲尔德在坦桑尼亚遇到一名叫Hamisi Malebo的非洲科学家时,他们在思考着不同的问题。

23岁、清秀瘦长的海德菲尔德是哈佛大学政治科学系的学生,13岁时他做了一个足球网站,17岁那年以4000万美元卖给了ESPN。而Hamisi Malebo正计划在非洲大规模种植八种能驱赶蚊子的植物,阻止疟疾在人群与蚊子之间的传播,从而控制疟疾的发病率。 两人一见如故。此前的旅行里,海德菲尔德在非洲遇到的几乎每个人都曾有一个孩子死于疟疾这种早被证明易于防治的疾病。在非洲,每天有3000个孩子丧生于此。 回到哈佛之后,他做了一个以疟疾为主题的社交网站MalariaEngage.org,鼓励每个人捐助10美金,或者更多,帮助支持坦桑尼亚的7个疟疾研究项目。他管这个叫“病毒式资金募集”,通过人际关系的传递,最大化小型募捐的力量。“Hamisi Malebo的研究可以救很多人,但他没有钱,我必须帮他。”接受本刊采访时,海德菲尔德说,“MalariaEngage.org不只是一个筹款工具,它更重要的作用是将潜在的捐助者与在非洲研究疟疾的科学家和医学专家直接连接起来。他们可以直接对话,交换创意、智慧和经验,共同推动项目的进展。” MalariaEngage.org是典型的“长尾”产品:一个小众话题,借助互联网而获得广泛而长久的生命力。必须承认,人的遗忘曲线是陡峭的:绝大多数人会因为地震、海啸和“9•11”等事件变得格外悲悯,并不计代价为此尽一己之力,但高涨的情绪褪去之后呢?就像你可以通过网络找到罕见的音乐和书,它也可以汇集任何时间来自世界任何地点的善意。

  汇聚力量

    根据ephilanthropy的数据,2006年,网络捐助上升了51%,达到69亿美金。2000年,这个数字只有2.5亿美金。虽然在全球每年3000亿的慈善总额中,这仍是一个很小的数字,但它的增长速度之快,充分证明了网络是一种极具竞争力的筹款工具。Kiva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非洲班图人的语言里,Kiva是“和谐”的意思。这个网站的运作非常简单:一个发达国家的普通人,通过Kiva,可以直接将钱借给某个第三世界国家里的穷人,尤其是贫困妇女。这些钱用于他们的小本经营,资助者不收取任何利息。第三世界的穷人没有条件上网,所以,Kiva与当地的贫民贷款机构合作,Kiva负责筹款,而他们负责贷款的发放与管理。 Kiva的创始人是一对年轻的美国夫妇。2年前,27岁的杰西卡•弗拉纳里还在斯坦福读书,无意间听了一次“微型贷款之父”穆罕默德•尤纳斯教授的讲座。2006年恰好是尤纳斯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那年,但在此之前,他已经在孟加拉的贫民区实践了30年的面向穷人的小额贷款。这次讲座让杰西卡如遭电击,毕业后,她在东非找了一份工作,花了6个月时间走访肯尼亚、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的乡民,了解微型贷款对他们生活的影响。她的未婚夫麦特•弗兰纳里是一个硅谷的计算机工程师,他到非洲探望未婚妻,当地的贫困状态刺激了他的创业灵感。他发现,在这些地方,只要很少的一点钱,当地人就能靠自己的劳动改善生活状态,但他们不可能从银行获得贷款。当地虽然也有贫民贷款机构,但从银行融资艰难,而且利息不低。能不能利用网络的力量将发达国家的个人民间资本引入进来? Kiva上线后,他们的第一次实验对象是参加他们婚礼的朋友。一周之内,他们为乌干达的7个小生意找到了投资者。2007年,Kiva的筹款共计2200万美金,惠及40多个国家25000名穷人。因为资助者太多,他们不得不限制每人一次只能捐助25美金。最不可思议的是,Kiva的还款率达到99.67%。 因为互联网强大的组织和匹配功能,Kiva能以一个非常小众的理由和主题将资助者与受助者直接连接起来。你不再是把支票交给一个抽象的大慈善机构,比如红十字会,永远不知道这些钱最后到了谁的手里。你资助的是一个具体的人?一个叫碧崔斯的肯尼亚母亲,47岁,有6个孩子,靠卖蔬菜为生。她需要300美元买肥料,改善农田,这些钱会让她的收入比去年增加一倍。

   善举与心灵

     给捐助者更多的控制感和参与感,是小型慈善网站迅速深入人心的一个关键原因,而网站信息流通的活跃程度又会直接影响捐款的金额与效率,在突如其来的天灾面前尤其如此。汶川地震发生后,“半边天”基金会(Half the sky)计划在一个全球性的小型募捐网站Global Giving上筹集50万美金的专项捐款。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寻找和救助在地震中失去双亲的孤儿。10天后,捐款已经累计27万美元,前线救助人员不断发回最新的照片、视频,他们在博客里详细记录了援助的整个过程,列出这些捐款的具体用途与细节。捐助者与救助人员在论坛里直接交流前线的各种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作为旁观者的无力感。 Global Giving的创始人丹尼斯•维特说,网络是一个“人类善意的自由市场”。他引用一位经济学家的说法:人们在物 质上越来越能够满足自己,他们的人生却越来越失去意义,意义变成了一种“稀缺商品”。从这种角度而言,捐助者也是消费者,他们花钱购买一种良好的道德感。如果捐助的对象过于抽象,或者走了曲线,这种良好的感觉会被冲淡。四川地震之后,很多人头疼应该选择哪个慈善机构捐钱。出于对官方大型慈善机构不透明性的疑虑,很多人宁愿选择把钱捐给他们信任的博客、网站,由他们转交前线的小型民间慈善组织,尽管这些组织本身存在很多不稳定的因素。 就捐款而言,互联网并没有对传统的慈善机构乃至整个慈善体系造成大的冲击。网上能够筹集的善款甚至占不到整个慈善事业的1%,大部分网民的捐款都在10美元以下。即使像Wikipedia这样的公益机构,真正支持他们运转的,仍是大的基金会和慈善家,而不是星斗网民。而且,互联网上的金钱往来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有很多的法律雷区和诈骗陷阱,但Kiva、Global Giving、DonorChoose等小型慈善网站的确启发了很多年轻人对慈善和社会变革的热情。这种热情是全球性的。很难说它会怎样改变世界,但互联网的确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在世界上扮演一个更加积极的角色。

(责任编辑:王燕)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海德菲尔德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