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场大规模的“军转民”战役正悄然来临。
新一轮“军转民”布局下,航空、航天被区别为两个不同的独立产业,一航、二航的整合直接催生了“大飞机”总装基地及其相关产业链;航天产业方面,国家鼓励中国
航天科技、中国航天科工两大集团跟地方省(市)政府合作,共同兴建民用航天产业基地。
除了上海、西安相继被发改委批准为国家级航天产业基地以外,沈阳、贵州、珠海、天津以及湖南长株潭等地(市)纷纷提出建设“航天科技城”的规划蓝图。
然而,目前除西安晋升“国家队”外,其他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皆被定位为“配套产品”制造中心,不具备“总装”资格,同时也缺乏完整的技术资源。由此,“工业园模式”似乎再度被提升为“军转民”布局的基本产业形态。
军转民的实质,是在探索一条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联合体模式,而不是简单地将军品与民品单独分开各自发展。或许我们需要从更深层次挖掘的是,上述两大集团各自的“军转民战略”是如何布局的?他们各自的产业定位是否出现同质化?“军转民”究竟需要转什么?“工业园模式”如何避免资源重复?如何有效激活产业链?
在航天产业启动“重组盛宴”之际,本报特派记者兵分两路深入西安、长沙等航天产业基地进行实地探营……
未来五年国家将投入500亿元,推动建立一个包括国家产业基地在内的民用航天产业化集群。航天科技、航天科工集团共同构成“航天产业军转民”的主体企业。
与产业重组相对应,军工企业正在资本市场引发新一轮资产重组,数百亿资产“整妆待嫁”,即将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各种迹象表明,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两大军工集团目前均在A股市场酝酿新的资产重组计划。
5月4日,上海闵行区政府考察团一行十余人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经营投资部有关部门人员的陪同下来到西安,专程考察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下称“西安基地”)。有意思的是,闵行区正是上海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所在地。
进入2008年,一场大规模的“军转民”战役悄然来临。基于这一产业政策,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马兴瑞和其他相关人员一样,频繁往返于北京、西安、天津、上海等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眼下这位“探月专家”面临着紧迫而严峻的战略转型。
马兴瑞说,他曾组织过21次航天发射、将25颗卫星送入太空;同时,他也是“嫦娥工程”副总指挥,飞天与探月成为他人生中“梦开始的地方”。
“作为11大军工企业之一,集团早些年就开始扩张民品版图,但是今年以来是军转民最彻底,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马兴瑞在4月初的西安基地揭牌仪式上对本报记者表示。
4月17日、23日,航天科技集团接连召开民用产业技术创新座谈会、2008年财经工作会,并发布了《民用产业技术创新分析报告》。诸多动作表明,航天科技集团在加速推进新一轮资产重组。
在“11大军工企业”中,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两大集团共同构成“航天产业军转民”的主体企业。
300亿“民品版图” 关于民品资产的总规模,航天科技集团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在进行剥离重组,一旦完成将及时公布。”
根据该集团提供给本报的一份资料,2007年该集团总收入突破600亿元,实现利润50多亿元;预计今年总收入将超过7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约100亿元。
由于民品销售收入约占一半比例,业界据此推测,航天科技集团即将重组的民品版图规模将超过300亿元。
对此,航天科技集团规划设计部一位高级工程师表示,“300亿是指销售规模,并不是总资产,目前集团正在加速推进新一轮军转民布局,民品资产规模正在快速增加。”
该人士赞同如下的说法:集团计划未来几年在西安、上海、天津、北京等地总投资约300亿元,扩建航天产业民用基地。为了适应国家军转民的产业潮,航天科技集团正以“五大民用产业”(即卫星应用、信息技术、新材料与新能源、航天特种技术应用、汽车零部件和特种车辆等领域)为新一轮整合的核心,所有基地建设与项目招商都围绕这一产业战略调整进行。
马兴瑞说,“客观地讲,我们还缺乏驾驭经济运行的整体能力。从2007年的统计和财务大检查以及对民用产业公司专项市场调查的情况来看,经济工作中不仅存在问题,也存在风险隐患。”
他举例说,比如利润构成、硬负债比例、全员生产率等,距离高质量的发展有不小差距;在扩大规模的同时,风险也在不断积聚,历史遗留债务尚未处理完。
但即便如此,诸多动作也已表明,航天科技集团新一轮“民品整合”正渐入高潮,其战略路径则是加大航天产业基地布局,实现民品版图快速扩张。
4月8日,航天科技集团与陕西省政府联手打造的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正式揭牌;此前于去年12月底,航天科技集团下属的上海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揭牌。
“目前而言,国家发改委批准的2个国家级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全部给了航天科技集团,这表明获得了国家政策扶持,其他企业可以加大参与投资。”西安航天产业基地管委会主任赵红专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据悉,西安基地的企业主体绝大部分隶属于航天科技集团,至今共储备44个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300亿元;其中新签航天及相关产业项目15个,总投资约150亿元。
在第12届西洽会上,西安基地签约引进5个高科技大项目,合同金额47.15亿元。
在布局西安基地的同时,航天科技集团也在加速打造上海航天产业基地,目前总投资约55亿元。具体包括总投资33亿元的太阳能光伏、稀土永磁电机和复合材料3个航天民用产业项目和一个总投资22亿元的航天科普园,这4个项目率先在上海闵行区浦江镇建设。
马兴瑞说,“在国家政策下,航天科技集团除了在西安、上海之外,同时在北京大兴、天津滨海新区以及成都等地扩建民用航天产业基地。”
据了解,未来五年国家将投入500亿元,推动建立一个包括国家产业基地在内的民用航天产业化集群。
“需要指出的是,航天科技集团正在集中将商业卫星的技术资源向西安基地集中,将在西安基地进行总装,直接面对海外订单生产。”赵红专表示,其他航天产业基地并不具备“总装”资质。
记者从国防科工局获悉,航天科技集团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项目早在去年底落户天津。今年初,航天科技集团与天津市政府达成全面合作关系,共同打造航天产业基地,总投资预计100亿元。
“对照工作进展,我认为"五大民用产业"完全符合国家的军转民政策,因此,我们将加快推动重大战略并购重组的步伐,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马兴瑞在4月17日召开的民用产业技术创新座谈会上表示,集团的资产重组与结构调整正在有序开展,投资管理、下属企业清理整合进一步强化,民用产业收入首次占其主业收入的半壁江山。
8大“军民联合体” 在“军转民”产业布局中,谁是企业主体?
由于航天科技集团属于军工企业,其内部资产结构相对封闭,外界仅获悉其资产主要分属于8大“军民联合体”。
在组织结构方面,这8大“军民联合体”分别是: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空间技术研究院、
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航天时代电子公司以及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此外,航天科技集团还拥有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以及若干直属单位。
“为什么是联合体?主要在于,虽然以研究院的形式组建,但是各研究院都有相应的生产企业,以前军品跟民品并没有单独分开,目前各院正趋向于将民品分离重组。”该集团经营投资部一位人士对本报记者解释。
4月8日,航天科技集团在内部重组五院西安504所(又名“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将该分所升级为西安分院。该分院新增投资19亿元,建筑面积约21万平方米,去年为尼日利亚订购生产了一台卫星整机,实现了我国整星出口零的突破,代表着我国通信卫星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
“升级为分院以后,将重点提高批量生产,将西安基地打造为我国第一家商业卫星总装基地,达到每年为30颗卫星提供有效载荷配套的能力,年交付分系统50余套,核心基础部件实现国产化。”赵红专表示。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空间技术研究院下设9个专业研究所、1个专业工厂、3个院本部事业部。其中,9个研究所分布于北京、西安、上海、兰州、汕头、太原、烟台等地市。其他几大联合体的组织结构与此类似。
据介绍,空间技术研究院只是航天科技集团率先进行军民资源整合的研究院,其他几大联合体将陆续进行整合,各自寻找合适的民品重组路径。
“这次集中整合民品资产刚拉开序幕,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涉及范围很广泛,一时难以讲述清楚。”航天科技集团规划设计部一位研究员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该集团正开展主业经营能力调研,系统梳理各成员单位的主业发展方向和经营能力。
据本报了解,因航天科技集团对“军转民”的谨慎态度,重组进展缓慢。有内部研究员指出,“这样的重组速度,会消耗大量时间成本,或许集团应该从更高层面进行整合,而不只是按照单个院所逐一进行整合。”
另据规划计划部的一位研究员介绍,该集团此前与中国卫通进行卫星资源重组,挂牌成立了中国直播卫星有限公司,同时收购了深圳航天技术创新技术研究院,“这样的并购重组,无论从速度还是效益方面都颇受肯定”。
针对军转民面临的风险,马兴瑞认为,不是所有军用技术都能有效转化,只能精选合适的技术转为民用。
比如,北京11所在发动机研制方面有优势,其泵阀产品和煤化工项目结合比较紧密,就要抢先转化;但运载火箭等航天特种技术,转化起来比较困难。
为了推动产业重组,该集团2007年底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干部调整,总部机构也进行了微调,一院、五院、七院、航天时代电子公司的主要领导也进行了调整。其中,重点加强了研发和质量管理工作。
事实上,航天科技集团早在2003年首次进行大规模民品重组。以下属的中国航天电子元器件公司为主体,集中整合了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空间技术研究院等15家企事业单位,共同组建了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该公司注册资金6亿元,资产总额90亿元,员工16000余人,拥有微电子、计算机、遥测、遥控等专业技术。
“借鉴几年前的民品重组经验,最新一次调整是集团建立总部、院、厂所三级管理体系以来最大的一次专业重组,同时从组织结构与专业重组方面入手,其目的旨在创建一项军转民的示范工程。”上述研究员表示。
“整妆待嫁” 针对目前的重组进展,马兴瑞指出,一方面需通过加快产业基地的布局强化民品发展战略;另一方面应加大集团层面的资本运作。
记者获悉,该集团引入旗下9家成员单位共同出资10亿元,于3月8日重新注册成立航天科技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航天投资”)。
“所谓重新注册,是指航天科技投资控股公司最早在2006年12月成立,当时注册资本仅8000万元,总资产为1.66亿元。现在根据集团新要求,进行了增资扩股。”航天科技集团总会计师、航天投资董事长吴艳华说。
由于该公司直属航天科技集团管理,且注册资本金达到10亿元,有关券商机构推测,航天投资将集中打包相关民品资产,成为整体上市的平台。
与产业重组相对应,军工企业正在资本市场引发新一轮资产重组,数百亿资产“整妆待嫁”,即将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各种迹象表明,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两大军工集团目前均在A股市场酝酿新的资产重组计划。
目前,航天科技集团拥有
中国卫星(600118)、
航天机电(600151)、航天动力(600343)、
火箭股份(600879)4家A股上市公司,以及航天科技(0031.HK)、航科通信(1185.HK)2家H股上市公司。
坊间传闻,新成立的航天投资将代表航天科技集团做整体上市的准备工作,待选方案有二套:其一,集团所有民用资产分类注入各上市公司,早在去年下半年这一方案被广泛流传;其二,由新成立的航天投资整合所有民用资产,再换股吸收已上市的几家公司,统一更名为航天投资。
针对上述传闻,4月27日,航天投资的高层对本报记者表示,“提到资本运作,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整体上市,其中涉及非常复杂的融资与投资管理,但是未来几年也不排除有可能整体上市,但目前为时尚早。”
至于目前的功能定位,吴艳华指出,航天投资是集团授权的投资管理主体和资产经营平台,重点开展民用产业孵化、资源整合、战略并购、投资与融资等业务。
采取产业基金的运作模式,航天投资的具体业务包括:1.将集团内部的相关技术孵化为市场项目;2.协助集团做好民用产业的资源整合、战略并购;3.针对集团内部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进行股份制改造;4.推动集团下属有条件的民用产业公司上市;5.引进外部战略投资者,协助集团成立新的航天民用产业基金。
有关消息称,航天科技集团已经向国家发改委申请成立我国第一家民用航天产业基金,正在等待批复结果。
事实上,业界多家券商机构对航天科技集团分拆上市持有较大预期。
国泰君安的分析报告指出,火箭股份(600879.SH)很可能将在2008年再次启动资产注入,该公司在集团业务结构中大体可归类为惯性导航,属于核心军工资产,与其他民品产业存在着整合难度。将北京、上海、桂林、杭州、郑州、重庆相关资产注入火箭股份后,其控股股东时代电子仍有部分资产未注入。
中国卫星(600118.SH)则为航天科技集团唯一一家从事小卫星研制业务的上市企业,其大股东为第五研究院。在2007年的配股中,收购了航天恒星以及五院下属单位503所的卫星应用业务及相关资产。
中国卫星下一步的整合机会可能会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大卫星研制,也即五院的最核心保军资产,二是上游器件配套制造业务。只要资产形式适宜,上游配套制造业务进入上市公司的可能性相当大。这将提高中国卫星小卫星研制产业链的完整性。
“国家队”扩容 西安基地已经获得了中小型商业卫星的总装资格,可以直接面对海外订单生产。
“西安是国家发改委批复的第二个国家级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同时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民用航天产业基地,预计2010年总产值达300亿元。”4月8日,陕西省副省长吴登昌在西安人民大厦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继去年12月22日上海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揭牌后,我国民用航天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最新布局。
有专家指出,上海、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相继揭牌,表明《航天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第一阶段的落实。我国航天产业初步形成在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中心城市的产业布局。
“所谓第一阶段,是指在十一五期间培育一批航天产业基地。国家率先选择上海、西安作为民用航天在东、西部的布局,有其深刻的寓意。”赵红专说。
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规划,西安基地的核心任务是,借助西安的航天工业基础,加速推动航天产业向民品转化。同时,其产业路径分为两大部分:其一,重点向国际市场推广商业卫星、卫星应用、航天特种技术应用;其二,推动航天技术向新型材料、先进能源、信息技术等民用产业集群化发展。
而根据陕西省政府的规划,2020年西安航天产业基地内的企业总收入将达3000亿元。其中,至少诞生一家产值超100亿元的大型企业,两家产值80亿元以上的企业。
赵红专介绍,西安基地最早成立于2006年7月2日,由于产业定位获得国家发改委认可,从而晋升为国家级的民品航天产业示范基地。该基地位于西安市东南区域,规划面积23.04平方公里,预留35.5平方公里的远期发展规划空间。
事实上,陕西当地航天产业的企业主体绝大部分隶属于航天科技集团。早在2006年7月,航天科技集团就与陕西省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投资200亿元,在西安打造中国最大的民用航天产业基地。
该基地成立一年多以来,共储备了44个航天科技产业项目,总计划投资200亿元;其中新签约航天及相关联产业项目15个,总投资约150亿元。
目前,航天科技集团下属的航天六院、航天四院相继把民品项目转移到西安基地。与此同时,航天时代电子7171厂技改项目、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产业化基地、年产1500吨硅片等5大项目正在紧张建设。
此外,航天五院分院产业化项目、国家3S空间信息产业化基地、开泰动漫产业园、微波产品研发生产项目、1000兆瓦太阳能光伏电池项目等项目也将于近期陆续开工建设。
“现在国家正式批准西安为国家级民品航天基地,有了明确的政策支持,企业可以放心加大投资了。”赵红专说。
赵红专介绍,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核心区将划分为航天主导产业区和航天民用产业区两大个功能区。“长远而言,我们正在探索一条军民结合发展的新模式,整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航天技术资源,加快推动民用航天产业的集群化发展。”。
有关人士透露,航天投资接下来将进行增资扩股,按照产业基金的方式运作,成为推动航天科技集团民用产业发展的投资管理主体和资产运营平台。马兴瑞则对此表示,“我们现在的重点是把产业基地做实做强,至于航天投资未来是否作为整体上市的平台,这取决于以后产业基地的实际经营业绩。”
“地方军”的思考 一个新命题开始往纵深方向渗透,各地(市)航天产业基地的定位、规划基本雷同,在“军转民”布局的基本产业形态中,出现了“工业园模式”当年的隐忧。
“湖南航天科技工业城项目,现在更多的还是停留在项目规划与前期准备阶段,项目"落地"还需要一些时间。”本报记者从湖南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处得知,湖南省对接央企的重要项目之一??湖南航天科技工业城因用地计划受阻,规划用地尚未得到批复,而航天项目对产业对接及相关配套企业的高要求,则使得航天城“落地”悬疑。
计划落子长沙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湖南航天科技工业城,由湖南省政府联手航天科工集团建设。此外,航天科工还领衔了天津、成都、沈阳、湖南、云南五大航天城。
湖南航天城项目规划用地1100多亩,包括计划于2012年建成的35万平方米的研发生产配套用房,预计建成后产值超过400亿元。
湖南省国资委资本合作处副处长石伟向本报记者透露,目前湖南航天科技工业城项目已经获得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批复,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但是总量达1100亩的项目用地计划,却在报批的过程中被暂时搁浅。
“航天城项目用地必须是成片的土地,而且对产业配套要求较高。”石伟表示,由于航天城是作为战略规划项目来实施,用地量多达1100亩,但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很多地块是被大大小小的其它项目分割开来,并没有这样大的整块土地,而国家土地政策又日趋紧张,航天城项目“落地”未定。
石伟坦言,国土资源部批给湖南的建设用地总量相对较少,根本无法满足各地的用地需求。以2008年国土资源部批准的长沙用地量为例,全年新村建设用地为1675公顷,农用地转用1300公顷,这是包括了长沙5区4县的全部用地量,而各地报上来的用地计划是这个数字的2-3倍。“即使是像高新区这样的重点保障单位,在用地方面也是捉襟见肘。”
对于航天城用地受阻之事,项目合作方之一的航天科工集团亦深感意外。
“有了项目竟然批不到地,难道还有这样的事?”4月22日,航天科工集团民用产业处的相关负责人在与记者通电话时语带惊愕,他直言此前并未获知湖南航天城用地陷入困局之事。
在这位负责人的印象里,以往央企到地方投资,碰到的难题往往是地方政府投资配套和产业配套跟不上,至于项目用地,还从未成为过问题。“很多地方政府甚至是批好土地,等着我们过去投资,湖南此次的情况的确让人感到意外。”
按照一些地方政府的惯常逻辑,能够争取到这种重大战略性投资项目,用地一般都不是问题,它们会尽力把项目用地批下来,哪怕是打擦边球。
然而湖南省政府却选择了一个颇费周章的办法:在高新区内进行内部协调,通过土地置换以及项目迁移等手段,将一些用地量较小的其它投资项目转移到其它合适的地方,一点点地聚集起航天城项目建设所需的土地。
“采取这样的方式,工作量大为增加,周期也会延长两三个月,湖南将付出更大的成本。”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建设用地处处长辛建鑫实话实说,按照这种方式,湖南在航天城项目每亩土地上的投入将平均增加20%,而且土地报批时间及程序也会大为延长,这也是航天城项目到现在还未“落地”的原因之一。
在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专家王逸舟看来,即使湖南省政府采取在高新区边缘地带新征土地等方式建设航天城项目,也不会带来太大违法风险,并且成本较低。“曲线迂回的背后,昭显的恰恰是湖南省政府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坚强决心。”
但湖南航天城如何避免重蹈传统“园”、“区”经济的覆辙,并成功实现产业突围?
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相较于天津、陕西、四川等航天产业发展较成熟的省市,湖南航天产业基础还很薄弱,产业链上下游实现完美对接尚待时日。
湖南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避免落入传统工业园区“贪大求全”的怪圈,湖南航天城建设将分步走,“整个项目将分三期来建设,目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首期投资已经到位,首先开工的将是航天飞机的起落架项目,只等土地一批下来,就可以启动建设了。”
与此同时,为了尽快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条,湖南航天城将会引进相关配套产业的投资项目。
“引进这类项目时将更多地关注其产业配套水平、科技创新能力、自主品牌和市场竞争力,而非项目投资量大小。”前述湖南省国资委人士坦言,如果仅以配套项目投资量的大小来定取舍,会使得航天这个主导产业很难形成集聚效应,甚至导致上下游产品严重脱节,进而造成航天主产业孤立无助。
“航天产业是一个综合产业,对于产业所在地具有广泛带动性。”湖南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院长刘腾喜认为,航天城项目对于湖南而言,“机遇不容错过”。
从双方签署的框架协议中可以看到,湖南将“充分利用航天科工集团在军工技术、宇航产品、信息技术、特种车辆等方面取得的发展成果,结合自身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运作和政策方面的特色优势,本着军民互动、项目联合、产业集群共赢发展的原则,建设我国近空间飞行器研发生产基地、导航设备研发生产基地、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和卫星运用产业基地。”
航天城落户湖南也强烈刺激着本土制造业巨头的神经。
湖南工程机械三巨子
中联重科(000157.SZ)、
三一重工(600031.SH)、
山河智能(002097.SZ)都不讳言对航天城项目的兴趣。“不排除将来会以股份合作的形式参与航天城建设的可能。”三一重工的一位高管向记者透露,而另两家企业高管亦表示航天城项目“是个好机会”。
“这将是湖南工程机械产业的"华丽转身"。”石伟认为,“虽然他们(中联重工等)在行业内占据了很大市场份额,但工程机械制造毕竟属于制造业链条的中低端,如果能制造处于产业链高端的航天产品,其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自不可同日而语。”
(责任编辑:单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