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霞
马蔚华认为,银行是为企业提供贴身服务的,企业“走出去”了,银行也要“走出去”。“在境外投资的企业、公司也迫切需要金融企业为他们提供贴身的服务,各种融资、各种金融的咨询、各种结算等。”
成立于1987年的招商银行,跟国内很多同行比起来显得有些年轻,这家起初偏居深圳蛇口一隅的区域性银行,经过21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的佼佼者。
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认为,中国金融的发展以及国际金融的形势都为国内金融业“走出去”提供了一种机遇。“百年花旗的历史就是百年兼并的历史。”马蔚华说。
招商银行在他的领导下,成为了自1991年美国《外资银行强化监管法案》实施以来,首次获得美联储的首肯,在美成功开设分行的“第一个吃螃蟹者”。同时,这家银行刚刚发起了一项庞大的收购计划,为的是扩展其在香港地区的市场。
马蔚华一直认为:“银行是为企业提供贴身服务的,企业‘走出去’了,银行也要‘走出去’。”马蔚华用8年的时间实践了自己的想法??去年开设招商银行纽约分行,最近又收购了香港永隆银行。
在前不久的“2008陆家嘴论坛”上,马蔚华与大家分享了他的经验和观点。
纽约之路,并不平坦
每家银行都有自己追求的气质,对于招商银行,以金色的向日葵来比喻可能比较适合。
“客户是我们的太阳,每个员工都是向日葵。”这一理念的树立,代表着招商银行对客户的尊重,这也正是从马蔚华开始而一以贯之的。
这个喜欢吃烤土豆的东北汉子,具有一般银行家所没有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同时,马蔚华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工作狂”。他可以第一天工作到凌晨,第二天再搭最早的航班出差开会,一忙就是一整天。“不出差的时候很早就到行里,三顿饭都在行里吃。”其工作的复杂和繁重程度,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想象。
美国东部时间2007年11月8日,美联储正式对外发布消息,批准招商银行设立纽约分行,从事批发性存款业务、贷款业务、贸易融资业务以及其他银行服务。至此,招商银行成为自1991年美国《外资银行强化监管法案》颁布以来首家准入美国金融市场的中资银行。
实际上,招商银行在2002年10月就在纽约设立了美国代表处。3年之后,招商银行的总行行长办公会讨论通过了关于设立纽约分行的可行性报告,确定分行选址在纽约,采取州注册方式。
“5年前在美国申请成立代表处,后来要成立分行,开始的时候费了很大劲。代表处都费了很大劲,和美国很多高层联系了很多次。”马蔚华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当时他们说,马行长,你们银行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国家监管体制有问题。”后来,随着国内监管环境的变化,制定了洗钱法和反洗钱的措施,招商银行的申请才得以被接受。
2006年2月2日,银监会正式批复了同意招商银行设立纽约分行的申请,招商银行随即按照美国有关金融监管法规向当地金融监管部门提出了申请。招商银行于2007年1月23日正式向美联储提交了设立纽约分行的申请,但它的纽约之路似乎走得并不平坦。
申请后不久,美国国会就出现了反对论调,要求中资银行在美设立分行与中国进一步开放金融业挂钩,面对来自美国国会的压力,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公开呼吁美国有关部门对招商银行纽约分行申请工作给予应有重视。
此后,2007年6月29日,《华尔街日报》刊登了国家审计署审计发现招行存在违规现象的报道,在美国社会引起了较大反响,曾使得招行的申请工作一度陷入被动。在这种情况下,招商银行于2007年7月9日主动向美联储和纽约州银行厅通报了有关情况,并作了进一步解释和说明。
“我们坦诚、主动的态度,得到了美方的充分理解和认可。”招商银行的相关负责人称。
同时,美联储理事会还认为,招商局集团对招商银行有控制性影响力,招商局集团必须向美联储承诺未来不得在美国从事非被美联储许可的业务。针对这一申请的瓶颈,2007年10月18日,马蔚华再次赴美,拜会美联储法律总顾问艾维利斯、纽约联储副行长鲁特里奇和纽约银行厅监理官纽曼,就招商银行申请中最关键的招商局控制权问题进行会谈。
马蔚华当时就提出,搁置控制权争议、以“合格外国银行组织”资格批准招行申请的方案。这一方案被美方认为针对性强、富有建设性,化解了美方顾虑,申请工作得到实质性突破,从而化解了这一危机。
企业“走出去”了,银行也要“走出去”
前几日,招商银行发布公告称,招商银行和香港永隆银行已经签订协议,招商银行将以193亿港元的现金总额,或每股156.5港元的价格有条件收购出售股东所持有永隆银行53.12%的股权。收购前,招商银行在香港地区只有一家分行。收购完成后,招行将凭借永隆银行的渠道,拓展在港业务。
按照马蔚华在“2008陆家嘴论坛”上所阐述的思路,这几年进行的银行改革促使国内的银行发生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国有银行的相继上市,使得银行的治理机构、发展潜力以及资本充足率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银行希望‘走出去’。一家国际化的银行必须有国际化的网络,这也是国内银行‘走出去’的一种动力。”
马蔚华认为,银行是为企业提供贴身服务的,企业“走出去”了,银行也要“走出去”。“这几年,中国对外投资每年增长60%,现在有5000多家公司到外面投资,在境外投资总资产超过920亿美元。所以,这些在境外投资的企业、公司也迫切需要金融企业为他们提供贴身的服务,各种融资、各种金融的咨询、各种结算等。”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问题不仅是理论的问题,更是实际的问题,不仅是摆在中国银行界的一个机会,我觉得更是挑战。”马蔚华说。
风险下面是否还有风险?
马蔚华说,次贷危机对中资银行来说,是一个机遇。“国际上的银行损失惨重,它们的价值也被低估,这些对于中国的金融企业‘走出去’兼并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马蔚华分析称,银行走出去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设分行。“设分行应该说没有对文化的整合,没有这方面麻烦,可以掌控。但是它的落点是要一步一步来,要缓慢一些,而且需要目标国批准,还会有一些壁垒。”
第二种方式就是兼并。“百年花旗就是百年兼并的历史,这些大银行都是通过兼并的方式做大。”马蔚华认为,兼并可以利用目标国原有的网络,也可以直接介入当地的市场。
对于兼并而带来的风险,马蔚华也有自己的认识。他表示,风险的判断和评估是中国银行业“走出去”的重要方面。“比如,现在美国很多机构,要不要收购?你不知道风险处于什么程度。你现在买了它,是不是风险下面还有风险?是不是到底了?底下面还有没有十八层地狱?”
“走出去要有自己的目标,看判断与自己的原有业务有什么关系。”马蔚华表示,掌控力是实现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总体看,中国金融的发展以及国际金融的形势都为中国金融业‘走出去’提供了一种机遇。”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