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证券频道 > 港股 > 港股要闻

误入累股证陷阱 每日蒸发几千元 女富豪怒告荷银

  私人银行,不是私人开办的银行,是为富人提供的“管家”服务。通常门槛非常高,资产达到100万美元以上才能有资格被服务。

  大多数私人银行的服务都有一幅完美的图画:为客户量身定做管理资产的产品,安排出国旅行,提供艺术顾问服务;还有着眼于“富二代”的计划,为富人子女举办金融夏令营,让他们学习税务、投资、管理财富知识。


  这也是中国新兴富豪之一林英(化名)最初的想象。林所在的圈子里有许多她的同类人,他们是中国公司到海外上市后造就的富翁阶层,他们移民了,并把财产留在海外,为了增值保值,他们几乎都成了境外私人银行的客户。

  直到最近,接二连三传来的坏消息,让她对自己的私人管家开始产生怀疑。

  林英通过ING亚洲私人银行购买了一种衍生品-KODA,在今年1月的港股股灾中,她的上百万美元财产被深度套牢,现在正以每天超过3000港元的速度在蒸发。

  “明明白白亏钱没话说,但我感觉是被愚弄了,我要请律师起诉,要找香港证监会去投诉他们。”林英开始和荷兰ING私人银行交涉。

  和“私人管家”的KODA赌局

  2007年年中,经朋友介绍,澳门居民身份的林英成了ING亚洲私人银行的客户。

  10月,一个极具诱惑力的产品??KODA让她迅速下单。“客户经理在电话里告诉我,当时华能国际在9.2港元左右,通过KODA,我以后都可以按照便宜大概15%的价格,以7.83港元进行收股,每天收2000股,当股价涨到9.43港元就停止了。”

  这个产品就是“Accumulator”(累股证),全名是KnockOutDiscountAccumulator(KODA),一般由欧美私人银行出售给高资产客户。累股证其实是一个期权产品,发行商锁定股价的上下限,并规定在一个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以低于目前股价水平为客户提供股票。

  在2007年下半年,香港的私人银行中,有七成以上的客户购买股票是以KODA形式,在衍生品合约下通过发行商购入的。

  2007年8月后传出的直通车消息,带动了港股、H股暴涨,许多股票动辄一天上升3%-5%,甚至更多。刚刚签下的KODA合约数日内(有时是当天)便因股价升过合约价而自动终止。投资者不仅得到正股上升3%的好处,还享受到20%的折让价,一次过赚到23%。

  在林英的产品起始日11月1日后的一两个月里,港股在火热的牛市中继续攀上悬崖。华能国际在7-9港元之间上下波动,林英赚了一笔。

  每天蒸发几千港元

  但魔鬼笑到了最后。2008年1月,美国次贷风暴触发全球股灾,港股一泻千里,华能国际跌破7港元,之后持续急跌。

  就在这时,林英大吃一惊地发现:按照产品规则,在股票跌破7.83港元后,她仍然必须在7.83港元的价位上收股,只是每天的数量达到了早些时候的两倍,即4000股,并且要持续收购一年。

  她的帐户开始亏损,短短几个月蒸发了几十万港元。

  她这才明白,这种产品因其杠杆效应,在牛市中放大收益,熊市中放大损失。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经济学家陶冬在其博客里揭示了KODA投资者的惨状:据估算股灾前,香港有近4000亿港元的KODA合约,绝大多数股价跌破行使价,三成以上被迫平仓。

  “在Accumulator产品上,赚钱最多的是发行商,衍生品的利润率极高。”陶冬说,其次是私人银行。投资者在一般情况下也赚钱,不过如果股价升得太急,合约很快终止的话,只能收到一个月的积累股份,但是至少有20%多的利润。

  而一旦遇上股灾,便要收下两倍的股份,而且一收就要收一年。投资者经常是赚十次,但可能一次损手就赔光所赚。最糟糕的情况是,如果市况急剧恶化,万一抵押不足被迫斩仓时,便应了“Ikillyoulater”的说法。

  不用签字的合同

  在付出了代价之后,林英认为,除了自己投资不慎外,私人银行应该负有责任。

  尽管KODA这个衍生品相对复杂,但整个销售和交易过程看上去非常简单。

  客户经理在电话里告诉她这个产品的情况,10月31日客户经理的助理向他确认交易,几通电话之后,就开始了百万美金的产品交易。

  11月1日交易开始后,按照银行方面的说法,他们在这一天给林英寄出了书面的产品合同,这个合同包括了所有的产品信息和风险。但林英说她并未收到11月1日寄出的这封信件,即使有这个信件,一般也要很长时间后才能收到。而交易在11月1日这一天已经开始。

  事实上,整个交易主要是在电话里进行。林英始终没有与私人银行签订KODA产品的具体书面合同。ING认为,在香港,口头协议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双方的分歧发生在风险提示方面。

  林英认为,当日客户关系经理只讲了产品的好处,没有提到致命的一点:KODA产品要持续一年时间。“客户关系经理当时介绍产品的讲话他们都有录音的,可以证明这一点。”

  客户经理则在今年4月底通过EMAIL回复她,在11月1日寄出给她的华能打折累积股票产品合同中,已揭示了本金损失风险。这一合同并不需要客户签字确认,客户如有异议,可在收到合同后14个工作日向银行提出,否则视为已接受合同。

  而对11月1日寄出的合同,由于林英称并没有收到,显然,她也没有在14个工作日内提出异议。“没有异议,就是接受合同。这我也是事后才知道的。”林英说。

  “独立调查”

  眼看华能国际连续几个月走熊,自己的财产仍在以每天几千港元的速度在消失,林英加紧与私人银行方面交涉,急切寻找脱身之计。

  但私人银行方面并不认为他们需要承担责任。他们最后一次给林英的回复里说,银行合规部门进行了一项独立调查,并列举多项根据,证明他们对林英已尽到责任??

  第一,在林英2007年8月签订开户文件时,已经提供了以下文件:服务条款、风险披露声明、基本信用和交易工具合约、介绍银行情况的中文小册子、产品情况的中文介绍等,这些文件里包含了koda的主要特性、风险披露等。这些信息足够让她了解KODA的风险了。

  第二,客户经理表示她提供了所有的KODA材料,包含一年期限的条款,并在较早以前在客户手机通话里告知了产品的特性。不过银行方面表示,它同意手机的通话内容并不能被确认,因此不能对客户经理是否在电话里提及一年期限条款作出结论。

  ING随后列举了2007年11月以后林英和客户经理的通话记录等材料,得出结论是林英应该了解KODA的所有产品特性,包括一年期限条款。而在2007年11月1日,KODA合约内容邮件寄出后,林英并未提出任何异议。

  第三,在今年2月、3月、4月,林英都在和客户经理沟通如何解决亏损问题,这表明她有足够的风险意识。

  末了,私人银行方面提出疑问,为何在赚钱的前两个月林女士不提出质疑?

  对于这一“独立调查”的结论,林英并不认同。“我现在只要他们回答,在去年11月1日交易开始前,他们是否告诉过我风险所在?”林英说,后来意识到了风险,是因为亏损的惨痛事实,而不是银行的主动告知。

  记者致电ING亚洲私人银行求证此事时,对方答复:出于保护客户隐私的考虑,他们不能否认也不能确认有这么一个客户在投诉。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陈然)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