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产经新闻

中国文化产业迈进政府支持的快车道

  一系列“破冰式”的融资里程碑事件表明,中国文化产业已经迈进政府大力支持的快车道

  对于文化产业界来说,眼下正处于一场金玉良缘的蜜月期。去年底以来,文化产业与资本力量的结合势不可挡。

  去年12月13日,中影集团发行5亿债券用于数字影院建设,成为国内首家获准发行企业债券的文化传媒企业。

  12月21日,辽宁出版社把编辑业务和经营业务打包,实现整体上市,被誉为“中国出版传媒第一股”。

  冯小刚导演的《集结号》票房将近2.6亿元,但鲜为人知的内幕是,招商银行向制片方华谊兄弟公司提供了5000万元无抵押贷款。《集结号》火了,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模式“破冰”亦宣告成功。

  一系列振奋人心的消息,标志着文化产业的新资本时代已经到来,更大背景则是中央文化体制改革。

  资金匮乏是一个长期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导致文化企业规模偏小,大多数注册资金都低于50万。由于没有固定抵押物,他们很难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

  而在计划经济及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文化事业主要依靠财政拨款,政府对文化事业的管理也比较严格,导致了机制的僵硬和投资主体单一等问题。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文化软实力”的概念,指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文化事业国家财政拨款13亿元,为历年之最。

  2008年5月16日,中宣部改革办副主任高书生在第四届文化产业发展论坛上指出,“要与上市融资相结合,当前重点支持尽快形成一批有能力整合出版发行、影视演艺、广电传输网络和电影院线的国有控股骨干企业”。

  高书生还透露了一个更大的愿景。今年下半年将由发改委牵头,制定我国文化产业基地建设的指导性意见,争取能够把文化产业基地的建设纳入到国家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当中去。

  出版社IPO热潮

  2007年12月21日,辽宁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IPO当日股价飙升329.53%,报收于19.93元,并带动了整个传媒板块整体上涨。

  成立于2000年3月的辽宁出版集团,是中国出版业第一家完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并获得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大型出版产业集团。辽宁出版集团旗下拥有辽宁人民出版社、辽宁音像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等多家出版单位。

  辽宁出版集团的整体上市也并非是一步到位的,而是采取分步注入的办法。在2007年11月启动IPO后,剥离一些经营状况不好的出版社,将效益不错的万卷出版公司、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辽海出版社、辽宁电子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5家出版社注入上市公司。

  然后再有步骤地收购其他出版社上市。在2008年4月16日,出版传媒公告欲将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和辽宁音像出版社并入公司,在“条件成熟”后,辽宁教育出版社也会纳入上市公司。

  但是辽宁人民出版社和辽宁民族出版社则不会上市,因为它们被定位于“政策性”和“公益性”的出版社。

  将经营业务和编辑业务整体打包,是辽宁出版集团IPO的最大亮点。

  去年10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已表示,允许任何一家新闻出版传媒整体上市,而不是局限于过去将报纸的采编业务与广告等商业经营剥离开来的做法。

  最早借壳上市的是成都商报社,于1999年持有四川电器2000万股份间接控股上市,就是现在的博瑞传媒。

  而2004年上市的北京青年报,则是采取剥离上市的办法,将《北京青年报》及下属3家报纸所有的广告及照排、印刷等制作业务,以及旗下一家分公司剥离出来,组成北青传媒,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

  但是,分离出编辑业务的上市方式中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是产业链的断层。编辑内容和经营发行本是一体化的,分离二者,造成一个公司集团内存在两种体制,一种是市场化运作,一种是原有事业体制,二者之间必然产生矛盾。

  二是风险增加,出版业最需要“做大做强”的内容编辑业务的不到资本市场融资,往往容易使融资方向偏移,增加股市风险。

  实现整体上市,则更有利于文化企业的体制改革和资源配置,建立起产权分明、市场化运作的企业机制。

  也正因如此,辽宁出版集团引发了一轮出版社上市热潮,广州日报集团、湖北日报集团、上海新华传媒、知音集团相继传出要整体上市的消息。

  出版业大象也即将登场。今年4月7日,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聂震宁透露,将采用“分立上市”原则,分别成立两家公司国内上市:一是以传统发行为主体的联合发行集团;一是以数字化、网络化为基础的数字传媒公司。

  中国出版集团是国内唯一的中央级出版媒体,旗下拥有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 新华书店、三联书店、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这些赫赫有名、实力强劲的下属单位。

  2007年,中国出版集团图书零售市场占有率位列第一。中国出版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36亿元,年增长5.07%,集团全年利润总额增长22.46%,年末总资产达58.5亿元。

  对于辽宁出版集团上市问题,中国期刊协会前任会长张伯海告诉《中国投资》,“这是中央有意做的一个尝试”。媒体走向市场,吸收社会资本,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政府不会放弃把握意识形态走向,国资掌握绝对控股权,在这个前提下适度上市融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教授指出,传媒产业融资是一个必然趋势。一方面是资金流动性过剩,希望找到有成长性的投资项目,另一方面是传媒产业成长空间很大,急需吸收大量资本。二者一拍即合。

  贷款拍电影

  好多投资人士仍对张艺谋导演的《英雄》印象深刻。这部影片不仅在制作模式上努力模仿好莱坞,而且融资模式上也是“美国化”的。

  制片方和导演先对剧本进行预算,然后找到一家国际著名保险公司为其做担保,最后到国外银行贷款,成功融到3000万美元。

  此后,《卧虎藏龙》《无极》《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等,基本延续了这一路径。

  大牌导演们之所以向国外银行申请贷款,也折射了文化产业融资困境。影视投资的风险非常大,由于缺乏资金而被腰斩的影视剧比比皆是。由于影视作品的知识产权不能作为抵押物,考虑到不可测的诸多风险,国内金融机构一直不愿为影视公司提供贷款。

  坚冰终于被《集结号》打破。这部由华谊兄弟公司筹拍、冯小刚导演的战争大片,初期预算为1亿人民币,华谊已筹备5000万,但尚有5000万的缺口。2006年8月,招商银行“破天荒”向华谊提供无担保贷款5000万,以《集结号》的全球版权作为质押。

  《集结号》于2007年12月18日首映,首日票房便已达1500万。《集结号》在票房上连续飘红,总票房高达2.6亿,远大于预期的1.6亿。最后华谊连本带利向招行归还贷款5500万,被外界称为“以500万撬动5000万资金”。

  有统计显示,中国影视产业的融资来源大约90%是自有资金,7%来自政府投入,而社会资金投入只占2%,比例很低。近年来,国家政策改善了电影投资环境,相对降低了投资风险,电影业所有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得到认可,市场多主体的形成成为可能,电影业的融资能力亦显著增强。

  在影视制作企业中,最缺钱的是那些刚起步、规模小的中小公司。他们没有大牌导演和明星助阵,也没有可以值得炫耀的历史口碑,融资状况十分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07年11月6日,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与北京银行交通银行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北京银行将提供文化创意产业授信额度50亿元人民币,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将重点开展无形资产质押贷款试点,用以加快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的发展。

  最先受益的是北京天星际影视文化传播公司。 2007年10月,天星际公司以电视剧《宝莲灯前传》的版权作为质押,从交通银行北京分行成功贷款600万元,这是中小企业通过版权质押获得贷款的第一例。

  天星际公司曾在2003年拍摄电视剧《宝莲灯》,在央视八套黄金时段播出后,创下了9.1%的收视冠军记录,并且在央视重播近40次,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借着这个势头,《宝莲灯》的制作公司北京天星际影视文化传播公司打算拍摄续集《宝莲灯前传》。他们之前一直苦于资金无法到位,而从交行获得的贷款无疑是“雪中送炭”,使得剧集的拍摄可以继续下去。

  黄升民教授表示,希望中小企业充分发挥自身的活力和韧性,不断寻找和利用各种机会来展示独特的投资价值,吸引投资者的目光。

  5月16日,中宣部改革办副主任高书生提出了解决文化产业融资难题的4项具体措施。

  首先是搭建面向文化产业的融资平台。主要是借鉴地方的经验,针对文化企业的特点,研究制定著作权、文化品牌等无形资产评估和质押办法。

  其次,鼓励地方成立政府扶持的担保公司和再担保公司。这类担保公司有政府背景,直接对文化企业,特别是中小文化企业的贷款支持服务。再担保就是要动员社会上的担保公司来为文化企业提供贷款服务。

  第三,鼓励地方安排财政资金用于文化企业重大项目贷款担保贴息,引导银行和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给予贷款支持。

  第四,研究提出文化企业进入创业板市场推荐名单,开辟文化企业融资的新起点。

  文化产业企业债第一单

  2007年12月13日,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正式发行5亿元企业债券。这是国内首家获准发行企业债券的文化传媒企业,主要面向机构,只有10%面向个人。

  受限于国内信用评级体系尚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像中影这种有担保的企业债券成为投资者追捧的稀缺投资对象。本次发债中,由中国建设银行授权北京市分行提供全额无条件不可撤销担保,债券期限为7年。大公评级对本期债券评定级别为AAA,对中影集团的主体评级为AA。

  至于5亿企业债的用途,中影集团主要用于投资建设国家电影数字制作基地工程等项目,计划总投资约20.08亿元。其中总投资约9.08亿元、位于北京怀柔的电影数字制作基地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数字化影视基地,目标是逐步建成亚洲第一、世界一流的花园式电影梦工厂,计划于200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从而改变目前内地大部分电影在拍摄完成后都必须送到国外或香港进行后期制作的现状。

  与股票相比,发行债券有很多优势:首先,政策性风险小,发债不涉及控股权问题,不会使企业性质发生改变。其次,发债企业仍可募集到巨额资金,但相对上市来说,风险大大降低。

  他山之石可以提供另一种融资的创新思维。近几年,韩国文化产业尤其是在影视方面的发展极为迅猛,形成了一股“韩流”。在融资方法上,除了政府扶持与社会投资相结合外,还有一个很有特点的融资方式,就是普通民众参与电影投资。

  《我的老婆是大佬》就是全民总动员,靠互联网上向社会募捐得来的资金进行拍摄的。这个做法可谓是“一箭双雕”,不仅解决了资金问题,而且全民参与投资更吸引了民众对影片的观看热情,无疑是做了一次最好的销售宣传。

  地方政府在行动

  作为文化创意产业重镇的北京市,近几年在文化产业融资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早在2005年底,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在全市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并成立了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及办公室。2006年,包括798艺术区在内的首批10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诞生。2007年9月,《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对外发布。

  据北京市统计局统计,2006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89.5万人,创造增加值812亿元,占全市GDP比重1/10。

  北京市委、市政府明确,“十一五”期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占GDP比重达到15%以上,到2010年,创造增加值将占全市GDP比重的12%。文化创意产业将成为首都重要的支柱事业。北京市计划,每年拿出5亿元人民币,建立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以下简称促进中心)主任杨淦对《中国投资》说,我国文化企业的特征是“小、散、弱”,整个产业非常弱小,获得融资非常困难。产业化发展必须要有产业化的资金支持,但这方面却是缺位的。这时候最需要政府牵头解决,进行积极引导。

  促进中心先后出台了多项鼓励性的融资政策,比如专项资金补助、贷款贴息、架设投融资平台、税收优惠等,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杨淦告诉记者,促进中心今年的工作重点是贷款贴息和担保机制建设。由政府部门出面去跟银行谈,希望能够专门为文化产业授信,为文化企业开辟绿色融资通道。这样,政府就在银行和文化公司之间搭建了一个对话机制。

  在杨淦看来,一个比较完善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至少需要3方面的保障:一是金融业提供贷款支持;二是社会资本的大力投资;三是保险业对文化产业的担保,分担其社会风险。

  自成立以来,促进中心努力使文化创意产业和金融资本进行对接,成就显著。

  2007年11月6日,北京银行、交通银行北京分行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开辟了创意企业和金融资本对接的通道 。根据协议,北京银行、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将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开辟贷款绿色通道,推出无形资产质押贷款试点,设立专项授信额度,建立快速审批机制,提供优惠贷款利率。北京银行将提供文化创意产业授信额度50亿元人民币。

  据悉,促进中心与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的相关谈判也在进行中。

  在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方面,去年11月10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将成为立足北京、面向全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资本助推器。凭借北京产权交易所在产权市场、资本市场的强大影响力和公信力,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和需求,有效聚拢包括文化创意企业、各类投资人和相关中介服务机构在内的各方资源,建立起包括信息披露、投融资促进、登记托管、资金结算在内的文化创意企业投融资服务平台工作机制和运作平台。

  杨淦认为,推动中国文化创意公司做大做强,最终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要上市,搞私募基金。促进中心计划对准备上市的公司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目前,中国文化产业还很弱小,政府应该给予积极的扶持和引导,不能让它自生自灭,自然成长。“二月春风似剪刀”,杨淦用一句古诗形容自己肩上的责任。

  

(责任编辑:孙琛)

相关新闻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