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
6月11日,北京发布了2008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基准线为11.5%;不久前,深圳决定特区外最低工资标准比上年增长20%;而上海于今年3月底就决定把最低工资标准从840元调整到960元,涨了14.2%。
所谓通胀,如果用经济学的理论阐释,或许有些高深莫测,但用老百姓的话,其不过就是“钱不值钱”罢了。具体到通胀的现实影响,也绝非虚无缥缈,而是实实在在,对于普通市民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而言,则更是感同身受。100元钱原本能买10斤肉,如今只够买5斤了,假设收入未能同步增长,那么,如果不透支餐费的话,基本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是餐桌上每顿饭的含肉量减半,要么是每周吃肉顿数被腰斩。可以说,中低收入阶层生活水平下降,感觉钱不经花,甚至不敢花钱,正是通胀在现实生活中的投影。当然,仅有物价的上涨,仅仅是绝对值意义上的“钱不值钱”,还并非通胀的充分条件,假如工资收入能够实现与物价的同步增长,通胀其实并不会直接影响到居民餐桌上的含肉量。
然而,现实情况是,作为通胀的一个重要前提,当前国内物价上涨及继续上涨的压力毋庸置疑,假如要否认通胀的存在,当然只能去抓“工资上涨”这根稻草来救命。按照各大城市发布的工资增长指导线,无论是北京的11.5%,深圳的20%,还是上海最低工资标准14.2%涨幅,确实纷纷高出此前由官方公示的CPI,有了这条“工资收入超CPI”在一旁助阵,专家“不会全面通胀”的结论应该说不仅完全站稳了脚跟,更是丝毫不露马脚。
不过,专家们看似天衣无缝、有理有据的“没有通胀”的论点,恐怕还值得商榷。首先,这“工资增长指导线”毕竟只是“指导”罢了,不过人为划定的一条线而已,实际情况究竟如何?真实的工资增长幅度究竟几何?是不是每位工薪阶层都获得了不低于工资指导线的涨幅?这一系列问号显然不能因为有了一条看上去很美“指导线”便不再追问。至少,就笔者而言,收入涨幅别说没有赶上指导线,就连CPI也差得远?而笔者的情形恐怕也绝非特例,不少亲朋好友也都深有同感。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视居民真实收入增长情况如何,却仅仅因为一条并无任何保证的“工资增长指导线”超越了CPI,便得出无通胀之虞的结论来,实在是有“画饼充饥”之嫌。
或许有人会说,“工资指导线”完全可能难以覆盖每个个体,而只能保证平均涨幅如此。假如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恐怕不仅不能无视那些收入增长低于CPI的民众,所切切实实遭遇的通胀与生活水平下降,还必须去求解“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收入分配失衡所导致的社会公平问题。
基于上述视点,正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专家们固然可以有经济学视角的分析,但是,通胀究竟是否存在,影响又有多大,去几趟菜场,考察一下中低收入家庭的餐桌菜谱,恐怕要比纠缠于几个宏观数据或是研究什么“工资指导线”,更能说明问题。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