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2008年第一季度,石油和化工行业收入仍然保持较快的增长,但由于原油、煤炭等上游原料涨幅过快,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利润开始出现回落。截止到2008年2月底,石油和化工行业实现收入10732.07亿元,同比增长28.58%,实现利润总额838.84亿元,同比回落4.74%。
08年以来,石油、化工行业进出口依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2008年1-4月
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进出口贸易总额1340.94亿美元,同比增长40.35%。
08年下半年,由于美元贬值、欧佩克限产等因素原油价格仍将保持高位。国家将会继续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
08年下半年来看,由于上游原料的高涨,化工行业将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而且多数化工产品已经面临供应过剩,成本价格难于传导,整个行业盈利能力将面临下滑。给予石油、化工板块“中性”的投资评级。
我们认为以下子行业值得重点关注:一、受益于高油价的行业;二、受益于节能减排的行业;三、拥有资源的上市公司;四、技术壁垒较高的公司。
给予
英力特(000635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
新疆天业(600075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
沧州大化(600230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推荐”的投资评级;
烟台万华(600309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
盐湖钾肥(000792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强烈推荐”的投资评级。
1.2007年及2008年一季度行业运行回顾
1.1收入增速较快,利润开始回落
2007年石油、化工行业收入和利润均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截止到2007年11月底,石油和化工行业实现收入58804.65亿元,同比增长22.44%,实现利润总额5546.03亿元,同比增长22.19%。
2008年第一季度,石油和化工行业收入仍然保持较快的增长,但由于原油、煤炭等上游原料涨幅过快,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利润开始出现回落。截止到2008年2月底,石油和化工行业实现收入10732.07亿元,同比增长28.58%,实现利润总额838.84亿元,同比回落4.74%。
分行业来看,由于原油价格的高涨,炼油行业、合成材料行业以及基础化学原料行业利润下滑比较明显。
1.2上游原料持续走高
化工行业主要原料原油由于美元贬值、欧佩克限产等因素价格出现大幅上升,目前已经超过130元/桶。
化工行业另一主要上游原料煤炭,在原油价格的带动下,价格也持续走高。
1.3多数产品价格出现上涨
08年以来,大部分化工产品价格出现了上涨,价格上涨的原因不尽相同,成本的推动是主要原因。
1.4进出口均保持较快增长
2007年我国石油、化工行业进出口均保持了较快的增长,2007年1-12月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进出口贸易总额3197.9亿美元,同比增长25.0%,其中进口金额2180.08亿元,同比增长20.9%,出口金额1017.79亿元,同比增长34.9%。
08年以来,石油、化工行业进出口依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2008年1-4月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进出口贸易总额1340.94亿美元,同比增长40.35%。其中进口金额941.70亿美元同比上涨43.3%,其主要原因是原油价格的大幅飙升,致使原油进口金额上涨79.9%;出口实现金额399.24亿美元,同比上涨了34%与去年基本持平。
分行业来看,由于我国产品价格优势明显,农药和化肥行业产品出口增速较快,但由于我国今年4月20日至9月30日所有化肥产品出口关税提高到100%?135%,将基本限制化肥产品的出口。
208年下半年石油、化工行业展望
2.1原油将继续保持高位
08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不断创出历史新高,目前,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原油期货价格已经突破130元大关,原油价格不断高涨有以下原因
(1)供应仍紧张
尽管此前美、日、欧等石油消费大户和重点地区都表示,希望欧佩克能够在本次会议上决定增产,以平抑市场油价。但欧佩克国家目前仍采取限产保价政策,没有增加产量。需求方面,虽然今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但经济增速仍然会保持4%左右较高水平,原油需求依然强劲。总体来看,原油今年仍然会保持供应紧张的局面。
(2)美元汇率不断走软
美元的疲软已经成为近来油价上涨的主导因素。因为美元贬值增加了石油作为投资品的吸引力,促使很多交易商出于规避通胀风险的目的购买石油期货。目前来看由于次级债的影响,美国经济还难以好转,弱势美元仍将持续。
由于促进油价上涨的这些因素还会继续存在,而且地缘政治的不稳定也会促进原油价格的上涨,所以今年的原油价格还将居高不下。原油价格的高位运行也将促进化工行业另外两大原料煤炭、天然气价格的高位运行。
2.2节能减排将继续
2008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一年,国家将采取以下主要措施促进节能减排:
加强节能减排目标考核,实行严格的问责制。有关部门已开始着手组建考核小组,统计部门正抓紧核实2007年各地区万元GDP能耗降低指标,各地区千家企业的考核工作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对2007年节能工作的评价考核,3月底前完成对千家重点耗能企业的考核,5月底前完成对各省级人民政府的考核。今年年底,全国所有的重点污染源和重点治污设施都要安装自动在线监测设备,即用“电子眼”来监测治污设备运行,使企业治污设施同当地环保部门联网,使治污信息直接送达国家环保总局。
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计划关停小火电1300万千瓦,淘汰水泥、钢、铁等落后生产能力分别达5000万吨、600万吨、1400万吨;突出抓好重点企业、重点工程的节能减排;推进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各项经济政策;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动员全民节能减排。
2.3石油、化工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将下滑
由于上游原料的高涨,化工行业将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而且多数化工产品已经面临供应过剩,成本价格难于传导,整个行业盈利能力将面临下滑。
3石油、化工行业评级及投资策略
基本面方面,化工行业整体盈利能力面临下滑;从估值方面来看,化工行业以往动态市盈率都要略低于全部A股整体市盈率,而目前化工板块、全部A股08年的动态市盈率预计均为20倍左右,化工板块已不具有估值优势。给予化工板块整体“中性”的投资评级。
基于对化工行业整体的判断,我们建议08年下半年重点关注以下行业:
一、受益于高油价的行业: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原油价格的上涨使得煤化工行业更加具有成本优势;而且我国原油进口已超过40%,处于能源安全角度,国家也在大力发展煤化工行业,我们可以重点关注煤化工行业的投资机会。
二、受益于节能减排的行业:08年下半年国家将继续实施“节能减排”政策。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将逐渐被淘汰出局,产能将向优质企业集中,我们可以重点关注这些优质企业的投资机会。
三、拥有资源的上市公司:原油价格的高涨促进了大宗原料价格的上涨,行业的利润将向上游转移,我们可以重点关注资源型上市公司的投资机会。
四、技术壁垒较高的公司:技术壁垒较高的公司可以通过技术垄断持续获得较高的利润,我们可以重点关注这些公司的投资机会。
4重点关注子行业分析
4.1氯碱行业
关注理由:一、煤化工受益于原油价格上涨。二、受益于国家节能减排政策。
4.1.1受益于原油价格上涨
目前PVC的主要生产方法有乙烯法和电石法两种,乙烯法生产的PVC杂质少,品质较好,但成本较高,受原油价格波动影响较大,而电石法生产的PVC杂质较多。目前全世界乙烯法生产工艺约占90%,电石法约占10%。
乙烯法主要以原油为最上油原料,其价格在原油价格的推动下,持续走高。下半年,原油价格仍将保持高位,PVC在成本推动下,价格也将保持高位。
我国煤炭和石灰石储量丰富,而石油价格相对较高,PVC生产以电石法为主,2006年我国采用电石原料路线的PVC产量约为584.04万吨,占总产量的70.9%,采用乙烯及其他原料路线的产量约为239.8万吨,占总产量的29.1%。原油价格的高位运行,使得我国以煤炭为最上游的氯碱企业更加具有成本优势,将刺激我国PVC的出口。
4.1.2优势企业,受益于行业整合
行业集中度低
2006年,国内氯碱行业聚氯乙烯产量超过10万吨的企业共有25家,其中排名第一的天津大沽化工厂2006年产量为58.2万吨,占当年国内总产量比重为7.2%。前25名企业2006年产量合计为538.48万吨,占国内产量比重为66.89%。相对而言,当前全球最大聚氯乙烯厂商越信2005年产能已经超过300万吨,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8.3%;全球排名第五的苏尔维产能也达到90万吨,相比之下,国内厂商集中度较低。
电石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出局,价格看涨
电石法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在西方国家属于淘汰工艺,我国电石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落后。为进一步遏制当前电石行业盲目投资,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规范电石行业健康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发改委07年10月12日公布了《电石行业准入条件2007年修订版》。其中规定:
(一)新建电石企业电石炉初始总容量必须达到100000千伏安及以上,其单台电石炉容量≥25000千伏安。新建电石生产装置必须采用密闭式电石炉,电石炉气必须综合利用。鼓励新建电石生产装置与大型乙炔深加工企业配套建设。
(二)现有生产能力1万吨(单台炉容量5000千伏安)以下电石炉和敞开式电石炉必须依法淘汰。2010年底以前,依法淘汰现有单台炉容量5000千伏安以上至12500千伏安以下的内燃式电石炉。
(三)鼓励现有单台炉容量5000千伏安以上至12500千伏安以下的内燃式电石炉改造为密闭式电石炉,也可以改造为16500千伏安以上的内燃式电石炉。(四)现有单台炉容量12500千伏安及以上的内燃式电石炉,2010年底以前必须改造为合格的内燃式电石炉,鼓励改造为密闭式电石炉。改造的电石炉要求采用先进成熟技术,保证电石炉的安全、稳定和长周期运转。
08年初,国家发改委公布了第2批被淘汰的电石、焦化行业落后产能名单,此次共淘汰落后电石企业20家,产能22.14万吨,加上第1批淘汰的,共计79.56万吨。我们认为,随着电石落后产能退出市场,电石的价格将有所上升。电石价格的上涨无疑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而自产电石的公司受到的影响将会相对较小。
氯碱行业准入门槛提高
发改委07年11月公布了《氯碱行业准入条件》,其中规定:
第一,在产业布局方面,要求新建氯碱生产企业应靠近资源、能源产地,有较好的环保、运输条件,并符合本地区氯碱行业发展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除搬迁企业外,东部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建电石法聚氯乙烯项目和与其相配套的烧碱项目。
第二,在规模、工艺与装备方面,要求新建烧碱装置起始规模必须达到30万吨/年及以上(老企业搬迁项目除外),新建、改扩建聚氯乙烯装置起始规模必须达到30万吨/年及以上。新建、改扩建电石法聚氯乙烯项目必须同时配套建设电石渣制水泥等电石渣综合利用装置,其电石渣制水泥装置单套生产规模必须达到2000吨/日及以上。准入政策鼓励采用乙烯氧氯化法聚氯乙烯生产技术替代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技术,鼓励干法制乙炔、大型转化器、变压吸附、无汞触媒等电石法聚氯乙烯工艺技术的开发和技术改造。
第三,在能源消耗方面,要求新建、改扩建烧碱装置电解单元交流电耗不大于2450千瓦时/吨,30%离子膜法液碱综合能耗不大于350千克标煤/吨。新建、改扩建电石法聚氯乙烯装置,电石消耗应小于1420千克/吨(按折标300升/千克计算)。新建乙烯氧氯化法聚氯乙烯装置,乙烯消耗应低于480千克/吨。
《氯碱行业准入条件》将会遏制氯碱行业盲目扩张趋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规范行业发展,而且将会促进靠近资源、能源产地的公司的发展。
优势企业受益于行业整合
目前,由于成本的提高,东部地区电石法生产企业与乙烯法生产企业,处境十分艰难,(ROE仅为1%左右),随着产业政策的不断深入,部分公司必将被淘汰出局;而西部地区煤炭电力资源丰富,且局部过剩,价格相对低廉,其将凭借其资源优势、规模优势将通过低成本扩张,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提高行业的集中度。我们可以重点关注这些公司的投资机会。
4.1.3财务数据比较
上市公司中主营和兼营氯碱业务的上市公司达到25家,我们只选取6家主营氯碱业务的上市公司进行比较。
(1)收入状况对比
通过该表可以发现,氯碱企业的上市公司收入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增长,(
金路集团营业收入同比出现了下降主要原因是报告期丰谷酒业未纳入合并范围所致;若扣除丰谷酒业2006年度相关数据后,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幅为4.03%)但由于原料的上涨,其营业成本也增长较快。西部公司新疆天业、
中泰化学、英力特由于其资源优势、产能扩张较快,营业收入增长要高于其它公司。
(2)盈利能力对比
从盈利能力上来看,西部公司凭借其资源优势,其盈利能力明显高于其它上市公司。乙烯法的生产企业
氯碱化工,由于原油价格持续走高,其毛利率水平要低于电石类的生产企业。
(3)偿债能力对比
从偿债能力指标来看,英力特资产负债率较高,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也明显低于其它上市公司,主要由于公司目前新增项目较多,资金压力比较大。公司正准备通过配股募集资金来缓解资金压力。
4.1.4重点上市公司
英力特(000635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
英力特主营氯碱业务,07年PVC、烧碱业务占到主营业务收入的72%。
公司地处宁夏石嘴山市,其周边地区煤炭、石灰石等氯碱原料资源丰富,价格相对低廉;公司大股东为电力系统企业,使上市公司在发电项目建设方面具备先天优势。公司目前发电成本比东部企业便宜0.3元/度左右,而且公司产业链完整,电石自给率目前达到80%,PVC成本比东部公司便宜1200元左右,竞争优势十分明显。
公司扩建工程第二期的第一条生产线,即年产10万吨PVC、9万吨烧碱已于07年10月投产,使得公司产能由PVC17万吨、烧碱14万吨提高至PVC27.5万吨、烧碱21万吨,公司计划在08年完成第二条生产线年产10万吨PVC、8万吨烧碱项目,2008年年底将形成PVC37.5万吨/年、烧碱31万吨/年的产能。公司产能还将不断扩张,公司计划2010年完成4×150MW热电机组,年产50万吨PVC、40万吨烧碱项目,把公司建设成集电力、化工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
公司新增项目较多,资金压力比较大。目前资产负债率高达79.87%,公司10配3的融资计划正等待证监会批准,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从母公司手中收购西部公司40.76%的股权,并偿还新建的10万吨PVC、9万吨烧碱产能的6亿元银行贷款。募集资金如果顺利到位公司的偿债能力将大为改观。同时股份公司将增加5.8万吨PVC权益产能,4.5万吨烧碱产能。
预计公司08、09年EPS分别为1.25元、1.65元,考虑公司产能将不断扩张,业绩增长明确,给予公司“推荐”的评级。
新疆天业(600075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
PVC和烧碱生产为主,公司目前PVC和烧碱产能分别为30万吨、26万吨。PVC和烧碱收入占全部收入的69%。
公司目前最大的看点在于大股东新疆天业集团的PVC项目资产注入预期。集团公司目前有PVC产能40万吨(一期20万吨已经投产,二期20万吨将在今年8月投产),集团公司的产能还将不断扩张,07年11月集团公司与韩国LG化学株式会社约定共同出资建设“二期”40万吨/年PVC及配套项目。集团公司长远规划是PVC达到产能120万吨。由于该业务与上市公司存在同业竞争,集团公司资产注入只是时间问题。
新疆天业母公司已经具备超过20万千瓦发电能力,此外还有丰富的煤炭、石灰石等矿产资源新疆天业所在地区煤炭、蓝炭、原盐等初级原料价格均低于英力特所在的宁夏地区,但由于中间产品均由母公司采购,公司最终产品氯碱和聚氯乙烯盈利能力反而低于可比公司英力特。如果未来能够通过定向增发等方式继续收购母公司的电力资产,新疆天业在国内电石法氯碱行业中的成本优势将能够充分显现。
预测新疆天业2007-2009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65元、0.72元。(未考虑资产注入),考虑到资产注入的预期,给予公司“推荐”的投资评级,
4.2钾肥行业
关注理由:资源型上市公司,受益于价格上涨
4.2.1、全球钾肥价格持续上升
(1)全球
农产品涨价背景将促使全球钾肥价格持续上升
作为化肥行业的下游,全球农产品特别是以玉米、大豆为代表的油作物价格的高涨将促使钾肥价格的上涨。
(2)全球钾肥行业的垄断特征是促使钾肥涨价的根本
钾肥生产供应呈现高度垄断的特征,加拿大、俄罗斯、白俄罗斯、德国、以色列、约旦六国的产量占全球的88%,而消费量占57%的中国、美国、巴西、印度等国的产量仅占世界总产量的8%。世界五大钾肥生产商(Potashcorp,Mosaic,Belaruskali,Kali&Saiz,Uralkali)的氯化钾产能占全球的65%,出口量占全球的80%以上,形成了高度垄断。从2005年开始钾肥生产商形成了统一联盟,将钾肥开工率从87%降到了80%以下,达到控制产量,提高价格的目的。2007年全球钾肥产量下降到3028万吨左右,全球钾肥供需立即显现趋紧的态势。钾肥的价格也逐步提高。在国际寡头控制国际供应的同时,由于钾肥能提高油作物的含油量,全球钾肥需求在生物能源发展的带动下迅速增长,美国、巴西、印度、欧洲、东南亚等国发展生物能源需要新增钾肥需求达70万吨(K2O)以上,但面对需求增长,国际供应集团并没有表示要扩大产量,仍要实行紧缩产量提高价格的策略。未来几年内全球钾肥仍将保持供应紧张的局面,价格仍将走高。
4.2.2我国钾肥价格将跟随进口价格持续上升
目前,我国钾肥进口依存率为70%,在目前高比例的进口形势下,国内钾肥企业呈现明显的跟随定价特征,因此进口钾肥价格成为我国农民市场钾肥购买价的重要决定性因素,每年我国进口商都会与国际钾肥巨头进行谈判,其结果都是钾肥进口价格的上涨。2005-2007年FOB价格涨价幅度分别为每吨40、25、50美元。2008年FOB价格更是高涨了400美元/吨,已涨至580美元/吨,涨幅高达225%。今年第三季度起,国际钾肥价格将普遍达到1000美元/吨。由于中国长单合同机制,涨价将使08年价格免受影响,但会促进09年进口价格的提升。钾肥进口价格的上涨也促进了国内钾肥价格的上涨。
4.2.3国内钾肥短期限价可能性并不大
国家为了抑制钾肥价格的上涨,召开了多次钾肥价格座谈会,分别有部门提出了补贴进口商、补贴农民等方案,目前情况下,这些方案的可实施性都比较困难,一方面,进口商除了中农中化外,还有十几家边贸进口商均需要补贴,边贸企业进口钾肥价格主要取决于国际现货市场的价格,其波动较大,国家在进口商金额上操作难度较大。同时,明年国内的进口价格很可能会达到1000美元/吨,国家如果实施补贴的话补助金额将会超过200亿元,国家将面临较大的财政压力。
4.2.4重点上市公司
盐湖钾肥(000792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
作为我国行业规模最大的企业盐湖钾肥拥有独特的资源垄断优势。盐湖钾肥地处青海省察尔汗盐湖,盐湖总面积5856平方公里。该湖既是我国最大的可溶性钾镁盐矿床,也是世界特大型盐湖矿床之一。公司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由于国内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加上有几乎垄断的资源优势,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已经成为盐湖钾肥的必然选择。
价格上涨带动08年业绩大幅度增长:预计公司08年销量将分别达到200万吨;销售价格将由07年1800元/吨增加到08年4000元/吨、而且公司2010年公司固矿液化项目将增加100万吨的产能,为公司长远发展提供了保证。预计公司08、09年EPS分别为4.02元,5.2元,
给予公司“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4.3MDI行业
关注理由:一、行业壁垒较高,可以持续获得较高收益。二、受益于节能减排政策。
4.3.1行业壁垒较高
MDI的成本主要是苯胺,其最终上游原料为石油。MDI采用液相光气法生产工艺,过程包括缩合化反应、光气化反应等多道工序,不仅技术难度大,而且要有效的控制所需的氯气与有毒光气,进入壁垒极高。目前仅拜耳,亨斯曼、巴斯夫等少数几个跨国化工巨头以及烟台万华拥有该产品的核心生产技术,行业呈现寡头垄断的格局。行业竞争程度较小,主要MDI生产厂商,毛利率都在30%以上。
4.3.2受益于节能减排
美国MDI消费结构中有60%以上用于建筑,而我国MDI消费则更多地应用于传统的冰箱冷柜领域,在建筑节能方面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以上。使用聚氨酯建筑节能材料的房屋每平方米仅增加成本40-50元,但保温效果显著,将节能40%-60%。我国建筑节能对MDI的巨大应用市场有待开发。“十一五”规划中,建筑节能的目标为,全国各类新建建筑要实现节能50%,重点城市达到65%的目标;25%的现有建筑要进行建筑节能改造。其中,发展外墙保温技术及节能材料是建筑节能的主要实现方式。中国政府于2007年10月发布的《节约能源法》对建筑节能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中国所有新建建筑必须实施建筑节能措施。建设部已颁布实施《聚氨酯墙体施工导则》,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MDI节能建材奠定了基础。目前,该领域的公司规模都较小,MDI在建筑保温板行业的应用今年将会有所起色。而且,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建筑节能材料的需求基本还没有启动,该领域的市场前景十分巨大。
4.3.3重点上市公司
烟台万华(600309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
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2月20日,是山东省第一家先改制后上市的股份制公司。公司股票(600309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于2001年1月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公司是国内MDI制造龙头企业,亚太地区最大的MDI制造企业。公司主要从事MDI为主的异氰酸酯系列产品、芳香多胺系列产品、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系列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MDI产品是公司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截至2007年底,公司目前共有两套MDI装置,产能达到38万吨/年。
产能的不断扩张是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公司1998年产能仅1万吨,公司产能持续扩张,目前MDI产能已达38万吨/年,其中烟台老装置14万吨,宁波万华一期24万吨。公司将在2008年通过技术改造将宁波万华一期产能从24万吨提升至30万吨,公司本部14万吨装置也将于今年中期扩张到20万吨,届时公司总产能将达到50万吨/年。宁波二期30万吨/年项目已获批准,2010年可建成投产,届时公司MDI总产能将达到80万吨/年。
税率有望降至15%。公司属于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所得税率为33%,但可在后一年退回前一年部分所得税,依据07年出台的《中国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08年公司有望享受高新技术企业15%的所得税率,并且仍将能够收到2007年所得税部分返还。
预计公司08、09年EPS分别为1.25元,1.52元,给予公司“强烈推荐”的投资评级。
4.4TDI子行业
关注理由:行业壁垒高,未来两年将保持景气
4.4.1行业保持景气
由于TDI的下游制品向亚洲转移,致使欧美需求增长放缓,再加上欧美的环保要求日益严格也限制了行业的发展,所以欧美TDI行业开始向亚洲转移,欧美生产商不断关停产能。尤其是2006年9月,拜尔在美国贝城的20万吨TDI装置的爆炸对供需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目前该装置尚未恢复生产。在过去2年内,除上海有新建设备外,全球其他区域TDI设备产能都在缩减。部分中小型设备陆续停产,同时部分供应商逐渐淡出TDI市场。
目前,TDI全球消费量200万吨左右,TDI受益于下游的消费升级,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未来几年内将保持4%以上的的增长。而由于环保压力较大,TDI新增产能较少。后续的新增产能都集中在国内,新增产能包括:甘肃银光08年下半年3万吨,沧州大化09年初5万吨,
锦化氯碱09年5万吨,拜耳10年的30万吨。09年来看,预计新增产量与TDI需求增长量基本持平,行业将保持景气。
4.4.2重点关注公司
沧州大化(600230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
公司主营尿素和化工新材料TDI,2006年中国化工集团农化总公司以增资形式对沧州大化集团进行了重组,重组完成后,中国化工集团农化总公司成为了沧州大化股份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公司目前TDI产能3万吨,权益产能为1.54万吨。公司5万吨TDI项目进展顺利,4月25日上午,公司5万吨TDI项目建设指挥部召开生产准备动员大会。5万吨TDI项目生产准备工作全面展开。公司5万吨项目所需资金基本筹集完毕,目前仅剩少量缺口,公司正在积极筹备之中。预计明年初就会投产。TDI产能持续扩张,成为公司业绩上涨的推动力,2008至2009年是公司发展的黄金阶段。
预计公司08-09年的EPS分别为1.01元,1.97元,给予公司“推荐”的投资评级。 (来源:刘威)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陈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