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成都6月18日电 题:面对两次重大考验 绵阳昂起倔强的头
记者 黄毅
汶川特大地震、唐家山堰塞湖,一个月之内两次重大灾害、险情接踵而至……一切都突如其来。
曾经有过惊慌、有过恐惧,但灾难中的530万绵阳人始终昂着倔强的头。
在党中央,国务院,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绵阳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通过科学的组织指挥,抗震救灾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在这两次灾害面前,绵阳走向劫后重生。
快速反应,有力指挥。一系列应急方案,快速启动;一道道紧急指令,火速发出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突发8级强烈地震。绵阳市的北川、平武、安县、江油,一瞬间山崩地裂,房屋坍塌,人们在惊恐中逃生,在废墟中挣扎……
震后10分钟,许多人还惊魂未定时,绵阳市委在强烈余震中,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随即,市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成立,市级各部门负责人赶到指挥部接受任务。综合协调、抗灾救援、供给保障、医疗、受灾群众安置、遇难群众善后、安全稳定、新闻等工作机构迅速建立。
同一时间,在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下,各级党委、政府,各个部门、行业的分指挥部也迅速建立,实行24小时值班,千方百计恢复保障通信畅通,及时报告伤亡、损失情况及抗震救灾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指挥有序、工作不乱。
至此,一个庞大的全市抗震救灾体系形成,每一个组成部分各就各位,开始高效运转,抗震救灾各项工作有序展开。一系列应急方案快速启动,一道道紧急指令火速发出。
震后交通、通信中断,地处龙门山脉断裂带上的北川、平武、安县、江油与外界失去了联系,这些重灾区情况怎么样?
“地震后,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派出人马奔赴各县市区。据报告北川通往外界道路中断。”绵阳市副市长林新受命立即投入到打通道路的工作中。当晚11时,他终于组织到6台大型机械和6名驾驶员,赶赴北川抢修道路。5月13日凌晨3时,通往北川的生命通道终于被打通了。
正是有了这种快速反应,绵阳市的抗震救灾工作争取到大量宝贵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
全市动员,科学调度。最大化地动员救援力量,最合理地配置救援资源 绵阳市委、市政府深知要打赢抗震救灾这场硬仗,需要镇定、信心、勇气和强有力的指挥,需要对救援资源、力量进行全面整合,合理配置、科学调度。
5月12日下午,绵阳市委即在震后的第一时间作出决定,所有党政领导干部靠前指挥,公安、军队、武警、群团、卫生、安全、民政等各方力量由指挥部统一调度,从各自角度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为充分发挥各级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5月14日下午,绵阳市委书记谭力对全市各级各部门和所有领导干部提出要求:必须立即行动起来,成为克服困难的高手、完成任务的标兵;必须服从指挥部的安排,无条件地执行各项任务,对拒不执行或不落实所分配任务的,一律按纪律处理;情节严重的,立即予以就地撤职。
为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抗震救灾,由市委常委、总工会主席王倩负责,动员组织全市志愿者队伍,组织开展募捐活动,协助各级党委、政府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为保证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市抗震救灾指挥部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了市民政局救灾办和市红十字会接收募捐的电话、银行账号。
上千万间房屋损毁垮塌,250万人无家可归。震后第一时间,绵阳及时启动灾民安置预案,成立专门的受灾群众安置指挥部,对受灾群众进行科学、妥善安置。
在江油,记者听说了这样一个果断决策、合理调配救灾物资故事。地震后,江油与世隔绝,当地党委、政府立即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地震发生后的一个小时,江油即对各超市各种物资,对加油站的油料实行政府接管。这些被政府接管的物资,对江油市民平价供应,对从北川、平武等县来江油的1万多名受灾群众无偿救济。而直到地震的第三天,外面的救灾物资才到达江油。
宁愿事前听骂声,也不愿事后听哭声。唐家山堰塞湖泄洪,绵阳零伤亡 6月10日下午,富乐山上,在帐篷里居住生活了10多天的绵阳市民,抹着脸上的汗珠,奔向涪江岸边:滔滔洪水安然地通过东方红大桥、涪江三桥,朝下游奔去……唐家山堰塞湖成功泄洪,避险疏散的20多万绵阳市民终于可以回家了!
汶川大地震在绵阳北川造成一个“悬湖”??库容量达3.2亿立方米的唐家山堰塞湖。堰塞湖一旦溃决,洪水将奔腾而下横扫千里,地处下游的130多万绵阳人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5月22日晚,唐家山堰塞湖应急处置指挥部成立,由四川省政府、武警水电部队、空军、水利部组成,负责统筹抢险工程的组织实施。
头顶“悬湖”,危在旦夕。面对唐家山堰塞湖的威胁,5月29日16时,唐家山堰塞湖避险疏散指挥部指挥长、绵阳市委书记谭力发布一号令,唐家山堰塞湖避险疏散预案三分之一溃坝方案全部启动。
20多万人抛家出走,日常生活怎么安排?人走之后,谁来守卫家园?老的老、小的小,又怎样才能做到有序撤离?撤离得晚了,人腿怎跑得过洪峰?撤离得早了,群众苦熬多日仍不见洪水下来,难免又会心生怨气。
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绵阳市委果断决策,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宁愿事前听骂声,也不愿事后听哭声,迅速组织20多万群众紧急疏散。
从5月30日8时开始,市、县、乡(镇)、村各级在1小时之内即被紧急动员起来:
干部们挨家挨户做撤离宣传,为每一个需要撤离的人指定召集人,使他们即使在慌乱中失散也能迅即找到“组织”;
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与公安干警进入紧急状态,24小时待命,一旦出现险情,就分头入户查找、通知、搜救,确保不漏掉一个;
市政府和驻军准备了冲锋舟严阵以待,在撤离过程中一旦发现掉队群众,第一时间进行营救。
……
到5月31日8时,按照三分之一溃坝必须转移的20多万群众全部安全撤离。
这些暂离家园的市民住进了“帐篷社区”。“帐篷社区”建立起了科学有序的指挥组织体系,每顶帐篷都编了号,每顶帐篷都推举“篷长”,对每一位安置在这里的群众都进行详细登记。
政府为每个安置点都准备了充足的饮用水、方便食品等生活必需品;高龄体弱的特殊人群被集中安置于临时搭建的“老年帐篷公寓”,配备专门的医护人员,志愿者每天为老人们做可口的饭菜。
卫生部门为疏散群众设立了多个医疗救助点;电力部门为安置点接通了临时电源;环卫工人抢建出80座临时简易公厕;自来水公司在7个疏散区域安装了临时供水管道;燃气公司在安置群众较多的“帐篷社区”架起新锅炉,接通天然气,让疏散群众洗上了热水澡、喝上了开水;文化部门每天晚上为“帐篷社区”的群众放映露天电影……
6月7日,唐家山堰塞湖泄洪;10日,洪峰通过绵阳城,全市百万人安然无恙。
梦魇般萦绕在绵阳人民心头的洪水警报宣告解除,绵阳全城欢声雷动。唐家山堰塞湖泄洪,绵阳零伤亡,创造了特大险情下无一人伤亡的奇迹。
(责任编辑:悲风)